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食物的興盛與時代環境有關;但它是否能一直流傳下來,靠的便是人們對它的感情
牛雜
牛雜,又稱“牛雜碎”,是牛内髒的統稱
發源于老西關地區的一道傳統美食
據說,上古一位大王在先農壇親耕祭祀農神時,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當地百牛雜姓饑謹,立即下令屠宰親耕的牛,将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葉、牛腸等放入鍋中
百姓食後醇正鮮美,味道甚好,至此流傳下來。
在南甯長大的80後、90後,對牛雜有特殊情感的大有人在,在那個物資不算豐富的年代,5毛錢一串的牛雜算得上是性價比最高的“零食”了
肥同是在琅東上的小學,印象最深刻的美食就是五點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定會經過一家牛雜店,拿個碗,挑上愛吃的牛雜,一gou蘿蔔,老闆接過利落地拔串、剪蘿蔔,淋上香油醬汁。一年四季除了寒暑假,不論刮風下雨小推車總是被人包圍着
那時吃不出什麼叫好滋味,隻知道能飽能吃肉還不貴,醬汁足足地十分酸爽開胃,吃完料了再讓老闆加點湯,完美
過去,牛雜是不值錢的邊角碎料,隻要勤快,一輛小推車就是一個牛雜攤,于是大街小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一家又一家的牛雜店;而在講究高效便捷的現在,牛雜進貨價格越來越貴,加之清理污穢的内髒太費功夫,很多人已經不願意花費時間精力去煮一碗美味牛雜了
牛雜不同于老友粉或粉餃之類的美食,牛雜好不好吃,并沒有衆口一詞的說法,有人喜歡牛雜軟糯帶勁,有人喜歡牛雜入口即化。但如果一定要說那些能被大多數人認可的牛雜店,大多都是老舊逼仄的小店
✪清香園牛雜✪
狹長窄小的店,甜品牛雜都有,但現在天冷不做甜品了。高壓鍋壓過的牛雜變得軟綿,配上醬汁别有一番風味~常來的食客都稱呼老闆為“姐”,聽起來十分親切。現在店裡也能微信支付了,很方便
地址:古城路18号
✪蘭婷(姐)牛雜✪
大概算是最貴的牛雜店了吧,20 的人均照舊每天人多多的。QQ彈彈的牛肺 濃濃酸辣醬,酸爽開胃!店裡最受好評的就是口感脆脆的牛舌哦,深受大家喜愛,每天都供不應求
地址:南國街與南環路交彙路口處附近
✪孔記牛雜✪
跟肥同年紀一樣大的牛雜店。肥同親測,遇上漂亮小姐姐的幾率不要太高!修路封路依舊擋不住吃貨的腳步,環境其實蠻簡陋的,不過老闆人很nice。牛雜軟軟的,蔬菜種類,甚至還能吃到冬瓜韭菜
地址:星湖路南一裡小巷
✪麻村一街無名牛雜✪
他家的醬料很辣!很辣!很辣!肥同作死地加了一滿勺酸辣,結果辣到叫老闆娘加湯水才能吃完
牛筋丸好吃,蘿蔔煮的夠軟入口即化,牛雜熬的非常夠味。每到放學時間這裡就擠滿了學生仔
地址:麻村一街一排小鋪裡
✪口水牛牛雜✪
牛雜比較中規中矩,但湯十分贊,清甜,鮮香,整碗牛雜有了這湯的加持讓人欲罷不能。湯底每隔四五鐘就會換新鮮筒骨繼續熬~
地址:東葛思賢路口斜上坡
✪鮮味牛雜✪
每次走過都能聞到一股香味,聞着這味都覺得有點餓了,湯比較清甜,最重要的是牛雜,口感脆脆的,肥同最愛了
地址:新陽龍騰路口往龍騰路方向500米左右
✪覃叔牛雜✪
(圖片來源見水印)
幾乎老南甯都來吃過這家牛雜!牛雜的本味最大限度得到保留,有些牛雜會比較難嚼,喜歡咬咬咬的友仔友女可以來試試。醬汁口味比較重,能吃出黃皮醬的味道
(圖片來源見水印)
地址:興甯區壯志路9号邕江禦景L1商鋪
✪邊陽街無名牛雜✪
@口臉不對心 :開了應該有十年了 , 味好料足 ,價格也公道 ! 街坊四鄰都知道這家牛雜, 從一毛一串賣到了現在的一塊錢一串,食客始終絡繹不絕
地址:邊陽街二十五中斜斜對面
✪五裡亭無名牛雜✪
@大寫的偏執狂:幾歲的時候吃到現在,以前是流動攤,現在固定檔口.穿廚師服戴帽子的老闆娘人很好!豆芽2塊一份得超多,賣得最好的就是肺和牛腸,蘿蔔煮得正好,很入味~湯很香,用骨頭熬的,他們自己家裡人也喝,還有人專門開個把鐘車來吃呢
地址:大學路五裡亭農貿市場門口
✪都來順牛雜✪
@睿睿睿頭:原來在華衡小學對面的電單車店裡,有牛雜還有炖盅,有段時間不見開門了。這次意外發現在旁邊巷子看到這家牛雜,如今隻有牛雜賣了,特别愛伊面,腐竹!湯鮮哦~加煮蘿蔔的湯,很棒!
PS:店主從小在南鐵長大的哦!
地址:地鐵白蒼嶺站C口步行460m左右
和平門口很好吃的那家現在好像也不做了
水塔腳那家冰花牛雜也變成了回憶
官塘的那家不懂是不是還在
桂登商場的那家也不知道搬去了哪...
世界太快,願每個人都被美食溫柔相待
也願制作這美味的人被這時代溫柔相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