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後,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天一冷,就得吃點熱乎的食物。除了熱粥熱湯之外,這時候來點炖菜是再好不過的了。千萬不要一提到炖菜就想到東北大炖菜,也不要糾結正不正宗。食無定味,适口者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北方人喜歡炖菜,很随意,有啥放啥,食材豐富,營養美味,吃的也很舒服。
天冷吃炖菜,省事又舒坦!我就特别愛吃炖菜。除了愛吃炖菜,我還尤其享受那個炖菜的過程。寒風的大冬天兒,貓在家裡熱乎乎的炖一鍋,看着徐徐的熱氣兒,聞着滿滿的香味兒,尤其在晚上,窗外黑漆馬虎天寒地凍的,屋裡亮亮堂堂暖暖和和的,玻璃上挂着模糊不清的哈氣,這才是冬天在家做飯該有的溫馨感。
我家一直都有飯前喝湯的習慣。半個月前,我就跟我家大廚(我家掌勺的)商量着“天冷了,就沒有必要湯是湯菜是菜了,就做成炖菜吧,簡單省時,吃着還暖和”。冬天啊,就得屯點兒膘兒留着禦寒。所以,這炖菜必須要有肉!最近這豬肉是不敢吃了,那就換成魚肉吧。我家大廚的酸菜魚就最得我的歡心。小區附近的菜市場有一家專賣豆制品的攤位,招牌上寫着“陝南香豆腐”,他家的豆腐軟硬适中(沒有老豆腐和嫩豆腐的區分),豆香味濃郁,我特别喜歡。我一次就要買四五斤,一部分現吃,一部分凍在冰箱裡,做成凍豆腐。每次做酸菜魚剩下的魚頭,都會配點豆腐,做成魚頭豆腐湯。湯汁白濃似鮮奶,豆腐滑嫩,魚肉肥糯,香氣四溢,吃起來不油不膩,四季皆宜。
最近天是越發的冷了,我就讓大廚去買條魚回來炖湯。因為要做魚頭湯,就讓買個魚頭大一點的,讓看看有沒有胖頭魚賣。胖頭魚也叫鳙魚,花鲢、包頭魚,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大廚去了市場一問,還真有。于是,一鍋美味的的胖頭魚炖豆腐中午就上了我家的餐桌。鮮香味醇,亦湯亦菜。一鍋上桌,熱氣騰騰,讓人暖意頓生。豆腐嫩滑鮮美,魚頭爽滑彈牙,就連奶白滾燙的湯,更是鮮的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食材:胖頭魚1條、香豆腐1塊、泡椒适量、凍豆腐1塊、蔥、姜、胡椒粉适量、香菜少許
做法:
1、胖頭魚去磷清洗幹淨後,切成三段。一般做胖頭魚炖豆腐,用魚頭就可以了,魚頭最精華的部分是魚頭下方三指寬以上的部分,所以我們隻要這部分熬制魚頭湯。魚身肉可以用來紅燒,魚尾巴就順便一起炖了。
2、魚頭順着魚身體方向劈成兩瓣。在處理魚頭時就要注意把魚頭劈開,這樣方便炖的時候入味兒。去掉魚頭裡的黑膜,一定要把魚腹内部兩面的黑膜清洗幹淨,這是魚最腥最髒的部分,食用對人體有害。胖頭魚腹部肥厚,所以要切幾道口子,利于入味受熱。
3、魚頭和魚尾清洗幹淨,特别是魚頭,盡量多清洗幾遍,把魚頭中殘留的血水洗淨。用廚房用紙擦幹水分,避免煎制的時候油濺出來。
4、豆腐切塊,新鮮豆腐和凍豆腐皆可,個人感覺蜂窩狀的凍豆腐更入味,新鮮的豆腐經過炖制之後更加柔軟滑嫩。做湯的時候我經常是兩種都放一點。鮮豆腐易碎,所以提前焯一下水。清水燒開後關火下豆腐汆水,加點鹽,把豆腐煮2分鐘,撈出控水備用,汆過水的豆腐口感更加柔和清爽。
5、炒鍋燒熱,用生姜擦鍋,目的是保持魚皮的完整性;放入一勺豬油,豬油煎過的魚頭煮湯味道香厚湯色易白。油融化後放入魚頭、魚尾,小火煎至兩面焦黃,撈出備用。煎魚頭時一定要等煎成金黃色時,才能翻轉另一面,不然易破皮。
5、放入蔥、姜末,泡椒末,煸炒出香味,放入煎好的魚頭和魚尾,翻炒幾下,添入适量清水或高湯,最好沒過魚肉,同時放入擠壓出水分的凍豆腐以及焯過水的豆腐塊,蓋好鍋蓋,大火燒開,然後改用文火,使鍋中的湯(這時候水就稱為湯了)始終保持沸騰狀态,維持15分鐘左右。
6、炖制過程中不要用力翻動,盡量保持魚頭的完整。可用普通的鍋鏟子不斷地在魚頭下面撮動,防止黏鍋。在炖制中,還應該用勺子不斷地往露在湯汁外面的魚體上澆湯汁,多反複幾次。當湯汁炖成乳白色(一定是乳白色的)的時候,說明魚頭已經炖好了。
7、出鍋前放入鹽、胡椒面,再點綴一些香菜末,這道美味的胖頭魚炖豆腐就做好了,照這樣咕嘟一大鍋,開吃吧~
小貼士:
1、炖熟後的湯汁可多可少,這個要依據個人的喜好來确定。一般說來,湯汁适當多些好,以保證魚肉滑嫩,入口即化。特别是有老人、孩子食用的時候。
2、炖制成功與否的重要标志是,看湯汁是不是乳白色的。乳白色越重、湯汁有粘稠感說明炖的到位。不要放任何口味的醬油(老抽),因醬油影響湯汁的顔色。
3、别看湯中加入了泡椒,實際上因為量不是很大,不僅有味道還不辣口,還能提香增色。稍稍有點兒辣椒,反而開胃。魚湯拌飯吃味道很特别,很下飯的。
4、千滾豆腐萬炖魚,胖頭魚炖的時間一定要長,開鍋之後小火可以多炖一會兒,時間越長越入味,就越好吃。炖制過程中千萬不能往鍋内續水。這是炖制魚類(或炖魚湯)菜肴的大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