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7月4日電 題:古都老街重生記——南京老城南的小康願景
新華社記者蔣芳、楊丁淼
與小西湖片區一街之隔的老門東已改造一新(7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江南進入梅雨時節。走進南京老城南小西湖片區,老屋清水磚牆、條石台階,一戶人家的竈台就設在進門過道處,向外望,一位老大娘拎着馬桶從門口走過……門裡門外,氤氲着這座古城的“煙火氣”。
景色别緻,卻是居民生活不便的寫照。2017年開始,兼顧古城改造與保護的小西湖棚改工程啟動,小規模、漸進式開展“微更新”,居民向往的小康生活正在變為現實。
在南京小西湖片區,幾名建築工人在老宅裡施工(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小西湖片區是南京22個曆史風貌區之一,該片區串接夫子廟與門東曆史街區,片區内保留了傳統建築空間格局,街巷寬窄不定、蜿蜒曲折。
70歲的陳鴻榮在堆草巷31号生活了一輩子。院子看着還算寬敞,但三戶人家一分,人均居住面積就隻有10平方米左右。過道兩側搭個台子就是廚房,幾家背對背做飯。糊在牆上的報紙已被熏得發黑,竈台上方的電線亂成一團。
“前幾年片區内有房子失火,消防車堵在路口進不來。”陳鴻榮說。年久失修、布局混亂、居住擁擠,是居民們面對的共性問題。
在南京小西湖片區,幾名建築工人在工地施工(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一街之隔的“老門東”是熱門景點,白天遊客摩肩接踵,夜間華燈綻放。但對陳鴻榮這樣的老街坊來說,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
南京市秦淮區政府委托南京曆史城區保護建設集團負責南京老城改造具體工程實施。曆保集團董事長範甯坦承,“老門東”雖然保留文保、曆史建築和古樹古井,也留下了街巷,但采取的還是先搬遷後改造的方式,造成大量原居民未能回遷。“到了做小西湖片區規劃時,我們尤其注重留下生活的‘煙火氣’以及原居民的活态傳承。”
新在南京小西湖片區,一名建築工人在運送建材(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據了解,小西湖片區改造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更新思路”,讓居民自主選擇遷與留:遷出的釋放了空間,為改善基礎設施和植入新業态創造條件;留下的自住或租賃,或在片區内整體平移安置。
現在,陳鴻榮家的院子成了“共生院落”——老屋一分為二,一半用于設計規劃師的工作室,一半作為生活用房。改造後老陳将擁有獨立廚房和衛生間,告别如廁洗澡不便、液化鋼瓶燒飯的生活。
“等改造完成了,我要在過道裡放些椅子和茶具,給往來的遊客歇歇腳、喝喝茶。”陳鴻榮向記者描繪他的計劃。
在南京小西湖片區,一位居民走過改造一新的建築(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據統計,小西湖片區810戶居民,50多個院落,沒有遷走的居民占一半左右。一邊要徹底改造基礎設施,一邊要盡可能不影響居民生活,把這兩件事都做好靠的是“繡花功夫”。
記者在現場采訪時看到,各類工程機械都是适用于窄街小巷的迷你版,燃氣、雨污分流、光纖電纜等管網也都鋪設到了專門設計的微型管廊之中。施工人員白天開工,到了上下班高峰迅速打掃“戰場”,盡量保障居民們出入不受影響。
在南京小西湖片區,一名居民走過一棟改造成咖啡屋的居民老宅(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馬道街29号被改造成一座臨街咖啡屋,整體風格保持曆史感又兼具時尚氣息,還沒開業就有人前來“打卡”。
将這棟兩層小樓租賃給曆保集團的是屋主李彩風。家族四代人在這裡生活成長,95歲的老人對老屋充滿了感情。她告訴記者,一開始她在附近租房當起了“監工”。當看到房屋結構沒有變,外牆青磚也得以保留,家裡一件150年的老家具修複後也搬到了咖啡屋中展示,很多細節到位,她才放心下來。
堆草巷居民劉光紀(左)與老伴在“共享院落”裡整理花木(7月1日攝)。他們把自家接近100平方米的後院對外開放,成為公共開放空間。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韓冬青介紹,棚戶區改造要兼顧傳統風貌區保護,因此采取小規模、漸進式的更新,注重日常生活氣息的保留,也要打造生活公共服務、市政配套功能完備的新型社區。
到今年年底,小西湖片區改造将初見成效。到那時,走進蜿蜒的街巷,傳統江南民居、社區博物館、大師工作室、24小時書屋或許就在下一個轉角……老城南的故事将在這裡延續,居民的小康願景也将照進現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