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争霸戰争,周王朝境内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還是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争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跻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隻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對于戰國七雄來說,魏國、韓國、趙國都源自春秋時期的大國——晉國。其中,魏國在戰國初期率先稱霸,巅峰時期的魏國,可以說在戰國七雄中沒有匹敵的對手。而在魏國衰落之後,胡服騎射後的趙國,又成為戰國中後期的強國。換而言之,三晉之中的趙國、魏國,都曾是戰國時期數一數二的諸侯國。那麼,問題來了,三家分晉之前,晉國到底有多強,地盤有多大?
一
首先,晉國(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周初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姬姓晉氏,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晉國這一諸侯國,原本的國号不是“晉”,而是“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在春秋時期,晉國作為一個非常強大的諸侯國,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也即春秋時期,晉國、齊國、楚國、秦國并稱為四大強國。
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晉襄公時期先後在崤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繼其父為中原霸主。晉景公時,晉國在邲之戰中敗給老對手楚國,轉而經略北方,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後,又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本土。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并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複霸天下。晉悼公時國勢鼎盛,兵車萬乘,獨霸中原,達到晉國霸業的巅峰。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秦國、晉國、齊國、楚國并稱為四大強國。但是,實際上,晉國的綜合實力要遠遠強于另外三個諸侯國。
二
一方面,在和楚國的交手過程中,晉國可謂勝多敗少。截至公元前546年,楚第二次弭兵之會前,晉楚之間共有11場直接戰争,其中晉國獲勝9場,楚國僅在楚莊王時期獲勝2場。在楚莊王時期的4次晉楚戰争中,另外2場晉國獲勝。這11場晉楚戰争先後為:城濮之戰、北林之戰、柳棼之戰、穎北之戰、邲之戰、晉楚繞角之役、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鄢陵之戰、彭城之役、焦夷之戰、湛阪之戰。在這11場戰役中,晉國獲勝9場為:城濮之戰、柳棼之戰、穎北之戰、晉楚繞角之役、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鄢陵之戰、彭城之役、焦夷之戰、湛阪之戰。
與此相對應的是,楚國獲勝2場為:邲之戰、北林之戰,皆在楚莊王時期;楚莊王時期的柳棼之戰和穎北之戰皆敗給晉國。此外,在前584年的鄭楚汜之戰中,由于晉國出兵救援鄭國,導緻楚國在汜之戰中大敗。由此,雖然我們常說晉楚争霸,但是,楚國在和晉國的交鋒中,卻是長期居于下風,而晉國則幾乎一直占據了上風,即便是楚莊王這位君主在位時,楚國也沒能徹底扭轉這一局面。而這,無疑是晉國強大實力的最好體現了。
三
另一方面,在和秦國、齊國的交手過程中,晉國同樣是屢戰屢勝,也即很少吃到敗仗。雖然秦國在戰國時期非常強大,不過,在春秋時期,秦國卻遠遠稱不上是晉國平起平坐的對手。自前627年至前558年,70多年間,秦晉經過崤之戰,彭衙之戰,王官之戰,新城之戰,河曲之戰,輔氏之戰,麻隧之戰,栎之役,遷延之役等重要戰役,秦國被晉國牢牢封鎖在函谷關和桃林塞以西,晉國控制了河西地區(秦晉大峽谷中下段的黃河西部區域)的諸多城池。晉國得以長期稱霸中原,秦國則獨霸西戎。
雖然大家對秦穆公稱霸西戎贊歎不已,不過,這實際上還是因為秦國無法擊敗晉國,難以向中原地區擴張的不得已之策。此外,在春秋時期,晉國和齊國之間的戰争不是太多,這主要是因為晉楚争霸的過程中,齊國的立場是偏向于晉國的。不過,公元前589年,晉國和齊國之間還是爆發了鞍之戰。齊、晉鞍之戰發生于公元前589年。晉、魯、衛、曹四國,發兵攻齊。此戰,以晉國勝利而告終。而在春秋末期,也即三家分晉之前,魏趙韓三家曾組織聯軍攻打齊國,同樣取得了勝利。
四
最後,在強大實力的基礎上,晉國的疆域也是非常遼闊的。晉國鼎盛時期,地盤包括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東西北部與内蒙一部的廣大地區。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晉國巅峰時期的地盤,可謂地跨六省之地,也即整個黃河流域,大部分都被晉國占據了。正是因為占據了廣闊的中原之地,促使晉國因國力強大,經常壓制住齊秦楚三個大國,在春秋時期大多數時間裡獨霸中原,甚至學者全祖望評春秋五霸時認為“齊一而晉四也”,晉國占四席,分别是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在整個春秋時期,晉國的地盤,應該是和楚國不相上下了。
換而言之,從疆域上來看,晉國和楚國遠超其他諸侯國。不過,就楚國來說,因為當時占據的不少疆域都是人煙稀少之地,這促使楚國的人口等指标,都比不上晉國,這也是楚國長期落于下風的重要原因。不過,或許是過于強大,晉國沒有敗給外部的敵人,而是遭到了三家分晉。晉平公以後,晉國範、中行、智、韓、趙、魏六卿之間鬥争激烈。晉定公時,範、中行兩家首先敗亡。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公元前376年,末任晉侯晉靜公被廢為庶民,晉國正式消亡。對此,你怎麼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