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蛇傳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白蛇傳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7:07:09

白蛇傳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作者簡介:趙子文(網名-笑口常開)一九五一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縣蔣坊村一九七一年在太原參加工作,現己退休,至今在太原定居五十餘年平生喜歡看書寫些雜感,作為自娛自樂充實自已的生活,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白蛇傳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白蛇傳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漫談白蛇傳的雛形創作與演變過程)1

白蛇傳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作者簡介:趙子文(網名-笑口常開)一九五一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縣蔣坊村。一九七一年在太原參加工作,現己退休,至今在太原定居五十餘年。平生喜歡看書寫些雜感,作為自娛自樂充實自已的生活。

漫談《白蛇傳》雛形與演變創作曆程(原創)

《白蛇傳》是我國家喻戶曉,人人偕知的民間愛情傳說故事。與《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合稱我國漢族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這四篇民間傳說故事,深受曆代民間百姓喜愛和互相傳閱。說明這些文學作品的靈魂在人們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了。這就是文學藝術的魅力和藝術效果的結晶。

這四篇故事是貼近老百姓生活,植根于很深的群衆基礎上的,所以才深受百姓的喜愛和代代口口相傳。現在隻談《白蛇傳》的最初創作源頭的出處由來與不斷升華的過程。

關于《白蛇傳》創作的源頭版本衆多,一說《白蛇傳》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今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金山(又名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故事的原形是: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古代此處建有金山寺。因墨子在此山隐居,故又名墨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餘脈之一。這裡峰巒叠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幽靜,猶如世外桃源。在魏、晉時期,左思在《魏都賦》裡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的傳說:"犢子牽黃牛,遊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美時醜。後與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的故事,故事的女主公由“連眉女"演變為白蛇,男主人公“犢子"成為了許仙。古時淇河流域黑山一帶(黑山也稱金山),有白蛇洞,白龍潭。曆代名人和文人都向往于此,《詩經》中許多詩篇都是描寫淇河流域故事的。古代墨子,鬼谷子,周文王,羅貫中……等古代文人和曆史名人都在此留足和隐居過。因這裡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很可能《白蛇傳》故事最初創作的發源地就是在這裡。

另一種版本,一說源于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于《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在(《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中的話本裡,故事情節就已初步定型。較以前的民間《白蛇傳》傳說故事有了進一步的完美和提升。

還有一種版本,說《白蛇傳》的雛形故事,來源于印度兩條大蛇的故事:傳說東南亞也有類似《白蛇傳》的故事。元代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中,就記述了真臘國王有一“天宮",夜夜登上天宮的金塔與化為美女身形的蛇精交合,也是人蛇交媾故事的雛形。後以此故事原形,被改寫為我國民間傳說《白蛇傳》的故事。(真臘是現在柬埔寨的前身)

民間還有一種版本,傳說白娘子最先是四川青城山的一條小白蛇,有一天不幸被幾個小孩捉住,正要往死打的時侯,這時過來一個放牛的小牧童,用銅錢把這條小白蛇買下,才使這條小白蛇得救,然後放生在青城山。最後這條小白蛇經過數百年的修行,最後拜黎山老母為師,師傅賜名白素貞。

相傳有一天白蛇搶吃了河中修行的一個大烏龜的仙丹,為躲避大烏龜的巡仇,後又到四川峨眉山白龍洞中修行。傳說中這個大烏龜就是後來故事中法海和尚的化身。白娘子在峨眉山白龍洞中修行千餘年後,道行達到了法術精深的境界。有一天偶遇觀音菩薩的教道和點化,下凡到浙江杭州西湖施藥救難于當地百姓。白娘子下凡有兩個目的,一是施藥救難于當地百姓,另一個目的是為報達當年救自已性命的小牧童的恩情。而當時的小牧童經過千餘年的不斷轉世,現已轉世成為杭州西湖附近一個藥鋪的見習大夫。這也是白娘子下凡西湖的主要目的。然後就引深了現在《白蛇傳》感人而曲折的愛情故事。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最先把《白蛇傳》搬上戲曲舞台的是明代陳六龍,但這個版本已經失傳。現在最早的以白娘子為題材的戲曲劇本,是清代黃圖珌的《雷峰塔傳奇》。黃氏版本中的白氏妖性十足,會圓睜怪眼威脅許仙(最初劇中男主人公為許宣後改為許仙),"我如今老實對你說了,你快快收心與我和睦,萬事皆休。倘然還似這等狂忘,我叫滿城百姓俱化為血水,不要帶累别人喪于非命,你自去想來"。這是劇情中白氏威協許仙時的台詞對話。與此劇情來看。最初劇中的白娘子這個女主人公很是妖性十足,是沒有絲毫善良之心的。按此劇情發展,許仙怎敢與其相愛過日。在觀衆們心目中也是避之不及的一個蛇妖形象。

在戲曲不斷的演出過程中,經過藝人們的加工,又加入了很多精彩的情節,如端陽,求草,水鬥,斷橋等内容,都是乾隆年間的舊抄本《雷峰塔傳奇》中修改的故事情節。以上這些叙述也可以說,是《白蛇傳》故事中的情節逐漸演變的過程。

真正達到讓觀衆感覺故事完美的劇情,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雷峰塔》劇本,這個版本的作者是方成培。這個劇本演出成功到現代一直得到了觀衆的認可。并得到了當代戲劇界專門研究戲劇的教授張庚、郭漢成兩位大師合著的《中國戲曲通史》中,對方成培版本的《雷峰塔》劇情評價道:"方本才使得白蛇故事成為一個真正的大悲劇,并以其悲劇沖突的深刻性,和獨特性光照于當時劇壇,征服了廣大觀衆"。在方成培的劇本裡,不光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塑造和完美,連配角小青也真正生動起來,受到廣大觀衆們的喜愛。可以說此時的《白蛇傳》劇本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再到現在多種版本《白蛇傳》的電視劇,使這個蛇仙與凡人的愛情故事就得到了更高的升華。

自從《白蛇傳》搬上了戲劇舞台,便成了民間家喻戶曉,脍灸人口難以忘懷的美談。故事中人與蛇仙的美好而曲折的愛情故事在民間更加廣為流傳。

不管版本多少,按以上衆多資料所看,《白蛇傳》的雛形故事情節,最初沒有固定的作者,也沒有固定的人物事件的原形。是衆多的民間百姓用口頭文學創作的方式,把其故事人物事件不斷的提練和修改才成了完美的故事結局。後又經過多位劇作家不斷的修改,才成為今天升華到讓百姓更加喜歡的民間傳說的文學作品。

《白蛇傳》改寫成劇本搬上舞台以後,經過不斷地提煉和修改,使故事情節更加精練和完美。按最近改編的戲曲劇本的故事情節,是以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仙與凡人許仙的曲折愛情故事為主線,劇情分為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寺,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許仕林祭塔,法海為逃命遂遁身蟹腹為劇終。從《白蛇傳》最早的民間口頭傳說故事,到現在較為完美而讓觀衆喜歡的舞台戲劇和電視劇,可以說《白蛇傳》這個民間傳說故事,在近千年的不斷進行修改和提練,是個不斷升華的過程,其劇情中蘊含了數代人的無數心血和辛勤的付出。這也說明,一個民間認可的精品文學作品,是要經過無數次的不斷修改和完善,才能成為廣大百姓心目中,俱有靈魂而不朽的傳世文學典著。

我們衆多的愛好文學創作者也應該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從古至今,凡是一篇文學精品,都是不斷的進行修改和提練升華而成的。所以我們平時要養成一個不斷斟酌修改自已作品的習慣,要争取盡量做到把好自已作品的質量關,使自已的作品能在每個社會時期,都能植根于讀者的心靈深處。這才是每個文學創作者的初心和奮鬥目标。

2022年7月27日于太原完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