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孩子發燒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發燒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21 22:16:14

孩子發燒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是什麼?發熱是孩子最常見的健康問題,又有著名傳言“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導緻很多家長患上了“發熱恐懼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孩子發燒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是什麼?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發燒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是什麼(孩子發燒可能是好事)1

孩子發燒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是什麼

發熱是孩子最常見的健康問題,又有著名傳言“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導緻很多家長患上了“發熱恐懼症”。

所以孩子一發熱,退熱藥、冰敷、洗溫水澡數招齊發,中西結合無所不用。

在恐懼的支配下,很可能作出不理性的選擇,讓孩子吃了不該吃的藥,冒不必要的毒副作用的風險,真是追悔莫及。

所以,化解“發熱恐懼症”的第一步,就是了解關于發熱的12個認知和操作誤區。

01發熱的12個誤區

1、發熱是一種病

發熱是指孩子體溫(肛溫)高于38℃,或腋溫 ≥ 37.5℃ 。

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一個症狀,最常見的是感染性疾病。

2、可根據體溫來判定病情

體溫的變化規律對疾病的診斷有一定參考意義,但相對于體溫,孩子的精神狀态在病情的判斷中更有意義。

3、發熱要趕快退熱

發熱是人體應對感染的一種防禦機制,對病情恢複是有好處的。

對總體健康的孩子來說,在引起孩子明顯不舒服之前(一般認為肛溫39℃,口溫38.5℃)不需要降溫。

4、發熱會燒壞腦子

人體的體溫受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發熱時體溫很少超過41℃,所以發熱不會燒壞腦子。

發熱後影響到大腦,罪魁禍首可能是腦膜炎,而不是發熱。

5、發熱不用藥不會退熱

兒童疾病以呼吸道、腸道病毒感染多見,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程過了體溫就會恢複正常。

但大部分能自愈≠不需要用藥。

在燒得很難受時,退熱藥能改善孩子的舒适度。

有嚴重細菌感染時,遵醫囑使用抗生素能提高孩子的存活率。

6、孩子發燒到39℃(肛溫),才能吃退燒藥

主要根據孩子的精神狀态和舒适度合理用藥。

如果孩子沒有不适表現,即使肛溫超過了 39℃ 也可不使用退熱藥;

如果孩子精神狀态不好,舒适度不佳,即便肛溫未達到 39℃,也可以使用退熱藥。

7、吃了退熱藥體溫應該馬上降至正常

退熱藥起效一般需要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起效後體溫一般可以下降1~1.5℃,但不一定降到正常。

吃退熱藥的目的不是讓體溫正常,而是減輕發熱給孩子帶來的不适。

8、退熱藥可以預防熱性驚厥

孩子發熱是否驚厥和用不用退熱藥沒有關系,而和孩子本身的體質有關系。

目前的研究都證實退熱藥不能預防熱性驚厥。

9、孩子發熱睡着了也要叫醒喂退熱藥

不需要弄醒了孩子喂藥,睡着了總比醒着舒服。

10、發熱了輸液退熱快

輸液主要用于嚴重細菌感染、不能進食、中重度脫水等情況,而非專門針對退熱。

需要退熱時,首選口服退熱藥。

11、退燒針、藥物灌腸退燒快

安乃近、退燒針、藥物灌腸、尼美舒利口服制劑等,都不适用于孩子。

12、孩子發熱首選物理降溫

根據最新的發熱指南,物理降溫法對于幫助孩子退熱的意義不大。

圖源:《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幹問題循證指南(标準版)》

不推薦給孩子使用溫水擦浴退熱,更不推薦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熱。

02孩子發燒的三段式護理

發燒通常要經過3個階段:

體溫上升期——高熱期——退熱期。

這3個階段如果護理得當,可以大大緩解孩子的不适,幫助孩子盡快恢複血條。

1、體溫上升期

孩子的表現:

皮膚蒼白。

有畏寒或發冷表現。

寒戰。

雞皮疙瘩。

出現幹燥、無汗、四肢冷等表現。

體溫上升期的護理方案

适度保暖。

多喝溫水。

觀測體溫。

高燒時服用退燒藥。

2、高熱期

高熱期是指體溫上升達到高峰之後保持的一段時間,也稱為高溫持續期。

孩子的表現:

體溫居高。

皮膚潮紅而灼熱。

呼吸和心率加快加強。

皮膚有汗。

出現口渴、全身疼痛的表現。

高熱期的護理方案

讓孩子保證充分的休息。

多喝水。

食用流質食物。

适度減少衣物。

高熱期的科學降溫

【3個月以内的孩子】

3個月以内的孩子,隻要體溫高于38℃,就應該去醫院。

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尤其是新生兒期間(0~28天),10%以上的發熱是嚴重感染所緻,比如菌血症、腦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又很不完善,容易導緻嚴重後果。

【3個月以上的孩子】

3個月以上的孩子,如果在家觀察,判斷孩子精神狀态很重要,如果精神狀态不好也要去醫院。

【何時用藥】

當孩子覺得很不舒服的時候,可以用藥。

但每個孩子對發熱的耐受能力不一樣,所以用藥的時機也可以不一樣。

圖源:《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幹問題循證指南(标準版)》

中國最新指南的意見是肛溫大于39℃(口溫38.5℃)就可以用,或者發熱讓孩子明顯不舒服時也可以用。

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還是中國的發熱指南,都認為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是對兒童相對更安全的退熱藥。

中國以前的指南認為對超高熱的孩子,可以交替使用這兩種藥。

圖源:《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幹問題循證指南(标準版)》

但2016年最新的指南已經明确不推薦聯合或者交替使用這兩種退熱藥了

因為這樣會增加用錯藥或過量的風險,所以建議隻選用一種。

3、退熱期

退熱期即體溫下降期。

進入體溫下降期,說明孩子發燒的病因得到了有效控制,體溫逐漸恢複到正常水平。

孩子的表現

24小時觀察體溫平穩,未出現體溫升高的表現。

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

皮膚明顯潮濕。

退熱期的護理方案

盡管孩子進入體溫下降期是疾病的恢複期,但退燒并不等于完全康複。

孩子的體溫下降時,由于大量出汗,會喪失大量的體液,要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

及時更衣,避免穿濕衣着涼。

科學飲食,給孩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不要強迫孩子進食。

不要過度逗孩子玩耍,也不要讓孩子做劇烈的活動。

育學園提示

雖然孩子發熱讓我們很揪心,但它是免疫系統起作用的表現。

孩子的免疫系統,正是在和病菌接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起來的。

等孩子們大了,發熱的頻次就會越來越少了。

所以你的“發熱恐懼症”有沒有被治愈一點呢?

希望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都能越來越從容!

參考文獻:

1、羅雙紅, 舒敏, 溫楊, 等.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幹問題循證指南(标準版)[J].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2016, 11(2): 81-96.

2、裴洪崗.在孩子下次生病前.[M].2016

3、《父母必讀》養育系列專題:孩子發燒的3段式護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