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貝殼類海鮮主産遼甯、福建、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大都圍海養殖,屬于半野生海鮮。貝殼類海鮮品種繁多,進入上海市場的品種主要有近50種,包括上海市民非常熟悉的花蛤、蛏子、蛤蜊、生蚝、扇貝、白蛤、鮑魚、竹蛏、海瓜子、白瓜子、海螺等。
在所有入市銷售的貝殼類海鮮中,花蛤、蛏子、蛤蜊上市量最多、銷量最大。江楊市場經銷商估計,今年這三類海鮮銷量占貝殼類海鮮總銷量的2/3。
每年6月之後進入貝殼類海鮮銷售旺季,直至10月。今年因為疫情,部分養殖戶缺人手,加上運輸受到一定的限制,上市高峰推遲近一個月,進入7月中旬之後才大量上市。”
近日記者采訪本市部分菜市場、生鮮超市,了解到今年貝殼類海鮮的售價已跌至今年最低,與去年持平。某生鮮超市花蛤零售9.9元一斤;一斤25至35隻的文蛤零售每斤19.9元;30至40克大竹蛏零售15.8元/個;每斤40至50隻蛏子零售23.8元一斤。
菜市場貝殼類海鮮的零售價與生鮮超市接近,比如旅順路附近一菜場花蛤賣10元一斤,蛏子零售25元一斤,文蛤零售22元一斤,10頭鮑賣6元一隻。
該菜市場水産攤主說:
這兩天最好賣的是花蛤,一天要賣30多斤,主要是價格便宜。其實,要講哪一種貝殼類海鮮特别好吃還真難說,主要是上市量大、售價便宜,銷量就大了。”
上海水産行業協會水産專家分析,5月之後,東海、黃海、渤海等相繼進入禁捕期,供應市場的傳統海鮮黃魚、帶魚、鲳魚、梭子蟹等或是凍品或是人工養殖,象拔蚌、大龍蝦、帝王蟹、面包蟹等進口海鮮售價都比較貴。
而恰恰這個時候,進入半野生貝殼類海鮮上市高峰,售價大多數被普通工薪階層所接受,銷量多、消費熱自在情理之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