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杭州一修鞋鋪幾十年不漲價

杭州一修鞋鋪幾十年不漲價

時尚 更新时间:2025-02-20 05:41:40

杭州一修鞋鋪幾十年不漲價(杭州這家開了40年的修鞋店守住了時光)1

杭州市上城區中山南路上的泗水弄巷口,有一間“朱師傅鞋店”。它開了整整40年,或許是杭城最老的修鞋店。

和店名不一樣的是,店裡并沒有姓朱的師傅。從早到晚守店的是52歲的王鳳娟,大家叫她“朱師母”。以前是有朱師傅的,王鳳娟的丈夫朱水張曾一心撲在鞋店,可兩年前因癌症離世。“不關店,不漲價。”守着丈夫的遺願,王鳳娟将這家店撐到了今天。

近日,王鳳娟獲評為省級誠實守信模範。

每天開店十多個小時

全年風雨無阻

昨天下午,記者走進這家有故事的鞋店。

12平方米大的店,隔成兩塊,一邊堆滿皮鞋、皮帶,另一邊擺放打磨機、縫紉機等。店裡挂着一張照片,照片裡,朱水張坐在打磨機前,笑容燦爛。照片上印着一行小字:“她們都覺得我帥,我覺得還是鞋子修得好些吧!”可見朱水張生前是個幽默樂觀的人。

如今坐在打磨機前的是王鳳娟。她坐在靠椅上,頭頂花帽,右手戴着白色塑膠手套,正埋頭給皮鞋修鞋底。

她做完活,脫下手套,記者發現那隻右手嚴重腫脹。“我有腱鞘炎,這是職業病。昨天下午修完兩個硬底闆,又犯病了,到了晚上,手指都伸不開。”次日一大早,她去做了針灸,手指才靈活了些。

既然犯病,為什麼不休息一天呢?“不能讓特意趕來的顧客撲個空啊。”一年裡除了過年五六天,這家店從不停歇,每天早上8點半開門,晚上10點多打烊,無論刮風下雨。“這是老朱留下的傳統,因為有客人要上晚班,他一定會等到10點多這些客人下班。”王鳳娟說。

“上周六,台風天,我在家休息了半天,就覺得渾身不舒服,還是回到店裡。”王鳳娟說,“坐在店裡,我就覺得老朱還在。空閑的時候,我能對着他的照片聊聊天。”

杭州一修鞋鋪幾十年不漲價(杭州這家開了40年的修鞋店守住了時光)2

十多年不漲價

她守着丈夫的遺願

小店已經開了整整40年。

朱水張17歲時,跟着哥哥從紹興來到杭州,支起了一個修鞋攤。1990年,他租下了這間由公廁改建的店鋪,開起“朱師傅修鞋店”。那一年,王鳳娟嫁給朱水張。三年後,她放棄原來的工作,一起經營小店。

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其實已經“粉絲滿杭城”,每天都走進來自四面八方的顧客。“下沙、瓶窯、蕭山趕來的都有,還有國外的呢。”說起老顧客,王鳳娟有些自豪地笑了,“有的孩子從小跟爺爺奶奶來修東西,長大了去國外留學,他們還會打包把壞了的鞋、衣服、包帶回來,找我修。”

在店裡坐了不到兩小時,記者就遇到了七八個顧客,有鄰居,也有從汽車南站、九堡騎電動車過來的,有人一路上費時45分鐘。

“這家鞋店開了好多年,手藝好,價格公道。我沒有孩子時就來了,現在我兒子都37歲了。”石大伯告訴記者,自己以前住在附近,現在搬到了九堡,但凡有什麼東西要修修補補,就過來找“朱師傅鞋店”,“其他人修,我真是不放心。”很快,他帶來的一雙脫膠的鞋修好了,隻付了兩元錢。

除了修鞋,顧客有其他難題也會找上“朱師傅修鞋店”,王鳳娟有求必應。

一輛車停到店門口,司機拿着一張牛皮進店問她,“方向盤上的這塊皮壞了,能幫忙縫上一塊新的嗎?”

王鳳娟笑着說,“隻要是手工活兒,我都可以幫忙試試。”

對方滿臉歡喜,連價錢也不問。因為這些老顧客都清楚,這家店實在得很,不會多收。

一次收兩三元錢是常态,“打打、縫縫不超過五元,修鞋跟、拉鍊10元最貴也不過15元。”王鳳娟說。這個價格已經維持十多年了,“不好漲價”是朱水張臨終前的囑托。這在物價日益上漲的環境中确實不易。

王鳳娟說,因為這事,自己被同行數落過,“人家說要看人下菜。可我總覺得價格不好超過原材料價值太多,否則收來錢也不安心。”

(原标題《不關店,不漲價 她守着丈夫的遺願 守住老時光》,記者 張蓉 通訊員 葉慧芳 攝影 邵帥,編輯 李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