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個問題,我也在網上了解過比較多的資料。就個人觀點,如果寶貝沒有繁育打算的話,母貓建議絕育,公貓可以視情況決定。
其實關于貓咪絕育的問題,總體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要絕育,是為了寶貝好,不絕育怎麼行?一種是生育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和權力,擅自給動物絕育不人性。
對于這兩種聲音,我們也不用非黑即白,主要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這篇主要跟大家分享下,關于貓咪絕育的那些事兒,好給家長一個參考~
為什麼說沒有繁育打算的母貓,一定要絕育呢?
關于母貓絕育的問題,主要是考慮對貓咪健康的影響,以及發情時嚎叫、脾氣暴躁等行為對主人生活造成的影響。
貓咪一般在6個月左右就進入了成年期,大部分貓咪開始了第一次發情。每個貓咪的發情征兆不一樣,包括愛叫、食欲差、喜歡翹屁股、亂尿散發氣味等。
每年春夏季夜晚偶爾會聽到窗外有動物,發出類似小孩哭聲地嚎叫,就是小母貓發情在召喚公貓~
如果發情時沒有進行交配的話,一周後貓咪可能會再次發情,周而複始。發情行為嚴重的,非常影響正常生活。
除了對生活的影響,對貓咪的身體健康也有很大的隐患。
小母貓是季節性發情,也就是說每當季節、溫度合适的時候,它就會開始想念小公貓。
母貓發情周期一般15~28天左右,每次會發情間隔3~7天,頻繁發情會導緻小母貓子宮内膜壁增厚,出現子宮蓄膿等疾病,也會增加子宮肌瘤、乳腺炎等疾病的發病概率。
一些研究表明,小母貓6個月做絕育手術,能夠将患乳腺腫瘤幾率降低至91%,12個月做幾率降低86%,2歲之前做能降低11%,2歲之後做的話就沒有特别明顯的預防效果了。
所以,綜合考慮下來,沒有繁育打算的小母貓,在健康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盡早做絕育手術。
那為什麼公貓可以看情況考慮做不做呢?
和小母貓主動發情不一樣,小公貓一般是被動發情,即有誘因的發情。已經性成熟的小公貓,一般是聞到了母貓發情的氣味,會開始發情。
這也就是說,在沒有小母貓的誘因下,小公貓是不會主動發情的。
發情症狀不同,一般小公貓發情時,更多的是出現亂尿、脾氣暴躁等行為,還可能想沖出家門找小母貓,對生活環境影響較大。
相較于小母貓,公貓發情本身幾乎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比較嚴重的情況就是,公貓發情時可能會頻繁舔舐自己的“小口紅”,導緻出現劃傷,引起炎症、腫大等情況,而造成尿道堵塞。
這就需要鏟屎官自己來判斷一下自己家主子的情況,來選擇絕不絕育。
像我家叮當,現在已經一歲半了,從來沒出現過亂尿、暴躁、食欲不佳等發情的情況(我都懷疑他是不是公公),隻是非常偶爾的會踩被子,體檢也是非常健康,所以目前還沒有絕育的打算(以後看情況再說)。
如果家裡寶貝發情情況非常嚴重,亂尿、打人、不吃飯、還想逃出去找小母貓這種,還是盡早絕育比較好,避免給主子造成嚴重的傷害。
寫在最後總的來說呢,小母貓是非常建議絕育哒,小公貓可以看看具體情況選擇。不過不管選擇絕不絕育,希望家長都能愛護自己的寶貝。雖然對我們來說,小可愛可能隻是生命中的過客,但我們卻是他的全部呀~
想要抱抱
睡覺貼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