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傳說她心地善良、熟習水性,多在海上救人于危難之中。
飛升後的媽祖成為“海神”,參與過幾次重要的海上戰争。就連鄭成功收複台灣、施琅攻台,都得到過她的鼎力相助。
自宋以來直至清代,媽祖成為國家祭典的三大神明之一,另外兩個是黃帝和孔子。
在由一位普通女性晉升為女神的道路上,媽祖始終不負衆望。
不是今天幫忙抵禦外族入侵,就是明天趕着抓捕盜賊海寇。哪天得空了,還要思量着如何促進海上友好邦交。
總之在後世的傳說故事中,女神越來越忙。忙到……
沒有時間好好談一場戀愛!
關于媽祖的愛情故事,便創作于《二刻拍案驚奇》中。
來,大家一起做個鑒證——
從前有一個商人名叫程宰
做生意賠了好多錢
輾轉來到徽州一家大商賈鋪子
靠打工維持生活
一天夜裡,程宰在屋中
忽聽車馬喧鬧聲四起
自己的棚屋内頓時
燈光明亮,溫暖如春
正在驚懼間,隻見一位
宛如世間後妃打扮的天上仙人
二十幾歲樣貌
那美人道:“我不是仙人,實海神也,與郎有夙緣甚久,故來相就耳。”
這位海神便是媽祖
就這樣,二人經過相遇相識相知相戀
結為夫妻,過了
七年美滿幸福的生活
期間,女神暗中助程宰做了幾筆
賺錢買賣,生活大有改觀
飽暖思故鄉,程宰手頭寬裕了
便想着衣錦還鄉
誰知,這次遠行竟成為
小兩口今世分别的預兆
臨别之際,媽祖警示自己的夫君即将經曆劫難:
“你有三大難,今将近了。時時宜自警省,至期吾自來相救……吾當在蓬萊三島,等你來續前緣。”
即使大難臨頭,也可以把心放肚子裡
誰叫自己的娘子是神仙呢!
于是,程宰踏上了歸鄉之路
他來到大同看望叔父
卻适逢“大同軍變”,夜間娘子托夢
讓程宰立即連夜離開大同
救了他第一遭大難
程宰得脫,兼程來到居庸
夜宿關外,又夢到娘子催他立即過關
略遲一步,就有牢獄之災
程宰天沒亮就過了關
原來是大同反亂,怕有奸細混入京師
于是官府下令——
凡由大同進關者盡收入監内,盤查明白。
躲過第二遭大難
程宰從潞河乘船,途徑淮安府高郵湖時
隻見黑雲密布,狂風怒号
雙桅折斷,一舵飄零
正在危急之間
“忽聞異香滿船,風勢頓息。須臾,黑霧四散中,有彩雲一片,正當船上。雲中現出美人模樣來,上半身毫發分明,下半身霞光擁蔽,不可細辨。”
程宰明知是娘子又來救他了
分别多日不得相見
他悲感之極,涕泗交下
對着雲中,隻是磕頭禮拜
再看這廂“美人也在雲端舉手答禮,容色戀戀,良久方隐。”
——淩濛初,《疊居奇乘客得助,三救厄海神顯靈》
看着畫中媽祖與程宰隔海相對、戀戀不舍的樣子,好揪心。
不過,兩人既定下“蓬萊之約”,苦盡甘來是遲早的事。
這段“三救厄海神顯靈”中的“高郵湖救難”,是媽祖最常見的傳說之一。以往媽祖水上救助的除了父兄親人外,都是素不相識的遇險者。
而在淩濛初版中,媽祖救助的人主要是程宰,填補了女神愛情傳說的空白。
後來,尚友堂本徽派刻工名手劉君裕将這段故事繪镌出來,成為了小說插圖。
《二刻拍案驚奇》媽祖插圖(劉君裕繪镌)
唐、宋海上絲綢之路的鼎盛
元代的海運和漕運,明代的鄭和下西洋
促進了媽祖文化的長足發展
在明代的神魔小說中
也收錄了很多媽祖傳說故事
羅懋登的《三寶太監西洋記》是最早觸及媽祖形象的描寫。它選用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并對媽祖護航傳說進行創作、演義。
明萬曆刊本《三寶太監西洋記》第二十二回插圖。圖為在媽祖護佑下,風浪過後船隊團聚情景。右一端坐帥位者為鄭和。
同時期的作品,還有傳記體章回小說《天妃娘媽傳》,這是媽祖題材小說神魔化首開先河之作。
遺憾的是,明萬曆年間刊行後,曆代未見著錄,至今國内已失傳。僅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藏有一部明刻孤本,實為罕見。
左:《天妃娘媽傳》第三十二回
本文内容摘編自《媽祖版畫史稿》
媽祖文化興起于宋代,而唐、宋兩代也是中國版畫形成時期,幾乎與媽祖文化同步,具有千年曆史。
媽祖版畫指與媽祖相關的古代曆史、宗教典籍、小說、民間傳說故事以及祭祀用品、年畫中的版畫作品。其中,尤以木闆書籍中有關媽祖的插圖為主。
本書搜集媽祖版畫500餘幅,想了解更多媽祖文化及曆史傳說,就來看看這本書吧~
學苑出版社 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