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vivo 新系統布局

vivo 新系統布局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9-11 09:28:14

vivo 新系統布局?vivo 終于趕上 Android 陣營的大部隊,在上周推出了首款平闆産品 vivo Pad,産品形态讨喜,OriginOS HD 用着也很順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vivo 新系統布局?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vivo 新系統布局(一款應用打通多個平台)1

vivo 新系統布局

vivo 終于趕上 Android 陣營的大部隊,在上周推出了首款平闆産品 vivo Pad,産品形态讨喜,OriginOS HD 用着也很順手。

而對 vivo 而言,這塊平闆補齊了移動設備生态此前缺失的一環,在多屏協同服務下,還能串起「手機-平闆-電腦」三種不同形态的終端産品。

vivo 生态中出現的「多屏協同」功能雖稱不上新穎,甚至已經有不少品牌都在前方立好了标杆,但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還是有一些值得說道的地方,于是我用 vivo X Fold、vivo Pad 和 MacBook 體驗了一些 vivo 構築的系統生态,以下是我想說的一些話。

手機與平闆,完成輕度生産力

vivo X Fold 跟 vivo Pad 同期推出,在某些場景下,兩者的功能甚至會有重合的地方,但本質上,手機還是手機,8 英寸内屏還是會遇到捉襟見肘的地方。

▲ X Fold 的屏幕比例接近正方,看常規影片還是平闆來吧

當這兩台設備放在一塊時,配合起來也很絲滑。

首先是《原子閱讀》,這是 vivo 做的一款内容聚合應用,可以視作是排版更精緻的「Zaker」,當然也解決了我們看點什麼的痛點。

我在地鐵上用手機閱讀着一片文章,路上看了一半,到了公司自然而然想用大屏看完另一半,原子閱讀會保留我的閱讀記錄,在 vivo Pad 自動幫我續上,點開就是原來那篇文章關閉時的頁碼。

閱讀不會被打斷,才能順暢地接收作者的觀點,畢竟斷斷續續地閱讀一篇信息密度極大的文章,那種體驗并不好。原子閱讀在手機和平闆上的無縫連接功能,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vivo 推出的另一款應用《原子筆記》,同樣加入到多設備互聯的全家桶服務中,筆記都通過雲端在手機、平闆之間同步着,日程計劃同步也是在雲端完成,隻要一端完成編輯,所有設備就都能看到。

另外還有一個叫《原子放映廳》的協同服務,這并不是一個獨立應用,而是為了解決一個簡單而常見的痛點。追劇黨一定都遇到過這樣的狀況,通勤路上,我們用手機在騰訊視頻等視頻網站裡看劇,回到家自然想轉到更大的屏幕上繼續觀看,此時如果要在平闆端另外打開應用,再找到對應劇集,想想還是有點麻煩。

《原子放映廳》正是為了同步多台設備之間觀影進度而出現的。目前它支持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和 i 視頻四款軟件,我若在手機端用騰訊視頻看着《信條》,此時走近 vivo Pad,桌面的《原子放映廳》組件就會顯示出「接力」字樣,我隻要按下按鍵,就能在平闆上,續上剛才的進度接着看下去。

以上提到的協同服務,都是單一應用在多設備之間的問詢同步,實現起來并不難,不過 vivo 還将 Wi-Fi、藍牙、驗證碼同步等細節功能加入其中,豐富了多設備協同這一概念的利用價值。

如果 vivo 所做的多設備協同服務止步于此,必然會顯得雞肋。好在他們還跟進了「跨屏協同」功能,将 vivo X Fold 背後的 NFC 往平闆右上方一靠,vivo Pad 上很快便出現了一個手機投屏的窗口,目前的延遲控制地不太理想,有點像 Apple 早期的「随航」功能,存在半秒左右的時延。

平闆裝進了整個手機,文件傳輸變得相當直接簡單,一拖一拽即可,借助 vivo Pad 的實體鍵盤,我在手機輸入文字也不再痛苦。可以說隻要在家,我都會第一時間把手機投至平闆端,然後把手機放在一旁,大小事務都能在平闆上完成。

這種體驗固然美好,但目前這項功能仍然存在一些小瑕疵。譬如我把 vivo X Fold 投至平闆後,外屏和内屏屏幕尺寸不同,來回切換後窗口位置會變;我在投屏窗口看視頻時,若此時手機進行輸入,平闆端也會彈出鍵盤。

但總得來說,投屏功能十分實用。正因如此,這項功能連 MacBook 用戶都眼饞,vivo 或許是聽到了大家的呼聲,他們在 PC 和 Mac 端推出了一款名叫《量子套件》的應用,進一步完成了跨平台聚合生産力的任務。

全面開放,Mac 用戶受寵若驚

當我看到《量子套件》的第一眼,我以為它隻是單純把前文提到的幾個原子應用放在一起,左邊欄分别陳列着《原子筆記》《日程》《原子閱讀》和《相冊》,登陸 vivo 賬号之後,所有記錄都會通過雲端進行同步。

如果《量子套件》的功能僅僅是這樣而已,那是我把它想得太簡單了,應用左下角還有笑臉模樣的按鍵,按下去就能看到在同一網絡下的 vivo 手機,點擊設備即可實現投屏。

如此一來,我就能在 MacBook 上實現與 vivo Pad 上幾乎相同的「跨屏協同」服務。窗口内所有應用都聽我指揮,但目前沒法直接從投屏窗口拖拽文件複制到 MacBook,不過從 MacBook 給 vivo X Fold 發送文件這一步倒是簡單了許多。

比如我拍好了照片,從 SD 卡導入到電腦,突然想起約了朋友,那我就把這部分圖片全部打包,拖到《量子套件》,100M 大小的文件,3 秒時間就能傳至手機(速度大小視所處網絡帶寬而定),然後把手機帶上,路上就能順手把後期的活給完成了。

▲當前版本隻能傳輸文件,文件夾需先壓縮打包再進行傳輸

簡單總結一下, vivo 推出的《量子套件》應用打通了自家手機與電腦端,尤其是與 Mac 端的隔閡。

比起其他國産硬件大廠,vivo 至今仍未涉足筆記本電腦品類,「為生态砌高牆」這件事并不那麼重要,少了後顧之憂的 vivo,轉向更主動地擁抱其他平台的産品。

MacBook 用戶不僅可以用「通用控制」達成多設備協同,還能跟 vivo 手機協同,這部分人下一次換手機,很可能就會考慮轉向 vivo。

犧牲不大,體驗也沒差。

「多設備協同」這件事,大家都在做,各家方案都不太一樣:Apple 做得早,但我用得最多的,依舊是「隔空投送」;華為很早就做了「跨屏協同」,用起來确實方便,因此同行們都跟上了。

vivo 也跟上大家的步伐,且嘗試用《量子套件》把 MacBook 用戶也拉攏過來,整件事開始變得有趣。未來多設備協同必定是通過雲端完成,但在那天到來之前,vivo 這套方案或許更加實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