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秋列國一會合縱一會連橫

春秋列國一會合縱一會連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7:13:49

春秋列國一會合縱一會連橫(戰國群雄為什麼要合縱連橫)1

中學時看過一本關于白居易的傳記(書名記不住了),書中寫到家人為年少的白居易請來一位名士做老師,這位老師為人耿直,一身正氣,總是教導白居易要“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句話是孟子非常有名的一句話,也是孟子一生的處世風格,浩然正氣,不阿貴不從流。

《 孟子旁通》選取了《孟子》中關于梁惠王和齊宣王的内容來講解。

本着以“史”解“經”的寫法,引用《史記》和《戰國策》的内容較多,書中重要人物除了戰國時代的魏惠王和齊宣王外另一個是縱橫家蘇秦。蘇秦并不是《孟子》裡面的人物,南懷瑾先生在本書中講蘇秦的故事比較多,主要是拿縱橫家和孟子的行為、思想做對比,同時從另一個側面分析戰國的時代背景對各家思想的影響。

1、梁惠王(魏惠王)

梁惠王也叫魏惠王,戰國七雄之一魏國君王,因為後來魏國把國都遷到大梁(現在的開封),所以也叫梁國,魏國在魏惠王的爺爺(魏文侯)和父親(魏武侯)的勵精圖治下成為戰國前期最強大的諸侯。魏惠王繼承了好家底,在年輕的時候也是想幹一番大業的,可惜不會選賢任能。

《三十六計》裡有一個“圍魏救趙”之計,“圍魏”圍的就是魏惠王時期的魏國。

龐涓和孫膑(《孫子兵法》作者孫武的後代)本來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兩人之前關系很好,龐涓出山後成了魏惠王的大将,打了不少勝戰,可惜氣量陰狹、妒賢嫉能,又加魏惠王昏昧糊塗,兩人竟然把投靠過來的孫膑害成殘疾人。

孫膑逃到齊國後,帶領齊國軍隊兩次大敗帶領魏國軍隊的龐涓,不光把龐涓射成刺猬還讓本來稱雄天下的魏國從此衰落成七雄中的弱國。

人若昏昧糊塗還自以為是,手中即使有一副好牌也會被自己打成爛牌,魏惠王就是這樣一個人。

魏惠王做的昏昧事太多,商鞅也是他不能重用跑到秦國幫助秦國變法,強大起來後的秦國又把魏國打得失城失地,連國都都得遷到遠離秦國邊界的大梁。

從孫膑和商鞅都先在魏國求仕而不得重用,可以想見魏惠王不能選賢任能的昏昧,這也是他難以重用孟子的原因之一。南懷瑾先生以史事分析講解“經”中兩人的思想、語言摩擦,通過曆史演變突出孟子的思想何以在當時不得志而在後世大得人心,生動活潑又鞭辟入裡。

2、齊宣王

齊宣王,剛好是重用孫膑的齊國君王,雖然也沒有重用孟子,不過他對孟子是比較尊敬的,也是戰國時代相對英明有為的一位君王,跟魏惠王可以做一個鮮明的對比。

齊宣王比較有意思,他既想孟子能留在自己身邊為其所用,又對孟子那一套“仁義”的綱領深感懷疑。

在孟子的勸說下,齊宣王似乎總不好意思直接回怼,每次都得“自貶”人品以說明自己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如說自己“好色、好貨”等,就是說自己喜歡女色又貪财,做不到堂堂正正的仁人君子。

孟子千古以來被稱為“亞聖”,自也不是浪得虛名,聽了齊宣王的“好色、好貨”,孟子并不像後世迂腐的道學先生隻會闆着一張臉。相反,孟子把“好色、好貨”說成人性常情,然後循循善誘的告訴齊宣王若能把“好色、好貨”的心同理于天下人也都能“好色、好貨”,那“王天下”又有何難?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孟子勸導的就是齊宣王能把“立己”之心推廣到“立人”。

3、蘇秦

春秋列國一會合縱一會連橫(戰國群雄為什麼要合縱連橫)2

說蘇秦前,先說說龐涓、孫膑、蘇秦、張儀這四個人,前兩個屬于兵家,後兩個屬于縱橫家,但他們四人有一個共同的老師叫鬼谷子(或同一個門派“鬼谷門”)

鬼谷子是戰國時代的奇人,據說原姓王名诩,因隐居于鬼谷,人稱“鬼谷先生”或“鬼谷子”。

龐涓、孫膑、蘇秦、張儀可謂“鬼谷門四大弟子”,龐涓和孫膑是“高年級”的同級生,蘇秦、張儀是“低年級”的同級生。龐涓、孫膑先畢業,他倆在社會上已經闖出一番事業直至一身死(龐涓)一退休(孫膑)後,蘇秦、張儀才開始踏入社會找工作。所以,前兩位和後兩位雖是同校生卻沒什麼交集。

再說說縱橫家,蘇秦和張儀後世并稱為戰國最出名的縱橫家。那什麼是縱橫家?為什麼叫縱橫家?

縱橫家其實跟今日的外交家差不多,主要就是說服哪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對抗哪幾個國家,用自己的口才幫相關國家搞對抗、拉盟友的“遊說之士”。縱橫全稱應該叫合縱連橫,其實應該分開來,合縱是一個概念,連橫是與合縱相反手段的另一個概念。

春秋列國一會合縱一會連橫(戰國群雄為什麼要合縱連橫)3

打開中國地圖(戰國時代的區域地圖),由北到南有燕、趙、齊、魏、韓、楚六雄,這是一個類似縱軸的區域,蘇秦被稱為“合縱”的首倡者,“佩六國相印”,做了這六個國家的總理,為什麼要合縱這六個國家?因為西邊有“虎狼之師”的大秦,秦國在商鞅變法後隐然已成天下第一強國,六國單打獨鬥沒有一個是它的對手,蘇秦看清這點,加以自己的口才說服六國君王合縱抗秦才能保安定。六國聯盟,這就是合縱事件。

當時秦國還沒積累到後世秦始皇的實力,單打獨鬥不怕,靠一己之力對抗六國群毆就頗為危險了。張儀正是在這個時候入秦,幫助當時正焦頭爛額的秦惠王設計出一套“連橫”的“遠交近攻”術來打破“合縱”的圍剿。地圖上可以看到秦國在西邊,齊國在東邊,是當時東西雙煞,連起來就是一條類似橫軸的線,而且秦、齊,國界不相交,令齊王明白“合縱”打敗秦國對齊國其實是出力不讨好,“連橫”就不一樣了,秦、齊可以東西夾擊中原諸國,雙方做盟友都能獲利。齊國一脫離“合縱”加入“連橫”,戰國的格局就又平衡起來了。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蘇秦布的局,連張儀入秦施展“連橫”都是蘇秦在暗中指引幫忙,一切隻是為了戰國群雄的實力均衡,當各方實力差不多的時候,弱肉強食的戰争會因為制衡而減少。

蘇秦讓戰國烽火不斷的戰争局面因為合縱連橫而形成均衡态勢,互相間不敢輕易發動戰争,讓天下百姓有二十多年相對和平的時期,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曆史功績。

故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