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居民隻能通過線上購物或者社區團購進行采購,但是社區團購的群接龍卻被限制分享功能,本篇文章作者由此作出具體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4月28日,我認識的上海團長告訴我,群接龍被限制分享了。由于最近在研究這類工具,這幾天我就密切關注了一下。
雖然群接龍已經緊急聯系平台積極溝通申訴,但是從這次限制分享事件,我想從這2個角度和你分享下:
01
- 疫情讓社區團購重獲新生,群接龍遭遇這次限制,反而證明了作為社區團購工具的競争力;
- 限制分享功能是一次危機,是一次試煉,不太可能被平台封禁
群接龍遭遇這次限制,反而證明了作為社區團購工具的競争力。
群接龍穿越了社區團購的第一個牛熊周期。
我在2018年底就知道群接龍了,當時他們發展的特别快。
2018年底正是社區團購萌芽的階段,當時長沙和沈陽這樣的二線城市已經有一些團長在自發的組織社區團購。我在沈陽調研春河裡小區(沈陽市中心的一個大型社區)的時候,那裡的水果批發商團長和海鮮團長都是用的群接龍。當時,群接龍作為一個團購工具,就已經在社區團購的萌芽階段,深入到各個社區發光發熱了。
再穿越到2022年當前的時間線,社區團購已經經曆了早期萌芽,巨頭和資本進入,以及到現在狂熱褪去的階段,群接龍依舊還在。并且在這次上海疫情的時候,也作為上海團長的後盾發揮了作用。
在這幾年的發展中,群接龍作為一個工具,經曆了巨頭和資本的社區團購,又扛住拼多多的崛起,還能一直在團購的領域堅持做下去,并且能洞察生意本質,做出幫賣的模式創新。
群接龍已經堅挺到穿越了社區團購的第一個牛熊周期,并且迎來了社區團購的下一波爆發。
疫情中的群接龍
在上海疫情催生社區團購重獲新生的當下,上海團長們可選的工具不多,除了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紹過的快團團,群接龍也是一個主力工具。兩者的模式乍一看差不多,但是具體深入研究,會發現還是有巨大的差異。
雖然群接龍被限制分享了好幾天了,但是我認識的上海團長該用群接龍的還是在用,不太可能因為限制分享就導緻棄用工具。因為從用戶口碑和使用習慣上,群接龍已經積累了自己的壁壘。
僅4月中旬至月底,兩周時間内,群接龍上海地區新增團長超過2萬人,單日用戶訪問量近300萬人,在此期間,群接龍為團長們鍊接貨源,為上百萬家庭提供了穩定的抗疫物資保障,說它是“抗疫神器”也不為過。
這麼快速的增長,雖然有小程序被限制分享的小插曲,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群接龍作為一個創業的社區團購工具的競争力。
02限制分享功能是一次危機,是一次試煉,不太可能被平台封禁。
以前虎贊和wetool被封禁的曆史。
作為業内人士,我經曆過19年虎贊的封禁,20年wetool的封禁,都是平台在一夜之間把這類好用的工具直接封禁,後面這兩個工具就直接消失了。
在看到這次限制分享的事件下,有人可能會聯想到虎贊和wetool,擔心群接龍的風險。其實他們沒有可比性。
虎贊和wetool當年是在個人微信号的生态下做群管理,是平台方不能容忍的。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微信号都不再是一個個真人,微信還能成為一個全民應用嗎。
但是群接龍這樣的工具鍊接的是真實的人,并沒有為微信生态造成虛假繁榮,而是用真實的社交網絡來創造價值。
所以從創造虛假繁榮還是真實的繁榮的角度上,群接龍是有存在的意義的。
群接龍的團隊積累經驗
面對這次分享限制,群接龍第一時間聯系平台方定位問題積極溝通,并且在産品層面也很快提供了多2步分享的解決方案。
所以這次事件,為群接龍積累了和平台方溝通的經驗,并且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群接龍的團隊也會有充分的和平台方溝通的預案。
如果把這次限制分享定性為競争對手的幹擾,對于群接龍團隊來說,也是一次競争的試煉。雖然我們鼓勵良性競争,但是團長就這麼多,在接入團長的這一波競争中,時間窗有限,就看誰能得到更多團長的青睐了。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社群團購的角色:供貨商、開團團長、幫賣團長和團員。這4個角色發展出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是模式創新。
當時不确定這4個角色是群接龍發明的還是快團團發明的,後來有群接龍官方的朋友跟我印證了幫賣模式是群接龍是2020年3月份上線的,從時間先後上,大家一目了然。
作者:呂雪梅,指數增長實驗室創始人,GrowingIO運營總監,前京東管培生;專注增長和私域。指數增長實驗室。
本文由 @呂雪梅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