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近期 Android 系統更新的朋友或許聽說了,Google 曾在 Android 系統中 測試過 一套代号為 Columbus 的全新操作手勢,允許用戶通過雙擊手機背面的方式來執行諸如打開特定應用、喚醒語音助手等操作。
雖然這個功能在後續的更新中被徹底移除,但還是有開發者站出來決定自己「填坑」—— 于是便有了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 Tap, Tap。
Tap, Tap 主界面采用了最新的 Material Design 2 設計語言,可跟随系統明暗模式自動切換的黑、白背景,配上彩色的圓形圖标,雖然是一款第三方工具,使用體驗和 Android 系統設置也沒什麼區别。
主界面
實際使用起來 Tap, Tap 也幾乎沒有上手門檻,盡管功能和效果堪稱神奇,但啟用 Tap, Tap 卻隻需要我們授予其無障礙權限,無需 ADB 或 root 權限。
功能方面,Tap, Tap 的核心功能在主界面從上至下一字排開,提供手勢、動作、門檻和反饋四大設置。
先說說最核心的「動作」部分,因為應用漢化在兩處使用了同一翻譯,為避免混淆,我們在本文将其改稱為「行為」。
行為即應用在手勢觸發後所執行的功能。目前 Tap, Tap 支持四類行為:啟動、工具、動作和高級操作。「啟動」支持啟動某個特定應用、快捷方式、語音助手和相機這四類,「工具」目前僅支持開啟手電筒;「動作」支持調用系統原生截圖、展開通知面闆、展開快速設置面闆、模拟按下三大金剛鍵中的一個、鎖屏、喚醒設備、媒體播放控制等等;「高級」類則名副其實地支持了作為 Android 自動化标杆的 Tasker,包括執行 Tasker 任務和 Tasker Event 插件兩種模式。
支持多種觸發「行為」
在「手勢」選項中選擇适當的設備模型後,配合各種各樣的「行為」,Tap, Tap 能為我們帶來不少新奇有趣的使用體驗:天黑走夜路時雙擊背面打開手電筒,絕對比在屏幕上費力搓出一個 O 形要來的穩定可靠;指紋模塊在背面,習慣了一根手指在背面,不想再跨越大半個屏幕去夠三大金剛鍵的朋友可以将其中一個映射到雙擊背面的手勢,比如敲敲背面返回桌面;做菜時參考 B 站教學視頻時不時需要暫停消化又不想弄髒屏幕,手指在背面操作就能暫停視頻(手機後蓋做錯了什麼)。
敲敲背面開啟通知欄,再也不用大拇指去夠了
我們在面對一款增強操作手勢的應用時,往往還會擔憂誤觸問題,比如在口袋裡炸響的音樂或是在背包裡突然散發的手電筒光芒。
開發者為此上了雙保險:其一是借鑒 Google 官方早前測試所用的機器學習算法,利用加速器和陀螺儀來判斷設備所處的環境,真正做到了一種該反饋的時候快如閃電、不該反饋的時候靜若處子的體驗;其二是内置「門檻」,即通過一些條件來限制 Tap, Tap 手勢的運行,目前支持「屏幕關閉時」「屏幕開啟時」「插入 USB 設備後半秒」「通話時」「充電式」五個條件,大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與上面提到的各類「行為」搭配使用。雙管齊下,降低實際使用場景之外誤觸場景的發生概率。
用「門檻」為你的實際使用場景量體裁衣
最後我想再談談 Tap, Tap 的實用性,也就是「有什麼用」以及「究竟有沒有用」。
從前我沉迷 GMD Gesture Control 這款強大的手勢應用,依托其強大的自定義功能我創建了幾十個手勢,囊括了從基本的三大金剛鍵到打開應用到一定程度的自動化 —— 但這一套操作的學習、使用成本都是極高的,我需要記憶幾十個手勢,有些手勢極為相似,所以也容易混淆,有些手勢過于複雜(比如在屏幕的左側下三分之一處劃一個 W), 遷移設備時更可以說是一場噩夢。
操作手勢的分布密度不可過大也不該過于複雜。借 Google 的解決方案,Tap, Tap 為我們開辟了一種新思路:與其在有着高昂學習成本和誤觸、誤操作可能性的「螺蛳殼」裡做道場,不如充分利用好設備的硬件特征,發掘更為簡單直觀、符合直覺的交互方式:背部雙擊手勢從邏輯上來說幾乎沒有學習成本,在物理上也于屏幕分離,容得下更多原本用戶會有所顧及的場景。也正因為如此,iOS 14 後來也不約而同地加入了類似的 實現。
你可以在 GitHub 免費下載 Tap, Ta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