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花自昔可忘憂,小草如何卻解憂
每次見到含羞草,就像見到鄰家那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纖纖的葉子像極了她的手指,淡紫色的絨球小花就是女孩兒頭上精心編好的蝴蝶結,安靜,純潔。尤其是含羞草被不經意觸碰後,羞澀的低下頭,慢慢合攏葉子的樣子,恰似女孩兒那最是一低頭的溫柔。這讓我不得不想起徐志摩先生有名的那首詩歌《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沙揚娜拉!”
相必貌不驚人的含羞草是無法與嬌豔的水蓮花媲美,但羞澀是發自内心的美,羞澀裡藏着一種純淨的溫柔,小小的含羞草卻毫不遜色,況且它的羞怯是徹徹底底的毫無保留,真正的激發了人們對它的的戀愛,所以很多人會樂此不疲的養護他它,津津有味的欣賞它那份動人的嬌羞,和它楚楚可憐的模樣。如果女孩能有含羞草的那份動人的嬌羞,可能隻需看上她一眼就俘獲癡情少年的心,無法言說,不能言說。我想多情的徐志摩先生也是陶醉日本少女那一低頭的溫柔裡,才有感而賦詩一首的吧!
脈脈含羞渡餘晖 恰似西施初出閨
含羞草的葉子像一根根羽毛,非常的有秩序,一對對整齊的分列兩邊,當有人輕輕觸碰任何一片小葉子,它就會循序漸進的全部合攏起來,最後會慢慢的垂下頭,算是徹底的把自己隐藏好了,過一會,見一切平安無事,有一點點的把葉子重新張開,擡起頭來東張西望。它的花朵是粉紅色的繡球狀,直徑有玻璃彈丸那麼大,毛茸茸很可愛,又像是含羞草粉紅色的小心髒,掩映在綠葉子間。小繡球花基本沒什麼香味,它的美主要在葉子。
實際上在我沒有真正見過含羞草的樣子之前,我對它的大名已經耳熟能詳啦,無論是詩歌裡還是歌詞裡以它為主角的是在不少,況且它的名字聽起來是那麼唯美和浪漫,青春年少時節更是對它的樣子有不少期待,甚至還有個張冠李戴的經曆。我第一次真正見它的時候那是很多年以後的事了,我已經離開家鄉到了南方,初見時它長在荒野裡,雜草間,不修邊幅,是那麼不起眼,葉片泛着淡淡的深紫色,當時是沒有開花的,不是同事指點,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含羞草,我實在不敢相認,滿懷狐疑的用手指碰了碰它,看它嬌羞的合上葉子才給與确認。不得不說,嬌羞的美勝過那些姹紫嫣紅的原因,主要是浮華之美隻能是過眼煙雲,而隻有能打動人的内心最柔軟的那部分,才能呼喚出真正的愛戀,含羞草做到了,不得不佩服這個小植物的智慧。
我從曠野上取下一枚含羞草的種子,保留到第二年的春天,我把它種下了,它如約的發芽,長出嬌小的葉子,一對兩對,最後逐漸的壯大豐盈,也如約的開花了,我第一次見到了它的花,憐愛不已,喜歡攝影的我,真是拍了不少含羞草的作品,把它拍成我一直期待的樣子,心裡很滿足。
含羞草看起來有點孤獨,尤其是在在曠野上,含羞草與其他雜草為伍,需要仔細辨認尋找才能發現它。它的孤獨像一支支悠揚憂傷的口琴曲,蔓延在曠野的荒蕪和無邊的空寂裡。遠方的風聽到後,徐徐的趕來,用它獨有的低音輕輕附和着,成為動人的二重奏。本來忙碌的小鳥兒和昆蟲們,這時候也都安靜下裡,靜靜傾聽,略有所思。
我覺得自己和小小的含羞草還是有不少相似之處,出生在偏遠的貧窮的東北農村,平凡的掉在土裡就找不到了,小時候有點口吃,一說話臉就紅,尤其是見到生人,更是不敢說話,總是莫名的對着一朵花一株草還有從房頂偶爾經過的飛機發呆,直到我現在一把年紀了心裡總會産生莫名的孤獨感,并且還有點享受這種感覺,但我終究沒有學會含羞草把羞怯化作溫柔的本領,而是把這種自卑和内向的羞怯轉換成了堅強,本想着可以用它來抵禦外界的磨難和侵襲,到頭來卻也是傷痕累累,充滿了悲壯的意味,到如今才明白,以柔克剛才是人間正道,現在學不知還來不來得及。
如果我們可以用一幅幅不同風格的畫作表現不同植物的美,我認為含羞草最适合用寫意畫表現了。因為它姿态舒展,枝葉和花朵簡單沉靜,紫色的小花略帶憂郁氣質,所以隻需寥寥數筆便可勾勒出它的随意,寂寞,憂傷,還有那淡淡羞澀。我覺得它的這些氣質絲毫不遜色那些惹人注意的姹紫嫣紅。
梨花帶雨嬌無那 芊芊一枝弄翠薇
有時候我會好奇,好奇這小小的含羞草,在荒野上,月光如水的夜晚會有怎樣的夢境?盡管我們無法走進那個夢境,但我知道那一定是一個個樸素又甯靜,快樂又憂傷,還充滿期待的夢。因為我們不就是一株株生活在芸芸衆生中的小小含羞草嗎?平凡,孤獨,卻也很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