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搭配,是為了獲取最佳的視覺效果。古代畫家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研究色彩,他們從自然界的礦物、植物中提取顔色,敷染在畫紙上,增加作品美感。青綠山水成為古代畫家運用色彩的絕佳範例,從傳世作品看,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曆史。
古代畫家在藝術實踐中發現,鮮亮的顔色很難共存,沉穩内斂的顔色容易産生統一的調性。墨色與各種顔色搭配,出現了彩墨山水、淺绛山水等多種風格的山水畫。很多人覺得,古人重視筆法,談論運筆方法的著作很多。實際上,古人同樣重視用色,隻不過他們用作品闡述用色理論。他們通過嘗試,把一些搭配上有禁忌的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幅畫中。
邵彌 春山圖
這幅《春山圖》是明末清初畫家邵彌的作品,他把綠色和紅色畫到一處。這樣創作,并非始于邵彌,早在北宋年間,就有紅配綠的畫作出現。按照現代人的觀點,紅色和綠色既互補又排斥。兩種色彩搭配在一起的時候,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産生不舒服的感覺。這種不舒服,換成通俗的說法是“土裡土氣”。
傳說宋徽宗曾經給畫院的畫師出過一道考題,他堅信好畫家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可以畫出詩歌的意境。唐詩雲,“嫩綠枝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把詩意化成作品,看到了吧,古人的審美情趣夠高級。
邵彌 春山圖 局部
《春山圖》畫的是詩意,邵彌把詩中的具象情境拔高到唯美意境,畫出了這幅紅配綠的山水。有人會問,詩中說的是紅花綠葉,邵彌這樣畫跑題了啊!錯,這種觀點大錯特錯。讀詩,讀的是感情,而不是字面意思。邵彌畫的是詩意美感,而不是圖解文字。
這就是《春山圖》讓人感到很高級的根本原因。畫中紅衣文人就是“紅一點”,山巒疊嶂就是詩中的“嫩綠”。有紅有綠,融入詩意,避免了色彩搭配上的尴尬。邵彌把紅色濃縮到一個點,緩解了色彩沖突。
邵彌 春山圖 局部
邵彌和董其昌、程嘉燧、李流芳等人并稱為“畫中九友”。他在創作上受到了董其昌“南北宗論”的影響,追求淡雅清新,空靈簡潔。邵彌用綠色、紅色時,采用了薄塗淡染的方法,避免了因色彩厚重而帶來的呆闆生硬。
不好看的作品,一眼就能看出缺點。好的作品,可以有多個角度讓人感到滿足。邵彌畫《春山圖》借用宋人審美、詩意情懷、文人氣質,通過大膽的色彩搭配,讓人眼前一亮。
邵彌 春山圖 局部
看古畫山水,無非是看筆墨構圖。像《春山圖》這樣的作品,色彩上的亮點超越了用筆和構圖。作為古畫山水中的一個特例,高級感十足的色彩搭配讓人驚豔,邵彌的審美情趣令人驚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