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主動拆除曆史遺留違建

主動拆除曆史遺留違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8:00:52

侗寨村民未批先建磚混、磚木結構房屋,導緻大量修建的水泥磚房取代了民族傳統木質瓦房,還加裝牆壁瓷磚、鋁合金門窗等新型建築材料、加蓋彩色鐵皮瓦,嚴重破壞了中國傳統村落的整體格局和原始風貌。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保護古村落。9月2日,最高檢發布第二十九批指導性案例,介紹了這起行政公益訴訟案。

村民未批先建磚混、

磚木結構房屋

破壞了中國傳統村落原始風貌

主動拆除曆史遺留違建(在古村落私自新建)1

歸柳侗寨全貌。

貴州省黔東南州有409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包括榕江縣栽麻鎮宰蕩侗寨、歸柳侗寨。2018年3月,黔東南州檢察機關部署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專項行動,榕江縣檢察院在專項行動中發現,栽麻鎮宰蕩、歸柳兩個侗寨的村民私自占用農田、河道、溪流新建住房,違規翻修舊房,嚴重破壞了中國傳統村落的整體風貌,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2018年4月,榕江縣檢察院對本案決定立案并進行調查核實。通過現場勘驗,詢問村民及政府工作人員,查閱相關文件資料等,查明:栽麻鎮宰蕩、歸柳兩個侗寨部分村民未批先建磚混、磚木結構房屋的情況比較嚴重,導緻大量修建的水泥磚房取代了民族傳統木質瓦房,此外,加裝牆壁瓷磚、鋁合金門窗等新型建築材料、加蓋彩色鐵皮瓦等現象,嚴重破壞了中國傳統村落的整體格局和原始風貌,影響了侗寨這一民族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

貴州省頒布的《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條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明确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内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具體工作。栽麻鎮人民政府作為栽麻鎮宰蕩、歸柳侗寨保護和發展工作的法定主體,未依法落實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和控制性保護措施,未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宣傳、管理工作,對村民擅自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築物等行為未及時予以制止和引導,導緻傳統村落格局和整體風貌遭到嚴重破壞。

古村落遭破壞

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2018年5月7日,榕江縣檢察院向榕江縣栽麻鎮人民政府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對宰蕩侗寨和歸柳侗寨兩個傳統村落依法履行保護監管職責。榕江縣栽麻鎮人民政府未對違章建築進行監管,也未在規定的期限内對檢察建議作出書面回複。榕江縣檢察院兩次向該鎮政府催辦,仍未予回複。此後榕江縣檢察院辦案人員先後4次回訪宰蕩侗寨和歸柳侗寨,原有破壞傳統村落的違法建築不但沒有整改,數量不減反增,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于受侵害狀态。

2018年12月28日,經貴州省檢察院批準,榕江縣檢察院根據行政訴訟集中管轄的規定,向黎平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請求确認榕江縣栽麻鎮人民政府對中國傳統村落宰蕩侗寨和歸柳侗寨不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行為違法;判令榕江縣栽麻鎮人民政府對破壞中國傳統村落宰蕩侗寨、歸柳侗寨整體風貌的違法行為依法履行監管職責。

2019年2月27日,黎平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本案。榕江縣檢察院出示了現場調查圖片、走訪當地村民以及政府工作人員的調查筆錄,提供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等相關書證,證實宰蕩侗寨和歸柳侗寨已被列為“中國傳統村落”,因違章建築緻使整體風貌受到嚴重破壞的客觀事實。榕江縣檢察院認為,依據《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條例》等規定,栽麻鎮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内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負有法定監管職責,檢察機關發出訴前建議後,其仍未采取積極有效的監管、保護措施,傳統村落整體風貌始終處于遭受破壞的狀态中。

經庭審質證,栽麻鎮人民政府對于未依法履職的事實予以認可,但提出傳統村落的保護需要自然資源、住建部門等多部門協調配合,村民保護傳統村落的意識淡薄,保護傳統村落與村民改善生活條件的需求存在現實沖突和矛盾。

榕江縣檢察院指出,栽麻鎮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内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的責任者,對破壞傳統村落的違法行為負有不可推卸的監管職責。栽麻鎮人民政府應依法履職,協調各職能部門形成保護合力,加大力度發展生态旅遊等相關産業,讓村民共享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帶來的紅利和成果。

經依法審理,法院當庭作出判決,支持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栽麻鎮人民政府當庭表示不上訴。

檢察機關就傳統村落保護

提出地方立法完善建議

判決生效後,榕江縣檢察院督促栽麻鎮人民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對宰蕩侗寨和歸柳侗寨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逐步拆除破壞中國傳統村落風貌的違章建築。2019年5月,榕江縣檢察院在跟進監督時發現,違章建築已經全部拆除。

訴訟過程中,榕江縣人民政府下發了《榕江縣傳統村落保護管理辦法(試行)》,對本地傳統村落保護的具體措施、發展規劃、法律責任進行了詳細規定。此後,榕江縣檢察院積極與縣自然資源、住建、規劃等部門溝通,推動相關部門與同濟大學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形成《榕江縣侗族傳統村落居民修繕與新建民居設計導則》,既延續傳統民居風貌,又滿足村民改善房屋質量和居住條件的現實需求。同時,協同兩村村委會将傳統村落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增強村民保護傳統村落的自覺性。

主動拆除曆史遺留違建(在古村落私自新建)2

歸柳創作基地。

2019年9月,黔東南州檢察院就傳統村落保護向州人大做專題報告,并提出地方立法完善建議。2020年4月29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2008年9月1日施行)修訂審議通過,确立了傳統村落分級、分類保護原則,進一步明确了各相關部門職責,并增加規定了“檢察機關針對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行政不作為,破壞傳統村落、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相關條款。黔東南州檢察機關還推動協調傳統村落保護資金1.43億元,該州雷山縣等地檢察機關與相關行政部門形成了“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書”,改善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項目,在保護中挖掘旅遊資源,形成有特色的傳統村落旅遊金牌路線,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創業、就業、增收,實現脫貧緻富。當地對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建設,既堅持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良好契合了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發展。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