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數學校本課程開發行動計劃

數學校本課程開發行動計劃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22:42:19

數學校本課程開發行動計劃(海韻教育關于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的思考)1

  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研究永恒的主題。對教師來說,如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呢?教師除了具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之外,還必須具有過硬的課程實施能力。課程實施能力主要包括:把握課程标準的能力、與學生溝通的能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能力、課程開發的能力等。新課程倡導“教師要做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要求“教師用教材教”,要求“教師開展校本課程開發”,這些要求,實質上講的都是校本課程開發,即要求教師根據學情,對國家課程進行再加工,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使學生學得更好。由此可見,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

  一、什麼叫做數學校本課程開發?

  校本課程開發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學校根據本校實際和學生需求自主開發的學校課程;二是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進行校本加工、補充和完善,從而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讀完以上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我們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做的許多工作,實際上就是在進行數學校本課程開發。如:

  ⑴數學競賽輔導;

  ⑵備課時,根據學情,對教學内容進行選擇、補充和拓展;

  ⑶複習時,教師從大量的教輔資料中精選典型題講解和練習;

  ⑷階段性測驗時,教師要從教輔資料中精選試題編成試卷;

  ⑸制作教學課件,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等。

  這些數學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廣大教師都樂意去做,都在積極主動地做,因為多一份耕耘,就多一份收獲。然而,當前有的學校搞的數學校本課程開發,主要是發動師生編學校數學課程。如:

  ⑴通過調查統計,寫小論文;

  ⑵搜集數學家的故事;

  ⑶數學知識講座;

  ⑷測量與繪圖等。

  對這樣的數學校本課程開發工作,許多老師都不太樂意做,覺得做這些事沒什麼意義。顯然,這樣的數學校本課程開發,是對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的片面理解,說嚴重一點是誤解誤用。

  二、為什麼要進行數學校本課程開發?

  進行數學校本課程開發,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試想:如果一個數學教師不認真備課甚至根本就不備課就去上課,上課照本宣科,信口開河,廢話連篇,該補充的地方不補充,該拓展的地方不拓展,該詳講的地方不詳講,不需講解的地方卻花很多時間去講解,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會是怎樣的呢?還有,教師在組織複習時懶得動腦、動手,上課時将複習資料上的題從前面往後面講解,課後要求學生從前面往後面做,胡子眉毛一把抓,這樣的複習效果會是怎樣的呢?還有,在階段性考試時,教師不根據學生實際自己編制試題,而是直接從重點學校拿試題考學生,或者是從互聯網上、教輔資料上任意拿一份試題來考學生,這樣的考試結果又會是怎樣的呢?

  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是很差的,複習效果也是比較差的,考試結果是令人害怕的。因為試題太難,學生除了考試分數低之外,自信心也被老師考沒了,由于屢考屢敗,很多學生幹脆放棄數學不學。數學考試成績,低分的人數那麼多,既不是學生太笨,也不是試題太難,主要原因是我們老師在各階段的數學考試中,拿來考試的試題太難,把學生的自信心考垮了,緻使學生見數學而後怕。

  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必須真正地關注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對教學内容,教師要進行反複研究和篩選,使教學内容更适合學生,讓學生學得好,考得好。實踐告訴我們,如果數學教師缺乏校本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效果是比較差的。反過來,教學質量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強。如:湖北黃崗中學、雲南曲靖一中、海南洋浦實驗學校等,這些學校的學生之所以考得那麼好,大家公認的事實就是老師會“抓題”。

  三、如何開展數學校本課程開發?

  開展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第一,教師要做到兩個很清楚。一是對課本内容和課程标準很清楚;二是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很清楚。第二,教師要熟悉課程開發的具體做法。如:課程選擇、課程補充、課程拓展、課程改編等。隻有這樣,教師在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時,工作才能做到位,才能有所作為,而不是不作為或亂作為。

  1.課程選擇

  課程選擇就是從課本和教輔資料中選擇教學内容。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講什麼内容,學生應該練什麼題,課後學生應該做什麼作業題,考試應該出什麼考題等,教師必須根據課程标準和學生實際,認真研究後才确定。數學有效教學的基本原則,就是精講精練。要做到精講精練,這就要求教師對講和練的内容進行精選。選擇講、練内容的質量和數量是否适合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師的教學成敗。

  2.課程補充

  課程補充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覺得較難的内容、易錯的内容、易混的内容,教師适當補充一些例題、問題、習題,甚至補充課本例題中的解題步驟。這樣補充之後,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本内容,達到教學目标。反之,如果教師對課本中的難點、易錯點、易混點,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适當的補充,學生就會覺得老師教的内容太難,教學進度太快,會使學生聽不懂,學不會,教學基本無效。通常說的“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講的就是教學内容的難度不宜太大。如果教學内容的難度,對學生而言比較大,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内容,多制造幾級學生跳得上的“台階”,引導學生往上跳,從而實現教學目标。

  3.課程拓展

  課程拓展與課程補充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課程補充是将教學内容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目的是讓中差生學得會;而課程拓展是将教學内容延伸拓展,提高教學内容的深度、難度,将知識綜合運用,目的是培養優秀學生。如:課改後數學考試的幾個熱點問題:動點問題、分類讨論題、開放題、探究題等,這些問題,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非常少,幾乎沒有。如果教師不根據課程标準和課本内容做相應的拓展,做專題講解和訓練,學生就無法應付考試。

  4.課程改編

  課程改編就是将課本或資料上的教學内容進行改造後,再用于教學。最常用的,一是将“拿來”的試題進行改造,再印發給學生考試或練習。如:将超出課标的題删去,将太難的題換成較容易的題,調整某些題的序号和分值等。二是将課本上的某些問題或例題的情境,改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如:我們在上新課時,一般會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老師設計的這種問題情境,從理論上說就是課程改編。課程改編,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情感态度,培養學生喜歡數學。

  總之,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經常研究兩個問題,是應該教什麼?二是應該怎樣教?這個“教什麼”,不能片面地認為就是教教材,正确的應該是“用教材教”,也就是說教師必須樹立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不迷信課本和教輔資料,敢于并善于對課本和教輔資料進行再加工,創造性地把國家課程實施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