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寶迷的心中,“寶石”都是非常堅硬的,非常耐久,不怕摔,不怕磕。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即便是“一顆恒久遠”的鑽石,也有可能被磕壞哦。那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金剛石不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麼?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寶石硬度的概念。相信寶石愛好者都會聽過“摩氏硬度”,這是由德國礦物學家Friedrich Mohs于1812年提出的一種利用礦物的相對刻劃硬度劃分礦物硬度的标準。
10種常見礦物的硬度按照從大到小的等級
等級分的這麼細,那這10個等級之間相差應該大不到哪裡去吧?
NO! NO! NO!
硬度為10的鑽石與硬度為9的剛玉,雖說隻差一級,鑽石卻是剛玉的140倍硬!
在寶石界的“硬度”,可不是那種“軟硬”的概念,而是指寶石耐外界刮、劃、磨的能力,通俗一點說就是“耐磨性”。這種耐磨性決定了寶石的耐久性,硬度越高的寶石,越不容易在日常佩戴中受損。
既然寶石都有各自的硬度,那麼不同硬度的寶石是萬萬不可相互接觸的,彼此之間的摩擦很容易導緻劃傷。正常來說,硬度高的寶石會磨傷硬度較低的寶石,相反則不可能。
那麼既然已經那麼硬,為什麼鑽石還有可能被磕壞呢?那就是韌性和脆性的原因了。韌性指的是寶石對外界壓力和破碎力的抵抗能力。韌性大的特點是不易破碎,反之就是容易破碎也就是常說的脆性大。如果磕碰的角度正好是寶石薄的部位,那麼是很有可能磕破的。
可能你會問,那硬度一樣的寶石就可以相處接觸了呗?
實則不然!
即使是硬度相同的同種寶石,彼此之間也會相互磨損,雖然程度要低一些,但還是會給寶石們帶來傷害。
還有些人說硬度在“7”以上的寶石,才是比較适合每天的日常佩戴的。
那麼為什麼是“7”?因為他們認為,空氣中灰塵的硬度是7,為了避免生活中最常見的灰塵日久天長對寶石造成細微的磨損,寶石的硬度至少得在7以上。
這種說法一定程度上有其根據,但并不意味着硬度7就是選擇寶石的紅線,很多硬度不到7的寶石,也因為其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依然受到大家的喜愛和追捧。比如你們愛的坦桑石(硬度6.5-7),綠松石(硬度5-6),青金石(硬度5-6)。
除此以外,這裡再和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寶石硬度、韌性和脆性。
鑽石:硬度10,韌性中等,脆性中等,要避免猛烈碰撞。
紅、藍寶石:硬度9 ,韌性不大,脆性中等。一般不容易被損壞,需要避免猛烈磕碰。
祖母綠:硬度7.5-8,韌性小,脆性大。避免一切有可能的磕碰、擠壓,浸油祖母綠則避免高溫。磕碰後容易受到損壞。
金綠寶石:硬度8.5、韌性較大、脆性小。相較其他寶石更易保養,注意按月定期清洗等最佳。
和田玉:硬度6-6.5,韌性大,不容易刮花,也不容易摔壞。
翡翠:硬度7,韌性中,脆性中,需要避免猛烈撞擊。
碧玺:硬度7-7.5、韌性小、脆性大。避免一切有可能的磕碰、擠壓,切勿與别的寶石磨擦、刻劃。
歐泊:硬度5-6、韌性小、脆性大。避免一切有可能的磕碰、擠壓,由于歐泊多以素面示人,也要避免刻劃、以防表面出現痕迹。
水晶:硬度7、韌性中等、脆性中等。強壓刻劃要盡量避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有色水晶要避免高溫會導緻的褪色。
珍珠:作為有機寶石,雖然韌性不錯,但表面就比較軟,所以一切摩擦都要盡量避免,有高溫和酸性物質也需要避免。
以上就是一些建議,
希望你能愛護好自己的珠寶,
盡量不要讓它磕磕碰碰受到傷害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