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erpointResearch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機市場分析數據,整體出貨量較2020年同期下滑了11%,但排名前五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
蘋果iPhone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了13%,加之其2020年第四季度的市場份額就高達17.7%,這樣一合計就以21.7%的份額拿下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市場的第一名,榮耀、OPPO、vivo、小米分列2-5名,而蘋果抛離第二名的榮耀手機5個百分點,優勢不可謂不大。
從前年華為在芯片上被限制封鎖開始,國産手機就加碼押寶高端手機市場,圍繞影像、折疊屏等方面堆料十足,各種新技術新亮點層出不窮,隻為了高端市場這塊大蛋糕。然而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負責人餘承東去年曾說的,華為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基本都讓給了蘋果,中低端則主要給了國産手機品牌。
從字節跳動旗下巨量引擎近日公布的《巨量引擎2021第四季度手機換機報告》顯示,有34.5%的華為手機用戶換機時流向了蘋果,位居第一,其次華為、榮耀、vivo和OPPO,這數據與餘承東的觀點不謀而合。其中,OPPO、vivo、小米手機用戶換機時,選擇蘋果的基本也在20%左右,居流出占比的第二名。反觀,原有蘋果用戶換機時,有81.9%的用戶仍然選擇iPhone。
原有用戶換機時流失得少,從其他品牌流入的用戶多,這就是蘋果iPhone能在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領先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功能手機時代,諾基亞1100、5230是一代經典街機,前者更是以累計2.5億台的銷量創造了手機行業銷量之最。以往諾基亞手機以皮實耐用(操)、便宜實惠赢得了市場的肯定和街機之名,而在國内官方指導價普遍5000元起步,動辄突破萬元售價的蘋果iPhone為何銷量卻能如此出色呢?
蘋果定價策略調整,電商平台瘋狂補貼
蘋果iPhone13系列上幾個主要的改變是升級為能效更好的A15芯片、Pro版加入動态高刷新率屏幕、将祖傳的劉海縮小并終于淘汰了老掉牙的64GB起步版本,全線128GB版本起。盡管不能說消費者想要的都給足了,但iPhone13系列的升級也顯示出蘋果CEO庫克對于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反饋的重視。
相對于配置上的升級,蘋果iPhone13系列四款機型的起步價分别為5199元、5999元、7999元以及8999元,相較于上一代iPhone12系列的首發起步價5499元、6299元、8499元以及9299元,加量反降價,蘋果這操作可謂“殺人誅心”。
而且蘋果在中國市場還有着各種神隊友助攻,京東自營贈送首發購買iPhone13系列用戶一年AppleCare 服務(蘋果官方價值1198元起),享有更換電池和意外維修服務。而拼多多在iPhone13系列首發期間也有領券直降500元的優惠。
哪怕過了新品首發期或者雙11等大促節點,淘寶、京東、拼多多平台自營或者第三方商家也仍給予了iPhone13系列和其他iPhone上各種花樣優惠補貼,生怕打動不了消費者“買買買”的心。
蘋果公司2022年第一财季(2021年第四季度)淨營收為1239.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創有史以來的新高。其中,大中華區營收為257.83億美元,同比增長21%。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了蘋果營收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蘋果不得不加強重視。
客觀說,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沒有喬布斯時代的強勢,但庫克管理下的蘋果更懂得聆聽消費者的聲音,産品上也在尺寸、功能上做更多元化的差異化,以赢得消費者的喜愛和更大的市場份額。
受制于供應鍊,國産手機表現稍顯掙紮
事實上,除了原來的華為手機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上遊芯片供應商來研發生産手機外,其他國産手機品牌基本還得跟随芯片供應商的節奏來研發、生産和叠代更新自己的終端手機産品,難聽點說就是仍然得看上遊芯片供應商的臉色。
當高通或者聯發科發布新的芯片後,國産手機廠商往往是紮堆跟進新品,功能、發布時間上都難免出現雷同重疊,不利于産品的推廣和銷售。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制程工藝和架構的問題,去年高端手機上普遍采用的骁龍888芯片在發熱、功耗方面的話題不斷,導緻一部分消費者在購買前再三猶豫,國産手機去年想在高端市場崛起的難度再加了一級。
前年推出的iPhone12系列作為蘋果第一代支持5G網絡的手機産品,在功耗續航上的優化并不理想,加上高昂的售價,讓不少消費者把目光放在安卓手機上。隻是國産手機自身的功耗續航表現,同樣并未能讓其在高端市場占到半點便宜。
反倒,去年9月推出的iPhone13系列升級采用了全新的A15系列芯片以及全新的5G網絡機制,修複了發熱功耗的“Bug”,補全産品之前的短闆,并在去年第四季度迎來了銷量的全面爆發。
國産手機在高端市場支撐力仍需加強
盡管iPhone在不少國産手機發布會上的對比中基本沒怎麼赢過,但在真實的市場銷量中,又有多少國産手機産品或者品牌能赢過蘋果呢?
廠商可以根據自身産品的競争力、市場策略和品牌需要來制定終端手機的價格,想定個5000、6000甚至7000 的價格并非難事,但關鍵是消費者是否願意埋單。
去年雙11期間,據京東公布的5000-10000元高端機銷量排行榜中,蘋果iPhone不僅占了前3名,前10名裡還占了6個席位,然後是華為的兩席,小米和榮耀各占一席。蘋果在高端市場,YYDS。
華為在封鎖限制前還能與蘋果iPhone有一戰之力,其關鍵是源于技術的品牌實力。就拿其中最明顯的芯片技術來說,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前身于1991年成立,早期以網絡技術和産品為主,後來在2009年推出手機的K3V1處理器芯片,并在2012年推出的K3V2,用在自家的旗艦華為D2、P2手機上。從技術層面來說,華為在K3V1和K3V2上巨大的投入,沒有如願換來理想的性能表現,整體要明顯落後同期高通和德州儀器的芯片産品。
華為在手機芯片上作為後來者,與其說是投入,不如直接說是“燒錢”,看着研發上的無底洞,換作其他大多數企業可能都會選擇放棄。不過正如我們所知的,華為一直堅持到推出大家熟悉的麒麟系列芯片,用了10多年的時間才逐步接近,并在網絡、功耗等方面實現了對高通等國際大廠的超越。
所謂的産品力、品牌力并非單單依靠發布會漂亮的PPT,或者流量代言人所能帶來的,那都隻是錦上添花。如vivo的自研影像芯片V1、小米的充電芯片澎湃P1、OPPO的影像NPU芯片馬裡亞納X等都是國産手機廠商在芯片自研路上跨出的重要一步。技術研發從來都沒有一蹴而就,國産手機廠商在技術自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其技術之路還長着呢!
蘋果強勢之下,其他廠商機會有何機會?
面對如此強勢的蘋果iPhone,國産手機廠商在高端市場難道就沒有勝算了?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無法改變蘋果iPhone産品及其市場策略,不過國産手機廠商可以從自身開始做改變。
首先,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技術研發上同理。沒有自己差異化的技術支撐,就難以更好地做出産品體驗上的優勢。
其次,不要為了高端而定高價,要客觀均衡産品的競争力。廠商有定價的權力,消費者有商品的選擇權。
最後,尊重消費者。不要讓消費者為廠商不成熟的技術和産品而埋單,如屏下攝像頭、折疊屏、系統等,否則最終隻會消費品牌自身的價值。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形象、市場定位亦然,希望國産手機廠商們共勉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