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樵草堂

鄭樵草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19:23:14

鄭樵草堂(鄭樵古硯奇緣)1

清乾隆間,紀曉岚來興化府拜訪鄭樵夾漈草堂,瞻仰鄭公遺像,作《題夾漈公遺像》三絕,高度評價鄭樵的治學成就與學術淵源,表達對鄭樵的敬仰之心懷。

詩中“題字模糊一硯存”句,是指他奉诏續修《通志》時,恩師、《清令典》總裁裘曰修知其嗜硯之好,便把所珍藏的一方古端硯贈予。此硯是西江農人掘地所得。徑八寸,廣半之,厚三寸許。左镌“元祐”,右篆“鄭樵”名,皆模棱有椎鑿迹,底有“夾漈草堂”四字,可證為鄭樵所用的舊硯。裘遂以稻谷三斛換得。

硯左側有書法家邵齊然題識,曰:“曉岚受诏續《通志》,漫士(裘曰修号)先生以夾漈舊硯贈之。闇谷居士(邵齊然号)為之銘曰:‘墨鏽斑斑閱人幾,觚棱刓缺字不毀,夾漈有靈式憑此,六百年後侍吾子。’時乾隆丁亥(1767年)正月。”

紀曉岚受贈後,于寶硯上銘曰:“唯其書之傳,乃傳其硯。郁攸乎予心,匪物之玩。”意思說,隻因鄭樵的書傳世,才傳下來他的硯。心裡感到暖洋洋的,它并非供人玩弄的器物。說出一位史家學者内心的真實感覺。

話說乾隆年間,莆田孝子鄭文炳孤身一人千裡尋父,從滇南背負父親骨骸回鄉安葬,裡人稱之“鄭孝子”。紀昀深為感動,提請乾隆皇帝恩建孝子坊旌表。此坊建于莆田城郊圓智庵東側的驿道上。紀昀親撰聯題刻:“少尋父長負骸兩度滇南殚子職;行格天書傳世千秋道左合工評。”落款“禮部尚書河間後學紀曉岚拜書”。

鄭文炳孫鄭遠芳,字朝紅,莆田縣涵江人,鄭樵裔孫,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舉人。諸生時以詩聞名,拜紀昀為師,在紀師總纂《四庫全書》時,獻出家藏的宋版鄭樵《通志》。遠芳登紀師書堂時,獲睹鄭樵草堂硯,感而賦《夾漈草堂硯詩》,歎天假其緣:紀昀續編鄭樵《通志》,又遇合夾漈古硯。自宋迄今六百餘年,遙遙相待,擇主而歸。夾漈後裔既進獻《通志》助紀師續志,又于堂上獲見夾漈寶硯。如此這般,生出如此一段《通志》千古奇緣來。

然而,紀昀并非鄭樵夾漈草堂硯的最終藏主,幾十年間又幾經易手。據清梁章钜筆記小說《歸田瑣記·宋硯》,可知此方鄭樵夾漈草堂硯早年曾在福州出現過,後又輾轉至江蘇揚州,于道光中為梁章钜購得。

梁章钜為福州府長樂人,道光間嘗任江蘇巡撫等要職,值其攜家寓居揚州時,巧遇夾漈寶硯而得手,可謂知遇也。時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距紀昀受贈寶硯整整七十五年矣。其對夾漈草堂硯的來龍去脈,有詳盡的記述,并按曰:“此裘文達公所遺吾師紀文達公物,餘童時似在裡中見之,未知即此硯否,又不知何緣轉入江南也。”

時序更疊,公元2018年,鄭樵草堂硯居然出現在大上海的榮寶齋丁酉年冬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據行家鑒定,此硯材為廣東端溪宋坑石,石材甚美,石質華潤,細密若綢。制作端正大方,樸雅古澤,尤其硯底有“元祐”“夾漈草堂”及“鄭樵記(篆文)”通體銘文,“夾漈草堂”及“鄭樵記”當是鄭樵得硯後所刻其銘款。

夾漈寶硯初估價80餘萬元,經競拍終以138萬元成交,顯示鄭樵草堂硯的文物價值和人們對史學大師鄭樵的崇敬和懷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