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關于華羅庚的故事描述和啟發

關于華羅庚的故事描述和啟發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14:02:54

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從孩子們開始在家上網課開始,我就經常接到家長們的各種訴苦,原因是他們無法回答孩子們關于古詩詞的很多問題。

關于華羅庚的故事描述和啟發(孩子讀此詩問下雪哪有大雁)1

比如杜牧《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是何意;比如駱賓王《詠鵝》中為何是寫3個鵝,不寫5個,明明是五言詩;比如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為何爐煙是紫色的;比如辛棄疾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下雨天還能看見星星?其實這些問題,隻要認真了解了詩人的意思,都是能回答的出來的。而且隻有給孩子們解釋透徹,他們才能真正理解詩句的妙處。

關于華羅庚的故事描述和啟發(孩子讀此詩問下雪哪有大雁)2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位家長,遇到的問題,我覺得是非常有難度的。我們先來看看孩子讀的是哪首詩: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将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首詩雖然沒有被廣泛地納入小學課本,但也是不少老師推薦的唐詩,很多兒童古詩選本中都收錄了它。詩的作者名叫盧綸,是大曆十大才子之一,《塞下曲》系列是他最拿得出手的作品之一。這第三首是《塞下曲》系列中最為人所推崇的一首,作為一首五言絕句,它的工整度和俊朗意境都為後世所稱道。

關于華羅庚的故事描述和啟發(孩子讀此詩問下雪哪有大雁)3

學生讀完這首詩後,問的問題很簡單:“下雪哪有大雁?”如果說辛棄疾“下雨天還能看見星星”的情況,在山裡頭還是見得到的,那這下雪天見大雁高飛的情況确實是很少見。莫非這是一隻沒來得及南飛的孤雁?正好被盧綸看見了?這樣給孩子解釋未免太牽強了些。

這樣一個問題,直接把家長問懵圈了。其實這真的不能怪孩子們挑刺,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當年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也沒有弄明白,為此他還專門寫過打油詩調侃,可見不隻是小朋友會有疑問。

關于華羅庚的故事描述和啟發(孩子讀此詩問下雪哪有大雁)4

雪天沒有大雁,那是否意味着盧綸這首詩是在亂寫?從科學的角度,或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但顯然古詩詞是不能這樣解讀的。首句盧綸已經點明了“月黑”,其實這就是一種暗指,月黑之夜若天上真的有大雁在飛,想來也是看不清的。所以這句要麼就是盧綸聽到了天空傳來其它鳥類的聲響,詩人便把它寫成大雁;要麼就是他什麼都沒看見,也沒聽見,這一句本來就是虛寫。不管是哪種原因,都是為了寫出詩的意境之美。

關于華羅庚的故事描述和啟發(孩子讀此詩問下雪哪有大雁)5

那麼既然不有看見大雁,為何非用它來烘托意境,為何不能用其它鳥類?原因就在于在古典詩詞中,大雁是被賦予了特殊含義的。大雁在唐詩中,常常與離家的遊子,被貶的落魄才子,以及邊塞的将領聯系起來,在這首詩中大雁代表的正是邊塞沙場意象。雁高月黑的描寫,一下子将我們帶入了一片靜谧而又蕭瑟的夜景中,那雪天高飛的大雁放在這幅景象中一點都不違和。若是換成燕子等鳥類,顯然就會破壞整首詩的意境,這肯定是不合适的。

古典詩詞中,确實有些詩詞是經不住用科學的角度去推敲的。很多時候,一些看似犯了低級錯誤的古詩詞,并不是老祖宗們沒有常識,而是他們刻意的安排。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種詩入選語文課本,大家是否能接受呢?歡迎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