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分節氣,本來打算今天穿着短袖外出,但今天看了一下天氣預報,多地都出現了下雨以及刮風的寒冷天氣,說好的溫暖天氣去哪裡了呢?本以為今天會是“炙熱”天氣,結果卻出現了反常,多地降雨降溫。
秋分節氣到,意味着收獲滿滿、瓜果飄香的金秋季節已經來臨了,俗話說:“秋分一過,白天短一線,夜晚長一線”,秋分過後,氣溫逐漸降低,一夜冷一夜。在這金秋的八月正是農作物收獲的時候,此時,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伯伯忙碌的身影,并且每人臉上可以看到豐收的喜悅。鄉下挽風祝大家今年五谷豐登、慶賀豐收。但天氣卻背道而馳,恰逢秋分節氣降雨降溫。
在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中,我們的老祖宗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也發現,24節氣中的秋分正逢冷熱交節時期,是關系下半年冷暖旱澇的轉折點。那麼今年是60年一遇冷秋?看農村咋說的:
“秋分棉襖把身裹,臘月正月雪皚皚”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過後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一天比一天下降。“棉襖”表示厚衣服,“把身裹”指的是把衣服緊緊的裹在身上,為了保暖。
“臘月”是歲末十二月的别稱,“正月”為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雪皚皚”指的是下雪後的樣子,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秋分節氣天氣又是下雨又是寒冷的,人民都把厚衣服穿上了了,那麼預兆臘月以及正月就會下大雪。
“秋分寒潮降雨急,大年三十雪打燈”
“寒潮降雨急”指的是降雨大溫度低的意思,“大年三十”指的是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全國人民舉國歡慶的日子,放爆竹、貼對聯、祭祖等。這句農諺的意思是,如果秋分節氣降雨了并且溫度也很低,人們感覺很冷,那麼預兆春節大年三十的時候,也會出現下雪的情況,雪下的很大,門口挂的燈籠上落滿了積雪。
“秋分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燈”
“雨淋淋”指的是下雨了,“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或者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雪打燈”指的是雪落在了花燈上。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如果秋分節氣下雨多,那麼等到來年正月十五的時候,肯定就會下雪,雪落在了花燈上。俗話說:“沒出正月就是年”可見正月十五下雪是瑞雪兆豐年,并且下雪也會出現降溫,天氣寒冷。
總結:今日秋分,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寒潮降雨降溫以及大風,從諺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今年春節會很冷,期待瑞雪兆豐年的景象,不下雪的春節是沒有年味的。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