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後面一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後面一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21:05:05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後面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定律,在孫斜村被打破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後面一句?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後面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1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後面一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定律,在孫斜村被打破了。

山東濰坊昌邑市濰河東岸,有個640多戶人家的孫斜村,所産“斜子蘿蔔”頗有盛名。“蘿蔔碧綠,葉纓蔥綠,根塊脆甜”,距今已有430多年種植曆史。

村民談起蘿蔔,經常得意地整幾句:“煙台蘋果萊陽梨,比不上斜子蘿蔔皮”“提倆蘿蔔上青島,刮刮頭、洗洗澡,來回路費還使不了”。

孫斜村的百姓靠種蘿蔔過上了小康日子,村集體則跟大多數僅有農業尤其種植業的村莊一樣囊中羞澀。孫斜村黨支部靠發展農業合作社,每年有一部分集體收入,能夠保證村裡正常運轉。但去掉村莊衛生托管、困難戶扶助、村級辦公等支出後,每年所剩無幾,再要拿錢辦更多的事就捉襟見肘了。

村黨支部是“守多大碗吃多大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繼續搞成個馬馬虎虎過日子的“維持會”?還是想新的辦法、找新的路子,把老百姓真正需要的事情做起來,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每家每戶,創造一個有溫度、有情懷,充滿希望、生機勃勃的新農村?

黨支部做“無米之炊”

今年重陽節那天,孫斜村黨支部為96名70歲以上的老人擺起了宴席。宴席擺了11桌,村裡未掏一分錢。

村黨支部發動村民自己做拿手菜送村裡,全村大姑娘、小媳婦各展廚藝,為老年人集體盡孝心、獻愛心。本來擺11桌,結果村民送了20桌的菜。雞鴨魚肉水陸雜陳,各色菜品争奇鬥豔。

老人們邊吃菜邊交談,其中,有兩個老人在生産隊裡就有矛盾,之後多年互相不說話。這次坐在一個桌上吃飯,一個老人夾了一筷子菜,是另一個老人帶來的。

村黨支部書記孫連偉看到後,不失時機地說:“這菜是她孫子媳婦做的,好吃嗎?”這個老人連說:“好吃,好吃!”

這時,另一個老人也吃了這個老人帶的菜,兩個老人很自然地就聊起家長裡短來。因為這一餐飯,多年的不快風吹雲散。

孫斜村這個“九九老人宴”從去年開始辦,村民送菜的主動和踴躍超乎想象。老年人更是個個喜笑顔開。吃東西是次要的,主要是老兄弟、老姊妹們湊在一塊說說笑笑。

老人宴辦得歡聲笑語,看起來比過年都高興。去年辦的時候,有個嫁到外村的老太太回村參加老人宴,參加完後問村黨支部書記:“明年還辦不辦?我能不能把我們村嫁到外村的老太太約一幫子回來參加?”孫連偉痛快地回答:當然可以!

這不,今年外村一下來了12個老太太。

一位見證過當時盛況的機關幹部說,“這些老年人,多年都湊不到一塊了,在老人宴上熱熱鬧鬧、憶往談昔,那種親熱勁兒和幸福感讓整個村子都快樂起來了”。

村民都說,村黨支部辦了一件大好事。今年有兩口子在外打工回不來的,聽聞再辦老人宴,給孫連偉轉來200元紅包,要求給他們買上6個菜,送到老人宴上孝敬全村老人。

當地幹部反映,村莊是一個巨大的立體構成,人們生于斯長于斯,絕不僅僅是吃飽穿暖就滿意的事。尤其當前日子好起來後,除了生産與經濟,老百姓對黨組織還有更多的企盼。一些基層黨組織以“手中沒把米,喚雞都不來”為由,不肯作為,而孫斜村卻集體不掏錢,得民心、赢民贊的事情辦了一件又一件。

群衆出“米”獎“英才”

孫斜村黨支部認識到,發動群衆、群策群力尊老愛幼,可能是聚民心、化村風的一個妙招,也是迅速提高黨支部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最受歡迎、最有效的一條好路子。

村黨支部在全村青少年中大興讀書學習之風,研究實行了“英才成長計劃”,發動有條件的村民捐款設立“英才成長基金”。2020年捐款獎學的動員令下達後,短短幾天時間就收到55戶捐款1.87萬元。

村黨支部确定,本村學生考上博士獎1000元,碩士獎800元,本科獎600元。去年村裡學生考上了2個博士、1個碩士、5個本科,今年考上了1個博士、4個碩士、1個本科,每年獎勵學生支出5000元左右。

獎金額度不高,但是代表了黨組織的肯定和表彰,承載着全體村民的鼓勵和期望。學生們十分珍視這份獎勵和情意。

一位村幹部回憶發獎當天的情景時說,老少爺們給的錢不多,但傳遞着一份濃濃的情意。孩子們都很懂事,今年一個領獎學生代表發言:我們的背後是全村1800多名父老鄉親的支持,我們一定努力學習,将來報效國家,報效家鄉。

對小學生,為了鼓勵他們讀書,村黨支部聯系新華書店利用暑假帶上正版圖書到村裡現場銷售,活動名曰:“你讀書,我買單”。

村民帶着孩子前來選書,每名學生認購2本。2個月後,學生交給村黨支部一篇讀後感,就可憑購書票報銷購書費。有的學生還小,交不上讀書筆記,村幹部現場考一考,隻要回答個八九不離十,是真讀了,同樣報銷。

每年這個活動,都能吸引五六十名小學生前來。這樣,孩子從小就培養起了閱讀習慣。大中小學生,村黨支部都惦記着,努力讀書學習,不僅家長高興,在村裡也倍兒有“面子”,青少年讀書學習上進的風氣也就漸漸濃起來。新華書店對圖書給足優惠,報銷的費用仍從村民捐的“英才成長基金”中支出。

“英才成長計劃”搞得有聲有色,打動了很多群衆。

“文化人”義務出題村民答

孫斜村黨支部不僅通過各種辦法鼓勵學習文化知識,還動腦筋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走進家家戶戶,且入腦入心。

凡是黨的政治生活的大事,孫斜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學習,也号召全體村民學習;每逢重大節日,則召集村裡當老師的“文化人”義務出試卷,後面附上“兩大神器”:一是二維碼,手機微信一掃,馬上顯示試題答案,哪怕抄一遍答案,對黨的重要主張也就有了印象和概念;二是征求對村黨支部工作的意見建議,借以了解民情民意,把工作做得讓群衆更滿意。今年春節,村黨支部出的卷子是“十九屆五中全會知識問答”;今年端午節,出的卷子則是“四史教育知識問答”。這些卷子有的是家長答題,有的是孩子答題,後面附着各式各樣的建議和期盼。村民填寫後,都收歸村黨支部存檔。村黨支部對每張卷子都認真分析,很好地了解了群衆的思想動态。

為了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孫斜村黨支部還在村裡搞了黑闆報一條街。這條街的牆壁變成闆報,專門讓村裡的年輕人和學生唱主角,在上面抄寫各種宣傳中央精神的标語,比如“撸起袖子加油幹”“小廁所,大民生”等。這種接地氣的宣傳,顯然收到了實際效果。

孫斜村黨支部的“無米之炊”,做進了老年人和青少年的心裡,也做進了全村百姓的心裡。這些事情都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一件一件加起來,就團結凝聚了整個村。(記者 王汝堂)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