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元宇宙大會還會如期開嗎

元宇宙大會還會如期開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6 12:18:35

每經記者:李佳甯 每經編輯:宋思艱

河南春晚又出圈了!

從《唐宮夜宴》到水下洛神舞《祈》,河南衛視似乎已經完全掌握了“流量密碼”,在各大中國傳統節日晚會中不斷破圈,為觀衆帶來了一場場國風盛宴。1月30日晚播出的2022河南春節晚會也再次不負衆望,一經播出就有多個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河南春晚的成功依托于對曆史文化的全新表達,而這種創新離不開科技的助力。例如孫楠表演的《心向遠方》,通過虛拟現實技術将街景與舞台融合,打造出一個“二重空間”,以多場景空間改變原有的視覺呈現,給觀衆帶來了沉浸式觀賞體驗。

優質的IP與内容固然是節目吸引觀衆的根本,但科技賦能下愈發精緻的舞台效果也同樣重要。尤其是作為一年中最為盛大的國家級晚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也一直在積極探索前沿科技與舞台呈現的結合,不斷創新節目表現形式,提升觀衆的視聽體驗。可以說,春晚彙聚了衆多當年頂尖的技術成果,既是一場阖家歡樂的文化盛會,也是一場精彩的科技盛會。

元宇宙大會還會如期開嗎(元宇宙風暴不止)1

圖片來源:春晚微博

2022年是春晚陪伴我們的第四十個年頭,随着5G、VR、雲計算、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今年的春晚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

黑科技上春晚

1983年,首屆央視春晚正式亮相,簡陋的舞台、樸素的衣着,盡管沒有五顔六色的燈光,沒有先進技術的賦能,但仍給無數觀衆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此後,随着科技的發展,春晚的舞台也變得異彩紛呈。

1996年,激光琴演奏節目《流光溢彩》首次登上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看得見但摸不着”的激光琴弦令觀衆歎為觀止。而到了2005年,LED大屏幕成為春晚舞台的“常駐嘉賓”,更加絢麗的舞台背景從此開啟。

2012年,春晚舞台正面以及上下左右各面都裝上了LED屏幕,全息投影技術得到應用。這一年,張明敏走在由升降台與LED屏組成的“長城”中,時隔28年再度在春晚舞台唱響《我的中國心》;楊麗萍表演舞蹈《雀之戀》,背後開屏的孔雀羽毛與她優雅的舞姿相得益彰;在漫天飛舞的“花瓣”中,王菲與陳奕迅合唱《因為愛情》,這是科技帶來的浪漫。AR(增強現實)技術則是在2013年春晚得到應用,與全息投影不同的是,通過AR做出的視覺效果在現場并不能看到,隻有坐在電視機前的觀衆才能享受這一“福利”。

元宇宙大會還會如期開嗎(元宇宙風暴不止)2

圖片來源:春晚微博

除了節目的呈現效果,技術發展也讓實時互動成為可能,拉近了觀衆與現場的距離,也讓春晚不僅好看還更加好玩。2014年馬年春晚,在大數據與雙屏互動技術的加持下與場外觀衆頻繁互動,60小時之内全球社交網絡總關注數高達21.7億人次;2015年春晚則通過微信搖一搖功能向觀衆發放紅包,進一步加強與觀衆之間的互動,也拉開了持續至今的各大互聯網公司在春晚這一平台上的“紅包大戰”。

目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已經宣布京東成為2022年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将發放總價值達15億元的紅包和實物。

視覺效果與互動玩法之外,機器人在2016年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這一年春晚,孫楠在廣州分會場演唱《沖向巅峰》,頭頂是29架貼有LED燈與呼吸燈的無人機,在夜空中絢麗多彩,身邊則是540台高42公分、重1.5千克的國産Alpha 1S機器人整齊如一的舞步。

近年來,技術水平不斷突破,應用場景愈發成熟,在多種技術的融合中,春晚舞台更加絢麗。2017年春晚采用VR直播,觀衆戴上VR設備就能體驗到身臨其境之感;2019年首次實現4K超高清直播,深圳分會場節目《青春暢想》中一躍而起的鲸魚是全息影像技術的又一次升級;2020年春晚打造了三層立體舞美效果,運用飛屏技術營造360度的環繞式景觀,讓觀衆在屏幕前就能有“裸眼3D”體驗。

2021年牛年春晚是5G、AR/XR、雲錄制、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融合與創新的結晶。晚會采用5G 4K/8K VR模式,實現了多機位、多維度、沉浸式的伴随式直播,節目《牛起來》中遠在香港地區的劉德華、王一博等與機器牛同台演出,讓“時空穿梭”不再是夢想,而18位“李宇春”穿着18套不同華服站成一排,比2015年春晚節目《蜀繡》中5位“李宇春”同台的場景更令人震撼。此外,與王源、月亮姐姐同台獻唱的洛天依也成為首個登上春晚的虛拟人。

元宇宙大會還會如期開嗎(元宇宙風暴不止)3

圖片來源:春晚微博

未來春晚将是“元宇宙”嗎?

2021年被視為“元宇宙元年”,在元宇宙概念的刺激下VR、AI、虛拟人等相關技術及産業也迎來了爆發。作為每年前沿科技的萬花筒,今日(1月31日)晚間的2022年央視春晚又會有哪些黑科技的出現?

據了解,2022年春晚将在“5G 4K/8K AI”戰略格局的創新實踐中積極應用多項前沿科技手段,讓春晚成為總台媒體科技創新展示的大舞台。

播出方面,今年的春晚将首次推出“豎屏看春晚”,以輕量化、全IP部署實現高清、4K新媒體信号現場混合制作播出,以及橫屏、豎屏的統一切換,實現2022春晚“跨屏”直播新樣态。同時,除了在CCTV-8K超高清頻道直播以外,節目還将以“8K超高清頻道 地标大屏”的融合方式,觀衆可通過“百城千屏随身聽”微信小程序收聽到與8K超高清大屏同步的電視伴音,從而實現在戶外大屏前享受超清的視聽盛宴。

元宇宙大會還會如期開嗎(元宇宙風暴不止)4

圖片來源:春晚微博

在舞台打造上,2022年春晚首次運用LED屏幕打造720度穹頂空間,通過巨幕穹頂設計使觀衆席與主舞台渾然一體。4306平方米的LED屏構成一個延展性極強的立體演播空間,突破了空間局限,并首次采用分區域多點擴聲方式設計擴聲系統,精準調控各區域音箱的音量和延時,為現場觀衆營造良好的聽音環境。

此外,演播大廳還設置了130台4K攝像機,通過對采集視頻流的實時處理制作,實現“時空凝結”“多維度變換”等精彩自由視角的視頻内容看不停,充分滿足觀衆個性化的沉浸式觀看需求。

在XR、AR虛拟視覺技術,全息掃描技術和8K裸眼3D呈現技術等技術的運用下,春晚舞台将突破時空限制,采用AI多模态動捕系統對演員的運動軌迹和形體進行采集,并用AI算法實時計算出演員形體影像的三維坐标,使數字模型與演員同步、高效、精準地完成動作表演,打造虛實交互的神奇視覺效果。

積極擁抱前沿科技手段的不僅是央視春晚,在虛拟現實技術愈發火熱之時,更多其他平台的春節晚會都在積極探索科技賦能下的舞台效果。

同樣于今晚上線的粵港澳台青年春晚将全程采用虛拟場景 AR的錄制方式,搭建虛拟春晚舞台,帶領粵港澳台青年穿越虛實,體驗時下最火的元宇宙概念。大年初一播出的東方衛視春節晚會将邀請黃曉明與虛拟人物“國風曉明”同台對話,5G雲端機器人也将在現場亮相。而在中國軍網、“學習強軍”APP聯合洞壹元典自主搭建的元宇宙空間中,集人工智能、5G應用、數字場景構建、AR/VR等技術于一體的“2022年元宇宙軍營網絡春晚”也将帶來在特定場景下跨域交互的沉浸式體驗。

元宇宙大會還會如期開嗎(元宇宙風暴不止)5

圖片來源:東方衛視春晚微博

近兩年,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人在除夕夜都無法陪伴在家人身邊一起吃年夜飯、一起看春晚。然而随着虛拟現實等技術的發展,或許未來“天涯若比鄰”将不再是夢想,即便我們身處異國他鄉,也能“坐”在一起看春晚。

每日經濟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