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就是指《國風》,它是地方樂調的意思。《詩經·國風》總共收錄了160篇詩歌,它主要講述了哪些地方的事情?主要講述了什麼内容?《國風》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呢?詩經女孩帶你一起來看。
一、《國風》簡介
《國風》最早叫“邦風”,(根據上博簡《孔子詩論》記載),後來在西漢時避劉邦諱而改名,沿襲至今。無論是叫做“邦”還是“國”,這裡都是表達地域的詩篇。
國風包括15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分别是:《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桧風》、《曹風》、《豳風》,共計160篇詩歌。
除了豳風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數産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東周作品。國風裡收集的是各個地區的風俗民歌,遣詞造句十分精煉簡潔,以短小且重複的手法來贊歎愛情和勞動,怨歎受到的不公與欺淩。作品大多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對統治階級的罪惡有所揭露,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二、《國風》的地點
那麼,15個地區的國風大多數都分布在哪裡呢?講述了哪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呢?我們看地圖:
這裡要說一下周天子為了統治分封諸侯,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國,姬姓之國共有五十三個,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國風》分布的地區,也分王朝屬地和諸侯邦國。
先說王朝屬地,“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國,“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國,以河南陝縣為分界線,其東為“周南”,大體上是從洛陽向南抵湖北北部江、漢一帶;其西為“召南”,大體上是今陝西南部到湖北西北部地區。還有“豳”地,為今陝西中部及西北部地區。
再說諸侯邦國,“邶”、“鄘”、“衛”、“王”、“鄭”、“桧”、“陳”為今河南北部、西部、中部及東南地區,“齊”、“曹”為今山東東北部及西部地區,“魏”、“唐”為今山西南部及中部地區。“秦” 在今陝西甘肅一帶。
所以可以看出,“十五國風”所涉及的地域廣闊,以黃河中下遊為中心,西起陝甘(秦風),東到大海(齊風),北至今河北(邶風),南達江漢(周南、召南),兩千多年前的古老文學,涵蓋空間如此遼闊,在世界文學範圍内都非常罕見。
三、《國風》的内容
《國風》160篇詩歌大部分作品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是《詩經》中的精華。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4個方面:
1、對底層勞動人民的贊頌和讴歌。這一部分很好理解,例如《周南·芣苢》是女子高高興興邊采邊唱的詩歌;《魏風·十畝之間》唱出了采桑姑娘在勞動中的歡樂和勞動後愉悅的心情;《豳風·七月》描寫了勞動人民按照節氣男耕女織的艱辛生活。
2、對統治階級的憤恨和不滿。這一部分最典型的例如《豳風·鸱鸮》,寫了母鳥所受惡鸮的欺淩而喪子破巢的遭遇,表達了在艱辛生存中面對不能把握自身命運的深深恐懼,正是下層人民悲慘情狀的形象寫照。而《魏風·碩鼠》表達了農民階級對于統治者不斷壓迫和剝削的反抗和憤怒。《鄘風·相鼠》則對統治者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3、對美好愛情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不幸婚姻的控訴。這160篇裡大概有一半都是寫愛情和婚姻。例如《周南·關雎》寫了一個青年男子大膽、率真地表露對一位美麗姑娘的相思之情。《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表達了對于婚姻的美好期盼;《衛風•氓》則表達了女人被丈夫抛棄并丢出家門的婚姻悲劇。
4、表達了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懷。例如《秦風·無衣》反映戰士們在國難當頭為保衛家園,慷慨從軍,團結禦侮,同仇敵忾的豪情;《鄘風·載馳》表達了許穆夫人為拯救祖國于危亡之中而奔走的崇高愛國精神。
四、《國風》的意義
那麼,占了《詩經》一多半詩歌的國風在《詩經》裡到底有何意義呢?學者說法都不一樣, 詩經女孩這裡總結為3點:
1、《國風》的意義在于教化民衆。也就是說風詩,就是“風教”詩,如《關雎》裡所表達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代表的是“後妃之德”,這樣的詩可以正人倫,教化民衆。這種說法也很靠譜,詩經女孩認同這種說法,《關雎》排在詩經首篇,絕不僅僅是首情詩這麼簡單。
2、《國風》的意義在于諷刺。有學者認為風為“諷”,民有勞苦疲病,怨謗之氣,發乎歌唱,對當局可形成諷谏。這種說法也沒錯,你看《鄘風·相鼠》中寫的“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不就是赤裸裸的諷刺麼?
3、《國風》的意義是土風民謠,為了方便統治階級統治。這種說法見于《左傳》:“樂操土風,不忘舊”(成公九年),“天子省風以作樂”(昭公二十一年)。說明了風為土風民謠,多表現一般社會民情。當時周天子讓王官下鄉采詩,還是為了方便他們了解各地風俗民情,以便制定相應的政策。
綜上所述,《國風》160篇詩歌,雖然年代久遠,但是表達了以人為本的獨立精神,以及民衆強烈的自我覺醒的意識,還傳遞出具有教化意義的儒家思想觀念。所以,詩經《國風》無愧是凝聚了中國人文精神最偉大的藝術,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