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七月七古代乞巧節

七月七古代乞巧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5 02:33:54

七月七古代乞巧節(古人乞巧節)1

今日農曆七月初七(8月4号),稱乞巧節。起初的乞巧節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七夕節是女子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對象,凡間女子都希望在這一天可以向她學習手藝,以便後來嫁個如意郎君,這種乞巧的習俗傳承下來,節日也逐漸成為乞巧節。

我小時候曾經當真的有過這個節日的樣子,雖然現在看起來趨于簡單甚至于有些無聊,然聊勝于無,于今回想起來仍然趣味無窮。

鳳仙花往往種在院子的一角,雖不大引人注目,粉紅,大紅的鳳仙花兒開放時,也是楚楚動人的可愛。鳳仙花開了,女孩子們相約一起,找到誰家種的鳳仙花,摘了染指甲,鳳仙花有一股粉粉的香,塗上指甲後,有一層淡淡的粉紅的花汁,小女孩總是幫忙互染,那份童真和快樂,至今想來餘味袅袅,馨香有韻。

七月七古代乞巧節(古人乞巧節)2

鳳仙花

據說,在這一天是看不到喜鵲的,因為它們都去為牛郎織女搭鵲橋去了。傳說的真假不可考,但這一天,我們一定會相互傳這句話的,到處尋找喜鵲,然終是無所得,那時候的我特别相信,喜鵲是飛天上搭鵲橋去了。

七月七古代乞巧節(古人乞巧節)3

喜鵲搭橋

七七這一天,相傳在葡萄架下,可以聽到天上仙女說的話,雖然我們村上沒有葡萄架。不過,好奇心使然,我們還是會找一處有樹的地方,躲在下面試試。那時,我家門前的菜地邊有一條水溝,水溝旁有一棵桃樹,我們兩個女孩結伴曾經呆在桃樹下聽過,沒聽到什麼動靜,蚊子倒是有不少,想想夏天還有蛇出沒,所以還沒呆一會兒,早吓得逃之夭夭,後來在同伴中,成為一時笑談。

七月七古代乞巧節(古人乞巧節)4

葡萄架下

再有的,便是捉了螢火蟲回來,放在蚊帳裡,在螢火蟲一閃一閃的光亮中,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童年時的乞巧節,好象僅止于此。

《晟舍鎮志》記載說,七月初七這一天,把面做成花果鳥獸形狀,油炸後,稱吃巧果。婦女搗鳳仙花和礬,塗在指甲上。中午太陽下,把針投在碗裡,看針的影子是尖還是圓,可以判斷投針的人是巧還是拙。晚上,巧果裝盤放于月下,以乞巧。

這個“月下乞巧”,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上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又稱喜蛛)于小盒子中,第二天早上打開盒子。看蛛網稀密程度,蛛網密,說明得巧多,蛛網稀者得巧少。

想來古人的物質生活可能不如現在,然而他們把一個普普通通的炎炎夏日,過得極為有趣,有傳說有故事,還有動手制作的樂趣。

以前的乞巧節,尚有觀星、乞巧、望月、放燈、數螢、應巧、相會、夜話、寫信、吟誦十大雅事。

今天是乞巧節,城市的燈火闌珊,淹沒了星光的燦爛,螢火蟲也不見一二,唯見弦月如鈎,斜挂夜空。朋友圈裡,倒是有相約聚會,雖有吃喝玩樂的快意熱鬧,然鮮見賞星賞月的靜美夜空了。

七月七古代乞巧節(古人乞巧節)5

星空燦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