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部:打好特色産業牌 奏響鄉村振興曲
叠部縣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叠部縣着力構建“文旅主導、三産融合、多元共生”的産業發展新格局。
春到叠部,百花綻放,景色宜人。
叠部縣民俗風情。
本文供圖 叠部縣委宣傳部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通訊員 劉慧婷
五年來,叠部縣着力深化“環境革命”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兩大重點工程,全力抓好環境治理和生态修複,積極創建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搶占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
叠部縣以甘南州開展“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創建工作為契機,以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為目标,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實現“全域美”“全域遊”和産業品牌響亮,向幸福美好新叠部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我們抓重點、補短闆、強弱項、樹品牌、強基礎,做強做大農牧産業、文化旅遊兩大首位産業,着力構建‘文旅主導、三産融合、多元共生’的産業發展新格局。”甘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叠部縣委書記焦維忠說。
以旅興縣 全域旅遊之花盛開
五月的叠部滿目青翠,一片生機盎然。走進紮尕那大景區,幹淨整潔的村道,鱗次栉比的榻闆房、悠閑自在的牛羊和縷縷炊煙,無一不展現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大美畫卷。
绮麗的紮尕那,是甘南州唯一一處集森林石林、民俗村寨、田園風光、古冰川遺址等旅遊資源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享有“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的美譽,吸引了國内外大批遊客的關注。
2014年,紮尕那代巴村村支書安路率先在村裡建起了民宿。借助政府宣傳與網絡傳播,紮尕那聲名遠揚,遊人紛至沓來,安路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嘗到甜頭後,安路又貸款建起一棟二層小樓,硬件全部升級。
“2021年7月,紮尕那遊客猛增。我們家一年純收入就達到了40餘萬元,村民參與發展旅遊産業的積極性也更高了。今年以來,我們村集體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聯合打造了代巴村帳篷營地,預計年底獲益。”安路說。
為進一步提升紮尕那大景區的整體對外形象,擦亮“世界的紮尕那”品牌,2021年初,叠部縣舉全縣之力,組織幹部群衆開展了為期上百天的紮尕那大景區綜合整治攻堅戰,使“世界的紮尕那”實現了美麗蝶變。
近年來,叠部縣依托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獨特的生态資源禀賦,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力實施“旅遊強縣”戰略,傾心投入、精心打造,全縣文化旅遊産業得到長足發展,特别是紮尕那大景區影響力與日俱增,文化旅遊産業成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和助推器。
此外,通過舉辦“三大節會”“則巴(大力士)邀請賽”等各類節慶賽事活動,廣泛邀請各類新聞媒體宣傳推介,叠部旅遊客源逐步從以本地為主向周邊及重慶、四川、陝西、河南、甯夏等省區市擴大,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慕名而來。
據統計,2017年至2021年叠部接待遊客達716.3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39.3億元。其中,2021年7月15日至7月26日共11天,全縣門票收入達到660萬元,平均每天僅紮尕那景區門票收入達66萬元。
為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叠部累計投資9.59億元陸續建成了一批景區道路、停車場、觀景台、遊步道、旅遊廁所、遊客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對賓館、酒店、農家樂等服務配套設施的投入不斷加大。結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設,全力推進“一十百千萬”工程,積極打造旅遊标杆村5個、旅遊專業村38個、特色民宿和農家樂260家,投資11.74億元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49個。
依托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分類打造以紮尕那、措美峰等為代表的自然山水觀光探險體驗旅遊,以泰吾賽雍、謝協村、白雲村等為代表的鄉村休閑度假旅遊和以俄界會議舊址、臘子口戰役遺址等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旅遊,旅遊環境、設施功能、服務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旅遊産品體系與産業布局初步形成。紮尕那大景區成功晉升國家4A級景區,臘子口、俄界、茨日那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文化旅遊産業帶來的紅利初步顯現。
“我們堅持保護與發展同步,積極踐行‘旅遊強縣’戰略,全力打響‘紮尕那’生态旅遊和‘臘子口’紅色旅遊品牌,積極引導和帶動群衆發展村集體經濟,讓群衆過上好日子、吃上旅遊飯。”叠部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楊永照說。
砥砺前行 全力發展特色優勢産業
近年來,叠部以“抓黨建引領産業發展、強産業助推鄉村振興”為落腳點,結合“一線三片多點”和“四千一萬一園”工程産業發展思路,深入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産業三年倍增行動,深度挖掘産業資源優勢,堅持因地制宜選擇産業,着力在“特”上下功夫,在“優”上做文章,在“強”上見成效,全面推動産業振興,不斷增強産業競争優勢,推動農牧業提質增效,農牧民增收緻富。
在産業發展上,叠部緊盯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農牧村增美,圍繞蕨麻豬、食用菌、經濟林果、藏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産業,為農業産業和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以強龍頭建基地、創品牌延鍊條,構建完善育繁推、種養加、産供銷、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的新格局,為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加快建設“生态叠部·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範區”賦能助力。
2018年以來,叠部累計投入産業發展資金1.74億元,推動産業規模化、标準化、品牌化發展,帶動産業提質增效、群衆就業增收。
叠部按照“能合則合、鄉賢促合、抱團聯合、多方混合”的要求,以鄉鎮為單位,打造高标準聯合社11家,認定國家級示範社1家,省級示範社6家,州級示範社13個,縣級示範社100個。合作社帶動農戶5102戶,帶動農戶比例為59.9%。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個,鄉級電子商務站7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11個,電商企業9家,開設網店203家,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實現了企業增收、群衆緻富的雙赢目标。
培育農業龍頭企業7家,其中省級2家、州級1家、縣級4家。協調企業與鄉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戶簽訂“農畜産品收購協議”,帶動合作社63家、帶動農牧民群衆7876人。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571個,帶動農戶5102戶,規範運營率達到85%;“五有”合作社407個,占比71.3%。
堅持品牌戰略,緻力于打好“資源整合牌”“文化特色牌”“産品展銷牌”,狠抓特色品牌創建工作,推進農業種植、加工等環節标準化生産,健全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挖掘農産品的文化、生态、健康等元素,引導企業由賣産品向經營品牌轉變。認證“叠部蕨麻豬”“叠部羊肚菌”為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認證綠色食品14個,“叠部蕨麻豬”産品被納入“甘味”品牌目錄。
以經營性資源為基礎,區域特色産業為依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面盤活資金資源資産,通過就業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縣52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累計實現分紅876.83萬元,實現了52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了2萬元以上,實現了集體經濟有收入,農牧民群衆有分紅。
為确保入股配股資金安全和效益,全縣健全完善了各項監管政策措施,結合鄉情、村情實際,制訂産業發展計劃,根據需求入股配股解決資金短闆,助推産業發展。截至目前,入股配股資金7573.961萬元,累計分紅1146萬元。精準入股到戶産業入股資金401.85萬元,累計分紅32.148萬元。
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模式,依托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資金,2018年以來,累計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訓640人,選派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農牧民群衆5.9萬餘人次,實現技術指導與産業需求無縫對接,有效提高農牧民的生産技能,為自身發展注入了活力。
黨建引領 破解産業發展瓶頸
叠部圍繞“黨建引領、企業帶動、基地示範、農戶緻富”“大林精農細牧”的工作思路,深度挖掘資源優勢,加快構建“一鄉一業”“聯鄉成片”的現代農牧業發展新格局,大力發展蕨麻豬、食用菌、經濟林果、藏中藥材、牛和土雞土蜂等特色主導産業,努力實現黨建與産業發展同頻共振、互動雙赢。建成了尼傲、旺藏、桑壩、卡壩、臘子口4個片區5個縣級蕨麻豬種質資源保護繁育示範點、22個鄉級蕨麻豬養殖示範點,打造電尕鎮田園綜合體、旺藏蘋果休閑産業園、洛大櫻桃種植基地,提升改造經濟林4600畝,以及電尕鎮、尼傲鄉、旺藏鎮、多兒鄉、達拉鄉等12個1000畝黑木耳種植基地。目前,黑木耳種植基地智慧種植農業系統已完成。規模化産業的逐步形成,陸續帶動勞動力9382人次,就業增收421.25萬元。帶動三類戶、脫貧戶520人,分紅資金62.4萬元。
自2021年4月份以來,叠部通過“公司 村集體 農戶”及務工等方式帶動農牧民增收,尼傲黑木耳基地吸引尼傲村建檔立卡戶、五保戶等從事木耳采摘等工作,人均每月收益3800元左右。2021年9月底,開始進行木耳深加工及包裝銷售,帶動就業人員200餘人,人均增收3600餘元。同時,結合扶貧配股資金,帶動旺藏、臘子口鎮2個鄉鎮392戶建檔立卡戶持續增收,尼傲村32戶群衆每年每戶平均收入土地租金802.96元,真正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的美好願望。
“我們堅持把小木耳做成群衆緻富大産業的目标,讓黑木耳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群衆幸福生活的新密碼。”尼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英喜說。
近幾年,叠部通過探索實踐,積極采用和推行“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 貧困戶”的運營模式,叠部縣紮尕那青稞酒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年内青稞酒産量達到3000噸。2021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21萬元,純利潤351萬元;帶動企業2家、合作社6個,農戶、脫貧戶和三類戶1073人,通過訂單、勞務等方式增收470萬元,“叠部青稞酒”區域品牌初綻光芒。
截至2021年底,叠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9萬元,年均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4元,年均增長9%。現代農牧業不斷壯大,發展專業化養殖場19個、經濟林果8800畝、建成設施農業大棚680座,蕨麻豬養殖規模達6.41萬頭,培育“四上”企業19家,創建示範合作社66家。認證國家綠色食品A級産品12個,“叠部蕨麻豬”和“叠部羊肚菌”認證為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牲畜總增率、出欄率、商品率分别達35.05%、68.24%、47.75%。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初步建成,津叠兩地6家企業簽訂供銷協議,實現銷售收入6500萬元。
新征程上,叠部縣将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建設“生态叠部·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範區”而不懈奮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