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原創劇從科技點切入倫理情感,再次給人帶來不同凡響的震撼。
《天鵝挽歌》(Swan Song)堪稱新年以來,科幻類型片的驚喜之作。
由出演《綠皮書》的奧斯卡最佳男配馬赫沙拉·阿裡主演,本傑明·克利裡自編自導,無論是表演還是叙事都堪稱小成本科幻片的典範。
沒有虛頭巴腦的視覺器官,妨礙叙事的情緒宣洩,隻有暗流深藏的人情冷暖,以及超越倫理世俗的主題探尋。
傳說天鵝一生隻“挽歌”一次,就是在它臨死之前。常常用來比喻絕美片刻,好比櫻花飄落一刻,死亡刹那,凄美之時。
故事發生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自動駕駛,神經網絡,無屏觸摸,蘋果原創劇依然用化繁為簡的靈性視覺來凸顯科幻氣質。
人類享受着科技的便利,但依然無法戰勝病魔的困擾。
男主角Cameron原本事業有成,妻兒相伴,人生赢家。但一次突發心髒病宣告了他人生的終結。也許下一次病症發作時,死神就會毫不留情地帶他離開。在陽壽将近時,他必須處理好自己的“後事”,如何給妻兒交代,如果做好告别。
克隆技術給了他一個全新的選擇。
神秘公司複制了他的肉身,精确到每一個細胞,踢出了疾病,讓他的肉體可以繼續存活下去。
公司會将他的記憶、性格,甚至潛意識都複制到克隆人腦中,他死後,克隆人可以“完美”替代他,一方面讓Cameron延續生命,一方面避免其家人承受離别之痛。
随着記憶的複制,Cameron與觀衆一起經受着倫理和情感的炙烤。
是否告知親人實情?如何處理我與克隆體的主客體關系?記憶與愛情、親情究竟是自私的欲望還是成就他人的付出?
《天鵝挽歌》充滿了科幻元素,但歸根結底還是讨論的人類情感與世俗關系。
Cameron想要克隆體延續自己的生命。他死去後,克隆體完美繼承了他的肉體和精神,基本上等于延續了“自我”。而克隆體也會被消除部分記憶,以為自己就是“唯一”的Cameron。
可當Cameron與克隆體交流,以便測試其穩定性時,Cameron又感到焦慮和嫉妒。特别是克隆體回到自己的家裡,和妻兒交流,開始真實“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時,他感受到主體地位的喪失,而死神靠近又令他灰心喪氣。多重壓力,讓他擔憂無比。
他内心矛盾,克隆體是否能完美替代自己,讓妻兒不發覺異樣。可如果克隆體太完美了,那現在一息尚存的他又是多餘的存在。
《天鵝挽歌》在人的主客體身份上做足了矛盾,将人類的存在主義焦慮渲染到了極緻。
大多數情況下,存在主義焦慮來自人類的貪戀。
Cameron的擔憂來自自我意願的無法實現。他想要活下去,想要挽救自己的婚姻,不想自己的孩子們經曆和他一樣的“孤兒”童年。
他太想要那個“位置”,所以在看到克隆人占據那個位置時,而感到擔憂,哪怕克隆人其實比他做得更好。無論是丈夫還是父親角色,克隆人都比之前的Cameron更加稱職,但一己私欲還是讓Cameron很難接受克隆體對他主體位置的“鸠占鵲巢”。
《天鵝挽歌》讨論了愛的真谛,愛是自私的,還是無私的?你是更愛自己,還是更愛對方?
直到片尾,Cameron才真正接受自己的命運,科技的發達其實給他提供了“死即是生”的機會。這是人類理性的一面,但感性方面,他需要克服嫉妒、恐懼與貪欲,這是超越倫理的“超我”部分,大部分人無法擺脫精神和文化的局限性,完全理想地看待生死與親源關系。
Cameron擔憂地不是克隆人是否像自己,而是當他發現妻子完全看不出真假時,他才意識到,問題不在“真實性”,而是他能否接受有人跟你共享妻子和兒子的愛。這才是整個計劃中,最殘忍、最冷酷、最需要理性的部分,你必須親自選擇被自己的家人遺忘。
所以,在計劃中,往往有上一位“自願者”與新來的人分享交流,他們讨論如何被意外,接受即将到來的死亡,承受生命最後時刻的孤獨。
片尾有着力道驚人的收尾。
克隆人要求妻子看着他的眼睛說愛他,視覺系統的另一頭,Cameron注視着一切。Cameron知道自己會被遺忘,但也永遠不會被遺忘。
愛穿越了肉體和靈魂,生與死,哪怕人類的科技再發達,作為人類情感與靈性的核心,卻永遠不會改變。
《天鵝挽歌》為克隆人題材建立了全新的主題範圍,科技的盡頭并非完全理性,人類感性的一面,是其生而為人的根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