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入門的跑者來說,如何選擇跑步裝備是常常困擾大家的一大問題。
購置太多裝備跑起來略顯臃腫,而缺乏必要防護又容易受傷。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跑步中的核心裝備:跑鞋。
多而雜的跑鞋品牌
俗話說鋼槍就是士兵的生命;那麼跑鞋便是跑者的戎裝。
選對了跑鞋,能在運動過程中更加從容;選錯了跑鞋,很可能會提前結束自己的跑步生涯。
我們該如何選擇跑鞋呢?
網上有數不勝數的跑鞋測評與推薦,相信大家也看過不少,内容大同小異,流行品牌無非耐克、阿迪、亞瑟士、多威、李甯、海爾斯、特步、美津濃、索康尼、HOKA ONE ONE、New Balance、五指鞋等。
但筆者瀾之挽認為,買好的跑鞋不如買合适自己的跑鞋,最貴的不一定是最對的,所以本文不做具體的跑鞋推薦,隻告訴大家選擇跑鞋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則,後續會根據以上原則,結合粉絲們的需求,作出具體的跑鞋推薦,建議提前關注,不要錯過~
選擇一雙跑鞋應該遵循的原則:1.在選購跑鞋的時候,千萬不可以人雲亦雲。
大家平常隻看到哪個大神穿着某某品牌某某款式的跑鞋,成績突飛猛進,非常羨慕。但也許那個品牌是他的贊助商,跑鞋是定制款而不是市售款,換一個品牌為他定制跑鞋,成績一樣能夠突飛猛進,而且還有科學訓練和個人天賦的成分在裡面。
2.充分了解自己,确定自己的購買需求。
很多剛入門的小白購買跑鞋喜歡咨詢跑齡較長或者成績突出的跑者,希望他們能夠推薦幾款跑鞋。殊不知他們推薦的大概率是符合他們需求,契合他們能力的跑鞋,而不是你需要的跑鞋。
舉個例子,你是大體重跑者,某某大神卻推薦給了你一雙阿迪達斯的Adizero系列跑鞋,因他覺得Adizero輕量,有推進力,能跑得更快。
可你買來穿上後發現隻能感受到輕量,一點都沒有推進力,甚至由于Adizero系列定位是競速鞋款,保護不夠,導緻你日常跑步覺得震腳,小腿和膝蓋疼痛,落下傷病,得不償失。
NIKE統治各大賽事之前,Adizero表現都十分亮眼
真正了解自己的隻有自己,所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與實際情況去選擇幾款跑鞋,最後再讓其他人從你挑選的這幾款跑鞋中為你推薦一款,才是最佳的。
那麼大家在購買跑鞋的時候推薦按照這樣的順序和緯度去篩選:
①确定使用場景(公路、水泥地、山路、田徑場、跑步機、冬季、夏季等)
②确定個性需求(競速、日常訓練、速度訓練、大體重、足内翻、足外翻、前腳掌跑法、後腳跟跑法、全腳掌跑法等)
③确定心理承受價位區間(300元以下、300元-500元、500-800元、800元-1000元、1000元以上等)
④了解品牌特性(亞瑟士耐用有防護、NIKE性能好、李甯款式時尚多樣)
⑤确定品牌偏好(耐用、性能、款型、售後、故事)
按照上面的五個緯度選出幾款自己糾結和拿不準的跑鞋後,再去參考其他跑友的建議,然後下單,付款,等待收貨,上腳。
3.學會檢驗自己的選擇。
不懂得反思的人,即使買一千次跑鞋或許也沒辦法選出合适自己的跑鞋。
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買鞋邏輯要經過選擇-購買-檢驗-再選擇-再購買-再檢驗的這個流程。
舉個例子,我第一次按照上面的方法選出了一雙NIKE鞋,回來上腳,跑幾公裡發現各個方面幾乎都很好,很滿意,但發現有一點擠腳。
沒錯,NIKE大部分鞋款都是偏窄的,如果腳過寬或者很大,跑起來便不太舒适。
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總結,清楚NIKE鞋款的特點,下次購買就要買同款偏大半碼或一碼,或者考慮其他款式與品牌。
最後,當你詢問别人有沒有好的跑鞋推薦,而他沒有對你做任何了解就開始推薦起了一雙某品牌某款式的跑鞋,千萬不要盲目相信他,請把這篇文章點開給他看,按照上面的步驟過一遍,或許他再次推薦的跑鞋會有所不同,此時他的推薦才有被參考的價值。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祝大家都能擁有自己最佳的跑步伴侶鞋款!
後續會有更多跑步裝備選擇方法、運動裝備、跑步知識、有趣體育觀點等呈現給大家,點關注,不迷路,敬請期待!
#馬拉松##跑鞋##跑步裝備##跑步指南##跑步每日小知識#
我是瀾之挽,您的點贊❤關注與轉發是對我最好的支持,也是我更新的動力,有什麼困惑和建議歡迎留言交流,下次文章的主題由您決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