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恩伊娜
看到一則男孩生病的熱搜,讓人心疼。
男孩從一年前開始,常常會無意識地做出一些動作,比如眨眼、清嗓、聳肩等。
開始的時候,父母對這些小動作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帶孩子去看醫生,才被診斷為“抽動症”。
抽動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發病時會不自主的肌肉抽動,嚴重時,口中會不自主地溢出咒罵聲。而導緻男孩患病的原因也讓人吃驚不已。
醫生分析,孩子生病是因為父母經常地訓斥以及對孩子的過高的期待,導緻壓力太大而引發的。
原來,孩子在我們不了解的時候,已經默默承受了這麼大的壓力。
這些沒有表達的壓力和情緒,積壓在心底,讓他們不自覺地用身體來表達。這種現象,也叫軀體化。
其實在青春期的孩子中,軀體化的現象很常見。
比如,孩子一上學就頭暈、發燒;被責罵時,會嘔吐,拉肚子,不自覺地瑟瑟發抖......
孩子身體的痛苦,其實就是在提醒着父母,此刻他們的心中備受折磨,需要父母多點關心和關注。
家庭治療師薩提亞說:“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多半能從其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我們可以試着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對孩子抱着極高的期待,當孩子沒有辦法達到的時候,我們就會用斥責、吼叫等不恰當的方式來督促孩子。
殊不知,言語的傷害,有時候比身體的傷害更嚴重。
隐形“暴力”,将孩子越推越遠
在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媽媽常常對着眼鏡仔發飙,做錯題目會指責:“數學為什麼錯了六道題?你真的努力了嗎?你怎麼這麼笨!”
面對孩子糟糕的成績單,也會斥責:“你怎麼這麼不成才,你爸的同事都在問你考試準備得怎麼樣了,我哪好意思說,我兒子可能找不到好學校讀。”
眼鏡仔在媽媽的打罵中,有一個他自己也許都沒有察覺的習慣。在被訓斥的時候,他會不自覺地彎腰駝背,隻敢盯着地面。
家教老師隻是幫他指出一個非常小的瑕疵,他也會反應劇烈,肩膀拱起來,将背彎成弓形,整個動作一氣呵成。
眼鏡仔對媽媽言語的恐懼,甚至已經變成了條件反射的動作,他心裡的苦,估計更甚。
父母愛着孩子,但卻常常無意識的用言語一遍一遍抽打着孩子的心,讓孩子備受摧殘而不自知。
知乎上有個問題:“父母經常對你奚落指責、冷嘲熱諷,會不會導緻子女不自信。”
這個問題下的回答,無不讓人心生疼惜。
“為什麼還要一次一次貶低我,現在我連家都覺得是一個恐怖的地方。”
“我也是這樣,總期待别人的肯定,如果事情做得不好,我好久都走不出來,我覺得真的很難也很累。”
孩子本應該帶着父母的愛一路向前,但是這些隐形的“暴力”卻讓孩子的心無比脆弱、千瘡百孔。
這樣隐形的“暴力”,讓親子關系岌岌可危,形成惡性循環。
孩子無法從中感受到父母的愛,他們也無法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從而自我否定、自我懷疑。
長此以往,父母與孩子的情感隻會一點點地消磨。孩子不僅無法如父母期望的那樣發展,甚至有可能走向期待的反面。
有溫度的溝通,才能走進孩子心裡
心理學有一個南風法則,它告訴我們溫暖勝于嚴寒。
用在親子關系中也是一樣,溫暖的話語才能吹進孩子的心裡,讓孩子感受到尊重、理解、包容與愛。
将三個孩子送到斯坦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她就是這樣。總會耐心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認真關注孩子的每一個需求。
有一次,她帶兩個兒子走路回家,大兒子一直吵着要媽媽抱。但那時,她手上還抱着玩累了的二兒子,實在沒有辦法抱兩個。
眼看着晚餐時間差不多要到了,兒子又纏着她一直要抱。
也許有些父母會斥責孩子:“你是哥哥,自己走一下。”或是:“媽媽抱着弟弟呢,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但陳美齡卻沒有訓斥孩子,而是對他說:“寶寶累了吧,媽媽也是呢。怎麼辦呀?我們在這兒稍微休息下好嗎?”
她拉着孩子在長椅上休息了一下,最後與孩子一起走回了家。
她說,與其訓斥孩子,讓孩子在路邊抽泣,或是讓他發脾氣到處跑,危險地沖出馬路。不如理解他的感受,休息一下,讓他知道媽媽懂我。
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說:“當孩子感到被理解時,他們的孤獨和傷痛就會減少。當孩子被理解時,他們對父母的愛也更深了。”
溫暖的理解和包容,讓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情緒是可以被接納的,自己是被尊重、被愛的。溫暖的溝通也幫助父母了解了孩子的需求,明白了孩子的感受。讓父母走進孩子的心中。
而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也會為他們做出很好的與别人相處的示範,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會同理自己、同理他人。
這樣父母才更容易,點燃孩子的動力,發掘他們的能量,讓他們變得内心豐盈、強大、自信而堅強。
這樣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心中才有滿溢的能量,學會愛自己也懂得愛别人。
好好說話,記住8個字
聽過一句話:“很多父母終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門外徘徊,他們沒有找到鑰匙,卻怪孩子難以溝通。”
任何事情都需要技巧,與孩子好好說話也是一樣。父母可以記住《非暴力溝通》的8個關鍵字。
1. 觀察:(Observing Without Evaluating)
與孩子溝通時,用心觀察,描述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觸碰到的事實。将事情具體化,不要帶任何評判和推測。
可以參考5W(who誰\where在哪裡?\when什麼時候?\what是什麼?\why為什麼?)的方向思考描述。
比如,媽媽看到兒子把杯子打碎了,可以說“我看到你把杯子掉到地上,摔碎了。”
用觀察式的語言向孩子描述自己看到的真實狀況,才會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産生負面情緒,而引發沖突,讓溝通順利進行。
2. 感受:(Identifying and Expressing Feelings)
允許自己和孩子表達感受。
比如,就拿剛才提到的孩子打碎杯子這件事,正确的做法是什麼呢?
首先,表達關心,确保安全。
可以問問孩子:“沒劃着手吧,還好嗎?”
接下來,安撫孩子的情緒,表達孩子的感受。
“杯子突然摔碎了,你吓了一跳吧。”說出孩子的感受。同時也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媽媽也吓了一跳。”
最後,當孩子情緒平穩了,再來教育孩子。
在溝通中,練習表達出感受,當我們表達對自己以及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也能讓孩子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形成自己處理情緒的積極、正向的系統,讓他們受益一生。
3. 需求:(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Our Feelings)
了解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清楚地表達彼此“想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
在《非暴力親子溝通》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樂樂一個月花掉了1000多元的零用錢,媽媽很生氣,但還是選擇了溫柔地與樂樂溝通。
媽媽詢問樂樂,願不願意與自己聊聊,為什麼這個月會花掉這麼多的零用錢?
樂樂便向媽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覺得,妹妹要什麼,就有什麼,媽媽陪妹妹上早教班也花了很多的錢,可是這一切,卻沒有自己的份。
她認為,媽媽願意為她花錢,讓她感覺自己是被關心的。她希望媽媽能像關心妹妹那樣關心她。
直到這時,媽媽才真正明白,樂樂渴望的不過是自己能同等地對待她和妹妹,需要的是自己的關心和陪伴。媽媽緊緊地抱住了樂樂,表達了對她需求的理解。
阿德勒的行為目的論,認為行為的背後都有着一定的目的和需求。
面對孩子不良的行為也是一樣,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才能找到有效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路徑。
4. 請求:(Requesting That Which Would Enrich Life)
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最後說出自己的請求,你希望孩子怎麼做?
比如,
“杯子摔碎了,你和媽媽一起拿掃把清理幹淨吧。”
“看到牆上有塗鴉,我不太喜歡,因為媽媽喜歡家裡幹淨整潔。你可以畫在紙上。”
不要隻告訴孩子不做什麼,而是清楚地告訴他做什麼?
最好是具體、可操作性的請求。将想要的回應講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孩子較為理想的回應。
兒童心理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也許父母在生活中有許多的焦慮,對孩子也有着各種期待,有時,不免會着急了些。
但我們需要記住的是,我們對孩子的愛,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用話語表達出來。隻有好好說話才更容易走進孩子心裡,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心理學教授賀嶺峰說:“父母的第一要務,是保持好的親子關系,這樣你對他的影響就在,如果親子關系斷裂,那你就不再對他擁有影響力。”
孩子從父母言語中獲得的尊重和安全感,也将讓他擁有與其他人相處的能力,更好地面對未來的風雨。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愛的語言中長大,在鼓勵中前行,在溫暖堅定的指引中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共勉之。
作者:恩伊娜。作者簡介:學習和成長是一生的訴求。希望用文字,與孩子一起終身學習、終身成長!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