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緻世界
人人皆知黃河
卻不知黃河之多彩
它串聯起廣袤的空間
上遊的人們
見識過它的清澈
(黃河上遊支流,流經若爾蓋盆地,攝影師@陳二狗的摩旅)
▼
中遊的人們
見識過它的大氣磅礴
(晉陝黃河,攝影師@許兆超)
▼
下遊的人們
見識過它的擺蕩
(開封黃河,攝影師@吳亦丹)
▼
它還串聯起綿延的時間
上至370萬年
"滄海桑田"
(龍羊峽大峽谷,攝影師@李珩)
▼
下至5000年
文明長河
(蘭州黃河中山鐵橋,攝影師@李瓊)
▼
它更串聯起中華民族的
精神脊梁
生死存亡的時刻
(下文出自光未然《黃河大合唱》第七樂章《保衛黃河》)
▼
風在吼
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
……
保衛家鄉!保衛黃河!
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為何黃河
如此多彩?
在星球研究所看來
它是華夏時空中
偉大的連接者
以滔滔不絕之力
突破阻隔、勾連萬物
從而塑造滔滔不息之國家
01
貫穿
6500萬年以來
印度闆塊與歐亞闆塊碰撞
不僅造就了中國西高東低的整體地勢
也使得陸地内部發生變形
再加上太平洋闆塊的影響
中國北方大地發生斷裂
一系列裂谷、盆地
次第生成
直至370萬年前
它們都已各自聚水成湖
相互獨立、少有聯通
此時的黃河
尚不見蹤影
(中國北方古盆地分布示意,有關古湖盆名稱,不同資料存在不同表述,制圖@陳景逸&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但是
随着闆塊運動的持續
青藏高原及黃土高原的進一步隆升
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勢愈發顯著
有如神力将水盆的一角
高高擡起
彼此獨立的湖盆水系
随即開始相互侵蝕、襲奪
一場河湖大串聯
在中國北方拉開了序幕
至180萬年前
黃土高原西部
蘭州至河套段黃河河道
最先貫通
(甘肅白銀段黃河,攝影師@王生晖)
▼
蘭州盆地、中衛盆地
銀川盆地、河套盆地等
彼此連接成為一體
(銀川盆地,攝影師@陳劍峰)
▼
八盤峽、柴家峽
桑園峽、烏金峽
紅山峽、黑山峽
虎峽、青銅峽等峽谷
鑲嵌其中
(紅山峽,攝影師@王生晖)
▼
在中部
汾渭盆地北部河流
一路沿黃土高原向北侵蝕
至120萬年前
便與河套盆地相連
今日劃分陝西、山西兩省的
晉陝黃河由此現身
(晉陝黃河,北起内蒙古托克托,南止禹門口,目前全長725km,攝影師@陳肖)
▼
與此同時
太行山東麓的河流
也向西溯源侵蝕
至120萬年前
其中一支率先切穿崤[xiáo]山
形成了現今的三門峽
溝通了汾渭盆地和華北平原
(八裡峽,是黃河中遊最後一段峽谷,攝影師@鄧國晖)
▼
汾渭盆地間廣袤的古湖
經三門峽一瀉千裡
滾滾東逝
(黃河貫通三門峽示意,制圖@王申雯&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
至此
一條貫穿中國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最終東流入海的
少年黃河
誕生了
(黃河入海口,攝影師@趙斌)
▼
之所以說
此時的黃河尚是少年
是因為它的長度不過現在的3/5
再加上
此時的黃河上遊
主要流經西北幹旱區
水源并不算充沛
(甯夏黃河與騰格裡沙漠并行,攝影師@陳劍峰)
▼
想要成長為
一條長度超群、水勢洶湧的大河
黃河還必須
向更高更遠的地方延伸
02
成長
約120萬年前
青海循化盆地與甘肅臨夏盆地之間的
積石山被切開
原本流經臨夏盆地的黃河上遊
經過積石峽伸入到
青藏高原内部
(積石峽,攝影師@王生晖)
▼
從此
黃河在青藏高原上
一路“過五關、斬六将”
先後切開
松巴峽、阿什貢峽、龍羊峽
拉幹峽、野狐峽、拉加峽等峽谷
(龍羊峽大峽谷,攝影師@孫建鑫)
▼
将貴德盆地、共和盆地
興海-同德盆地、若爾蓋盆地
逐一串聯
(請橫屏觀看,龍羊峽水庫,位于共和盆地,攝影師@孫建鑫)
▼
直至1萬多年前
黃河切開多石峽
紮陵湖-鄂陵湖水系
也被納入麾下
(鄂陵湖,遠處為巴顔喀拉山,攝影師@仇夢晗)
▼
現代黃河水系格局
才最終成形
(請橫屏觀看,現代黃河水系格局,曆史時期以來,黃河下遊改道多次,圖為現今黃河河道;制圖@陳景逸&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經過120多萬年的努力
黃河不僅将自身的長度
延長了近2000km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攝影師@蔣晨明)
▼
且最上遊沿途接納
切木曲、黑河、白河、賈曲等
諸多支流的補給
(請橫屏觀看,賈曲,攝影師@李威男)
▼
讓積石峽以上流域的産水量
達到全流域的4成左右
如果再加上
同樣發源于青藏高原的
湟水、洮[táo]河等河流的補充
至蘭州站時
其徑流量則占全河的61.7%
(洮河與黃河交彙,攝影師@李俊博)
▼
由此
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
成了黃河最主要的集水區
當真可謂
(詩句出自李白《将進酒》)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請橫屏觀看,圖為黃河的第一個大拐彎繞行的山脈——阿尼瑪卿山,其冰雪融水主要彙入黃河,攝影師@行影不離)
▼
與此同時
黃河對大地的塑造之力
也在變大
120萬年間
晉陝黃河演化成
晉陝大峽谷
(晉陝大峽谷,攝影師@許兆超)
▼
壺口瀑布
從禹門口持續後退
留下了谷中谷狀的
“十裡龍槽”
(最近的幾千年來,壺口瀑布從孟門山後退了約5km,留下的河流階地被稱為“十裡龍槽”,攝影師@李順武)
▼
更為重要的是
黃河的貫通及氣候變化
使黃河幹支流所串聯的
一系列古湖沼
逐漸幹涸
若爾蓋古湖下洩
變成了若爾蓋沼澤
(若爾蓋沼澤,攝影師@熊可)
▼
汾渭盆地中的三門古湖基本消亡
殘留部分演化成了今天的
運城鹽湖
(運城鹽湖,攝影師@趙高翔)
▼
也形成了包括
中衛平原、銀川平原、河套平原
渭河平原、汾河平原
在内的衆多沉積平原
(渭河平原,攝影師@魏炜)
▼
而接受上遊泥沙洗禮的
華北平原
則變得更加平坦
(華北平原,圖片源自@視覺中國)
▼
于是
黃河就成了一條空間紐帶
将中國大地上
面積最為廣闊的沉積平原一并串聯
(黃河流域主要平原分布示意,制圖@陳景逸&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而且
它們大都位于氣候溫暖地帶
占盡天時、地利
這無疑為身處農業時代的人類發展
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文明之花
即将在此綻放
03
文明
黃河流域
首先崛起的
是包括渭河平原、汾河平原、伊洛河平原
及太行山、嵩山東麓在内的
中遊地區
這裡氣候溫暖濕潤
土地肥沃且便于開墾
十分利于農業發展
生活在此的古人
培育了隻需播種不需特别照料
就可以得到收獲的粟[sù]、黍[shǔ]
作為穩定的食物來源
大大提高了生存保障
(圖為陝西渭河平原農田,粟黍現已被小麥取代,攝影師@射虎)
▼
黃土覆蓋的台地
便于挖掘窯洞、地穴
以為居所
(陝西鹹陽三原縣地坑院,攝影師@王警)
▼
“安居樂業”之餘
人們對藝術極富追求
至仰韶文化中期
(6000-5500年前)
三門峽周圍的廟底溝人
制作的紅黑雙色彩陶色彩鮮明
抽象的幾何紋飾回旋往複
極具節奏與韻律感
一經出現便廣受歡迎
(廟底溝文化花瓣紋陶盆,圖片源自@彙圖網)
▼
西至青海、東至東海
南至長江流域、北至蒙遼地區
無不受其影響
這種彩陶的廣泛傳播
展現了廟底溝文化強大的輻射能力
可以說是中國史前時期一次文化大融合
(以彩陶為代表的廟底溝文化影響範圍,制圖@王申雯&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
但是人口持續增長
使得生存壓力大增
黃河中遊
關中、晉南、豫西一帶
人口最為密集
為了争奪資源
人們大量建立防禦性城池
相互征伐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位于洛河與黃河交彙處東南側的台地上,是一處5300年前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有學者建議将其命名為“河洛古國”,攝影師@石耀臣)
▼
另一部分人
則向四周擴散
其中
沿渭河向西的一支
進入黃河上遊的甘青地區
與當地族群結合
形成了馬家窯文化
他們繼承了廟底溝彩陶技藝的精髓
并将其發展到了極緻
出土的彩陶幾乎通體施彩
線條流暢、紋飾繁缛
絢麗而又典雅
可謂“青出于藍而甚于藍”
(馬家窯文化彩陶,攝影師@楊虎)
▼
沿晉陝黃河向北的一支
則影響到分布在陰山-大青山南麓
河套地區的先民
(大青山與黃河,在大青山南麓有衆多古遺址分布,攝影師@陳劍峰)
▼
黃河下遊地區
生活在泰沂山脈周圍的
大汶口人生活同樣優渥
他們敞開懷抱
接受西邊的仰韶文化
北邊的紅山文化的影響
并演化成著名的龍山文化
出土于濟南章丘龍山城子崖遺址的
黑陶高柄杯薄如蛋殼
技藝之精湛超過“現代杯具”
(龍山文化黑陶高柄杯,攝影師@翟東潤)
▼
約4500年前
黃河中遊地區
又吸納四周文化
發展出新的文化内涵
人們觀測天象
了解四季變化
以便更好地助力農業生産
(陶寺觀象台,是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觀象台遺迹,它由13根夯土柱組成,呈半圓形,從觀測點通過土柱狹縫觀測塔爾山日出方位,可以确定季節、節氣,安排農耕,圖為複原景觀,圖片源自@視覺中國)
▼
甚至出現了
接近于後期甲骨文的象形文字
(陶寺朱書文字之一,圖中陶器上的文字目前釋為“文”,攝影師@王甯)
▼
總體而言
在5300-4000年前
黃河流域的一些古文化
已經先後邁入文明階段
與此同時
長江下遊的良渚文化、中遊的石家河文化
成都平原的寶墩文化等
也在不斷壯大
且文明程度并不亞于黃河流域
(良渚玉琮,攝影師@蘇李歡)
▼
一時之間
中國大地上的古文明
燦如“滿天星鬥”
(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分布示意,制圖@陳景逸&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群星閃耀中
黃河流域能有什麼特别之處呢?
點擊頭像進入主頁,繼續閱讀《什麼是黃河?(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