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川山清水秀的小山村

四川山清水秀的小山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8 12:13:48

四川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用新觀念“賦能”鄉村,和老村民攜手推進鄉村振興,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四川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四川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四川有個鐵牛村)1

四川山清水秀的小山村

用新觀念“賦能”鄉村,和老村民攜手推進鄉村振興

四川有個鐵牛村,“新村民”多來自北上廣深

曾幾何時,大量農民以在城市紮根為奮鬥目标,而如今,随着鄉村逐漸富裕,農村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城裡人前往。四川省蒲江縣西來鎮鐵牛村,聚集了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50餘名“新村民”,其中不乏從未在農村生活過的地道“城裡人”,另外還有300餘名候鳥型“新村民”不定期在這裡居住。

這些“新村民”揮别大城市的繁華,并非僅僅貪戀田園牧歌,而是将這裡當成自己的家,與老村民一同投身村子的建設,推進鄉村振興。

他們為何放棄都市繁華,如何融入農村生活,怎樣參與鄉村振興?帶着這些問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來到鐵牛村一探究竟。

“新村民”主要來自北上廣深

在武漢出生、香港求學、非洲當志願者、上海工作……來到鐵牛村之前,30歲出頭的範文昊從未長期在農村生活過,可謂地地道道的城裡人。如今在鐵牛村,她的日子過得特别清靜、惬意。

“一直以來對鄉村很向往,喜歡新鮮的水、食物、空氣,”範文昊說,“于是就在留意有沒有合适的鄉村居住和工作,機緣巧合,最終選定了鐵牛村。”

在鐵牛村的村道上,不時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在村中散步,也能看到諸如“粵A”“滬A”牌照的外地車輛行駛而過。如今鐵牛村有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年齡跨度從“60後”到“90後”的50餘名“新村民”長居,另外還有300餘名候鳥型“新村民”,不定期來村裡居住。

“‘新村民’主要來自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原來所從事的行業多種多樣,有教育、金融、建築、醫藥等等。”周鴻宇說。

周鴻宇原來是一名國企職工,來四川旅遊後,就深深愛上了這裡的慢節奏,經範文昊介紹,便辭職來到鐵牛村。

建築師施國平雖然是鐵牛村第一批“新村民”,但在蒲江縣的明月村已經居住了近10年,早就将自己看作了四川的老村民。2014年,他在明月村深度參與陶藝産業的規劃,連同一衆藝術家将這個原來的貧困村打造成了遠近知名的“網紅村”。

“在明月村主要做的是依托陶藝的鄉村文旅産業,覺得沒有觸及到農村的根本,我到鐵牛村想在農業上做一些事情。”施國平說。如今,他攜在生物醫藥行業工作的夫人和12歲的孩子舉家遷至鐵牛村,開始了新的生活。

他們讓這個村變得不一樣

小橋流水、荷塘亭台、橘樹成林、一幢幢白牆青瓦的徽派小樓……乍看之下,鐵牛村與川西南一個較為富裕的林盤村落沒有太大區别。但來到村子中央,沿一條碎石鋪就的小徑走進“醜美生活館”的院子裡,立刻感到這裡别具一格。

“醜美生活館”原本是村裡的一棟廢棄小樓,“新村民”來了之後,就将它利用了起來,進行了精心打造。一樓的公共會客廳用于平日的會議、論壇、接待等活動;旁邊是一個對外營業的餐廳,“新村民”在這裡将本地菜品改良升級,與二十四節氣相結合,打造出一道一道鄉土創意菜;二樓設置了親子活動室、文創工坊、咖啡茶飲休閑平台等空間,充滿濃郁的現代藝術氣息。

周末的親子講堂、英語課、剪紙培訓等教學,讓老村民耳目一新。“去年舉行的‘醜美生活節’,全村來了3000多人參加,好不熱鬧。”鐵牛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幫淼說,“‘新村民’帶來的新觀念和生活方式,都是大城市才有的。”

27歲的鐵牛村村民曹彬洋原來在鎮上開了家火鍋店,聽說村裡的變化,便回來加入了餐廳的運營,“每個月工資五六千元,最重要的是‘新村民’教會了我們很多新知識和理念,未來村裡肯定還會有更多的變化,大家都很期待。”

深入“醜美生活館”旁醜橘園,還能發現隐藏于密林當中“新村民”創造的“新東西”:幾棟精巧、别緻、“懸空”在地面上的小竹屋。施國平和幾位定居這裡的建築師,在園裡内嵌的這個鄉村新場景叫做“食療愈度假小屋”。

“這是我們過去三年研究鄉村新場景成果的一個樣闆,利用農用地配套設施用地,用竹制闆材等全生态材料制作小房子,适合家庭式、社群式鄉村度假遊。”施國平說,“歸隐田園不是逃避城市、把農村當成後花園,而是要在農村積極地創造價值。”

新老村民共同探索産業升級

“我理解田園的‘田’是農業生産,‘園’是農村的品質。”作為明月村規劃師的施國平深感鄉村振興必須牢牢依靠農業産業。而對于鐵牛村來說,醜橘産業雖然已經發展多年,但還停留在傳統的種植養殖和農家樂經營,産業轉型升級是面臨的最大問題。

“現在種植醜橘的時候,村民還會打農藥,已經不符合生态環保的理念了,但他們一時半會也改不了,‘新村民’帶來的綠色産業發展理念、模式,正是當前我們最需要的。”徐幫淼說,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和外部環境。

在“醜美生活館”的“新老村民共創中心”,一次次講座、論壇、交流産生的“頭腦風暴”中,他們逐漸形成了鐵牛村圍繞生态發展的新思路。今年2月,“新村民”開辦的企業,與老村民的集體經濟合作社聯合組成了新的企業,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此外,他們還成立多家機構、組織,開始共同探索如何讓産業更新換代,實現鄉村振興。

“剛開始有些老鄉對‘新村民’還有抵觸情緒,現在發現是共赢的事情。”曹彬洋說。

新的企業正在開展果林種植、魚塘養殖,物業、文創、農旅等項目的整體規劃建設與運營。“其實老村民也在激發我們的創新,可以說,這個企業就是一個孵化器,好的想法在這裡産生,然後實施。村裡的餐廳就是孵化出的一個項目。”範文昊說。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有機農業理念的引進,生态種植養殖的探索,如果還持續當前的種植養殖方式,不僅破壞生态環境,還難以提升産值。”施國平說,為此,他們已流轉9畝林地、承包6畝魚塘,開展純綠色種養殖循環的試點。“新村民”期望能夠起到示範和帶動作用,産生良好的效益,讓老村民接受。

“我們老村民有好的自然資源,‘新村民’有人才優勢、技術和運營經驗,新老村民可以說是很好的商業組合形式,相信一定能有很好的成果。”徐幫淼說。(記者高健鈞、袁波、董小紅)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