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走教育扶貧之路為孩子帶去希望

走教育扶貧之路為孩子帶去希望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23 17:27:28

走教育扶貧之路為孩子帶去希望?脫貧攻堅戰中,數百萬扶貧幹部傾力奉獻、苦幹實幹,将最美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湧現出許多感人肺腑的先進事迹本版報道6位教育系統“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先進事迹,激勵廣大幹部群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而披堅執銳、勇立新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走教育扶貧之路為孩子帶去希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走教育扶貧之路為孩子帶去希望(教育扶貧傳遞力量)1

走教育扶貧之路為孩子帶去希望

脫貧攻堅戰中,數百萬扶貧幹部傾力奉獻、苦幹實幹,将最美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湧現出許多感人肺腑的先進事迹。本版報道6位教育系統“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先進事迹,激勵廣大幹部群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而披堅執銳、勇立新功。

——編 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

“為農民做些事,比什麼都高興”

記者 張 爍

草帽、挎包、深筒靴、水壺、工作服、筆記本……大清早,一身農民打扮的傅廷棟院士又下田了,他今年已83歲高齡,要是趕上下雨,沾滿泥的膠鞋好幾斤重。“現在年紀大了,一天隻下田四五個小時,以前都是8個小時。”傅廷棟一口廣東口音,笑呵呵地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是世界油菜研究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他育成優質雜交油菜品種15個,累計推廣“雜優 雙低”油菜近1億畝,為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金燦燦的油菜花不僅美如畫,更成為“緻富花”。農民們不會忘記,1999年,傅廷棟帶領團隊一頭紮進油菜田,手把手地帶領大家種植低芥酸、低硫苷的雜交油菜。

“原來的油菜品種高芥酸、高硫苷,菜籽油質量差。現在,‘雙低’菜籽油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産量高、收益好,品質接近橄榄油。”傅廷棟說。科技的力量讓農民們心服口服,原來的油菜畝産90多公斤,現在突破200公斤!21年來,和政縣油菜種植面積從2.5萬畝擴大到16萬畝,品種全部實現優質化。

60多年來,傅廷棟始終堅持一個理念:“農業應用研究就得圍着農民打轉!”在西北,傅廷棟發現小麥一年種一季有餘、種兩季不足,7月麥收後地就荒着,容易水土流失,同時,冬天牲畜的飼料也十分緊缺。

能不能種植一種飼料油菜?傅廷棟着手實驗。1999年,“華協1号”試種成功,生長期僅70天左右,畝産飼料3—4噸,能供應生産3—4頭羊羔的青飼料。從那以後,西北、東北麥收後至嚴冬來臨前2—3個月的秋閑耕地種油菜,蔚然成風。

傅廷棟還把油菜種到了鹽堿地上。他篩選出的“飼油2号”等耐鹽堿油菜品種,在新疆石河子市的鹽堿荒地上畝産青飼料4—5噸,在浙江蒼南縣的填海荒地上仍能正常生長。目前,麥後複種飼料(綠肥)油菜試驗已被農業農村部列為主推技術,為精準扶貧作出貢獻。

眼看中國油菜種植面積從不到3000萬畝增長到1億畝,畝産提高了3倍,總産提高了10倍,達到1400萬噸,傅廷棟心中無比自豪。有人勸他歇歇,他總是笑着說:“我能夠為農民做些事情,比什麼都高興!”

江西省奉新縣白洋教學點負責人支月英

“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遠離貧困”

記者 丁雅誦

從風華正茂的“支姐姐”到兩鬓斑白的“支奶奶”,江西省奉新縣鄉村教師支月英,40多年來輾轉泥洋村小學和白洋教學點兩所深山學校,将1000餘名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出大山,資助2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點亮了大山裡的希望。

1980年,懷揣着理想與激情,支月英來到泥洋村小學。可到學校一看,她傻了眼:教室四面透風,隻有一塊黑闆,連課桌椅都是拼湊起來的。惡劣的條件讓來這裡的老師換了一撥又一撥。“看到孩子們清澈明亮的眼睛,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走下去。”支月英說。

支月英沒有食言。校舍年久失修,她就買來薄膜和釘子,把窗戶釘好;孩子們沒有課本和文具,她就挑着扁擔一趟趟運上山;有家長不讓女孩讀書,她就挨家挨戶把孩子接回來……

“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為了這句話,支月英付出很多。“剛參加工作時,工資隻有幾十塊,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我就幫着墊,墊着墊着,有時候連自己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了,隻得去找别人借。”支月英回憶道。為了多賺點錢,支月英曾在雙休日、節假日跟着壯勞力去山裡扛木頭、拉毛竹、裝車。最驚險的一次,她坐的大貨車出了車禍,支月英昏迷了很長時間才醒來,現在臉上還有傷疤。

長期操勞,加上沒有及時下山醫治,支月英的右耳失聰、右眼失明。有鑒于此,2012年,組織決定調她到鎮裡的中心小學任教。而此時,距離泥洋村10多裡的白洋村群衆聯名寫信,請支月英到白洋教學點任教。家人勸她别去,她呵呵一笑:“如果人人都到山外,大山裡的孩子誰來教?”

“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如果可以,我願意永遠做那棵樹、那朵雲,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遠離貧困。”如今,年近六旬的支月英仍然初心不改。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呂秀蘭

“論文寫在大地上,才叫真本事”

記者 吳 月

“李子已經開花坐果了,花期的抹芽、病蟲害防治都要重視!”3月初,四川省屏山縣,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呂秀蘭正帶領團隊培訓農民。

成都、雅安、阿壩……從北京參加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歸來,呂秀蘭馬不停蹄地奔赴各個水果生産基地,經常從早忙到晚。

“呂教授選育的新品種李子,果大、離核、脆嫩!我家種了11畝,一年收入能有30多萬元,早就脫貧緻富了!”茂縣鳳儀鎮水西村村民梁習全高興地說。如今,羌脆李已成為茂縣8萬果農脫貧的主導産業。

“沒有呂教授,今天日子就沒得這麼安逸!”四川廣安市前鋒區虎城鎮茶花村的葡萄種植大戶李春霞,去年葡萄園畝産達到了3000餘斤,120畝純利潤約200萬元。可就在幾年前,她和村裡的葡萄種植戶幾乎顆粒無收。

當時,村民缺乏種植技術,“夏黑”葡萄栽植密度上限為一畝150株,有村民卻種了600多株,操作不當會導緻通風透光差、授粉不良等問題。呂秀蘭索性在村裡駐紮下來,帶領團隊手把手指導果農,再讓“大戶”帶“小戶”,實現技術推廣全覆蓋。

“不為錢來,不為利往,農民才能信你,才能聽你。”每次到基層推廣科研成果,送品種、送技術,呂秀蘭不僅不收費,還給農民送去肥料等農資。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才叫真本事。”這些年,呂秀蘭和團隊在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彜區等地建立了葡萄、李、甜櫻桃科技示範基地40餘個,累計推廣果樹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超過70萬畝,累計增收達40億元以上,每年帶動5000人脫貧。

“既然我搞的是果樹研究,就一定要拿出一點成果。讓農民都富裕了,研究才算有價值。”呂秀蘭說,自己的願望就是用知識富裕農民的口袋,讓農民甜蜜蜜地生活。

山西農業大學研究員姚建民

“‘滲水地膜’讓旱地獲豐收”

記者 張 爍

畝産1426斤,産值4278元!“苦瘠甲天下”的甯夏西海固,在旱情嚴重的去年,創造了谷子豐收的奇迹。秘訣是山西農業大學研究員姚建民的“滲水地膜”。

“在呂梁山、燕山沿線半幹旱地區,農民靠天吃飯,雨水少時收成很低甚至絕收。”姚建民在調研中敏銳地發現,這些地區的小雨量降水發生頻率高達72%以上。能不能将5毫米以下降水轉變成有效水?姚建民帶領“滲水地膜雜糧旱作高産技術”國家創新團隊,奔波在呂梁山、六盤山、燕山—太行山三大貧困片區,對覆蓋材料、耕作機械、農藝技術進行全方位研究。

既能讓雨水下滲,又能防止水分蒸發的全生物降解“滲水地膜”發明出來了,用量小、投資小、質量好。“‘滲水地膜’讓旱地獲豐收,過去半幹旱地區谷子畝産最多不過500斤,這幾年山陰縣、神池縣等地的幾十萬畝示範基地的谷子,畝産都在1000斤以上。”姚建民笑着說。

2015年,山西省神池縣海拔1400米的紅崖子貧困村建立起3000畝旱地谷子高産示範點,大旱之年畝産量超過1200斤,增産一倍以上,實現了全村脫貧。近年來,在幹旱少雨、廣種薄收的三大貧困片區,姚建民帶領團隊累計推廣示範500萬畝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增産糧食5億公斤,增産幅度超過30%。

甯夏海原縣王塘村,年降水量僅320毫米。2018年,姚建民被科技部聘請為“東西部合作科技支甯專家”,在王塘村建立起千畝“滲水地膜機穴播谷子”示範基地,一舉創造了旱地谷子畝産1292斤的紀錄,大面積推廣平均畝産達到600斤,與傳統谷子畝産200多斤相比,成倍增長。“老百姓奔走相告,‘滲水地膜’成了‘香饽饽’,僅兩年時間,甯夏就推廣了近30萬畝!”甯夏科技廳廳長郭秉晨說。

貴州省台江縣民族中學終身名譽校長、原校長陳立群

“老得需要拄拐杖,我也會再來”

記者 吳 月

“我們家祖祖輩輩,終于出了第一個大學生!”2020年盛夏,貴州省台江縣施洞鎮平兆村,潘吉金80多歲的奶奶緊緊握住陳立群校長的手。這一年,台江縣民族中學1047名考生中有829人達本科線,上線率達到79%。而4年前,這個數字僅有10%。

2016年,年屆六旬的陳立群從浙江杭州學軍中學校長崗位退休後,來到貴州大山深處的台江縣民族中學支教。眼前的景象讓他驚訝:有的老師沒有教案,上課松松垮垮;幾十個學生住一間宿舍,衛生間氣味刺鼻;開家長會,有的班來的家長還不如老師多……當時,學校3000多名學生中,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就有1200多人。教育水平有限,全縣中考前100名的學生,留在本地讀高中的隻有十來個。

“扶貧先扶志。最重要的是把師生的精氣神提升起來。”陳立群在學校推行了10餘項制度,還設立了“勵志節”。每年,高三師生都要以班級為單位栽下“志向樹”,寄托美好理想。

“支教的時間總是有限的,關鍵在于增強貧困地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了讓當地百姓重視教育,他組織老師們在高考後走村串寨、一家一戶“送喜報”。

支教期間,陳立群不拿一分錢工資獎金,還多次因為勞累過度到醫院治療……臨别時,孩子們的眼淚打濕了陳立群的心,“陳爸爸,不要走!”“以後,即使我老得需要拄拐杖,我也會再來!孩子們放心吧!”他動情地說。如今,作為台江縣民族中學終身名譽校長,陳立群每月仍往返台江與杭州之間,還經常前往甘肅舟曲、山西呂梁等地做調研、做報告。

“我在農村出生,明白機會的重要性。對這些孩子來說,給他們一個機會,就可能改變人生,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陳立群說。

北京林業大學挂職幹部、駐遠新村第一書記張骅

“第一書記的經曆讓我人生充滿意義”

記者 丁雅誦

“感謝老鐵們的支持!我為黑玉米代言……”前不久,一場别開生面的直播帶貨在内蒙古科右前旗展開。北京林業大學挂職幹部、駐遠新村第一書記張骅化身主播。“3個半小時的直播,近20萬人圍觀,銷售總額突破20萬元。”張骅對這樣的業績感到滿意,“脫貧之後,大家夥的日子更要蒸蒸日上。”

别看張骅如今跟村民們打得火熱,2017年底他剛來遠新村時,可是吃了不少“閉門羹”。去農民家裡講政策,村民說“拍張照就行了,我地裡還有活兒要幹”;給村民上黨課,黨員們反映“講得很好,就是聽不懂”……張骅說:“在基層工作,關鍵是要當好‘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轉換器。”為了盡快融入遠新村,張骅冒着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走村入戶。7天時間,他挨個走訪了50餘戶貧困戶;12天後,他把全村300多戶檔案全部捋順。村民們看在眼裡,“這個‘博士書記’幹活實在!”

發展産業是脫貧的根本。當時,遠新村以種植玉米為主,畝産純收益才300多元。張骅仔細研究村裡的種植養殖結構,咨詢了多位專家,最終決定以“黑色系農産品”為切入點。“我們種植黑糯玉米、黑小米、黑豆、黑芸豆等五谷雜糧,定位一線城市的中高端消費人群。”張骅介紹,現在遠新村已建成了集鮮食玉米加工、碴用玉米加工、五谷雜糧真空包裝為一體的扶貧車間,種植土地收益翻番,3年累計銷售300餘萬元,集體經濟年增收20餘萬元。

“博士書記”來後,村民們明顯感覺幹勁足了。通過“三務公開”化解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群衆矛盾;通過“村規民約我來定”引導群衆參與村級治理;通過“善行義舉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文明也大有變化。“第一書記的經曆讓我人生充滿意義。”張骅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