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米國自建國以來240多年隻有16年沒有發動戰争,遠的不說,就說二戰結束後米國主導發動了幾十場戰争和軍事沖突:上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争、1961年的古巴豬灣登陸、 越南戰争,1985 年入侵格林納達、1986 年空襲利比亞、1989年出兵巴拿馬、1991年海灣戰争、1995年索馬裡軍事行動、1999 年的科索沃戰争,以及本世紀初的阿富汗戰争和伊拉克戰争。在近大半個世紀裡,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像米國這樣全世界用兵的。米國有軍工聯合體(政客,軍火商,軍工企業,軍隊,軍事研究機構)的既得利益集團,推動戰争所獲得的利益,代價是外害他國百姓,導緻多國民衆家園被毀,流離失所,淪為難民;内害米國民衆,許多大兵回到家後都有戰場應激症等病痛折磨,國内的公共福利收到軍費擠壓,但是戰争的紅利都進入軍工聯合體的腰包。米國将來會不會走向成語中吳國的樣子,現在都是未知。
窮兵黩武原出處是《三國志•吳書•陸抗傳》:而聽諸将詢名,窮兵黩武,動費萬計,士卒雕瘁,寇不為衰,而我已大病矣! 意思是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争。
三國末期東吳将軍步闡,于公元272年投降西晉。吳祖孫皓命大将陸抗前往征讨,陸抗很快收服了失地,殺了步闡及同謀将領數十人,并滅了他們三族,其餘跟随的叛亂的數萬人都被陸抗請求赦免了。吳主得到勝利消息後,自以為有天助,欲望日益膨脹,想要奪取天下,他命術士占蔔,術士說大吉,庚子歲當入洛陽。無主非常高興,不顧政治,專門演練軍馬,準備兼并天下。西晉大将羊祜屯兵江陵,暗中在做着滅吳的準備,他的做法與吳主相反,對吳人采取寬懷政策,善待吳人,公買公賣,于是邊境的吳人心悅誠服。吳主派陸抗到邊境抵禦羊祜,但兩位大将平日裡互送酒肉,保持禮節。吳主孫皓聽說邊境交好,就查辦陸抗,陸抗說一城一鄉的交往還要講究信義,更何況兩國之間呢?臣不這樣做,豈不是正好反襯托他們很有德行,這樣與他們無損害,對我們自己卻大大不利。孫浩不僅不聽陸抗的意見,反而聽從左右文臣武将之謀,多次出動軍隊侵犯西晉的邊境,弄得邊境百姓疲弊,國力日衰。陸抗十分擔憂,上書給孫浩說:今國家不務農富國,安撫百姓,而偏聽文武之言,窮兵黩武,物資耗費巨大,士兵傷亡又多,這樣敵人并未削弱,而我們早已元氣大傷了。無能的孫皓,怎麼能聽得進陸抗的規勸?果然陸抗死後六年,晉武帝六路出兵攻吳,東吳終因窮兵黩武,國力消耗太大,士兵厭戰被西晉所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