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識讀」第一輯:與人有關的部首及篆字(33):失、拜、掇
文/圖|王萬平
在上期《篆字識讀32:捧、攜、承,如果以簡體上推篆形,就有可能犯錯誤》一文裡,我們解讀分享了“與人有關的部首及篆字”:捧、攜、承。有興趣的朋友可翻看。
今天我們繼續解讀分享“與人有關的部首及篆字”:失、拜、掇。
97、失
讀音:shī,式植切。
《說文解字》:縱也。從手,乙聲。
放手,脫手而不能控制。
此字甲骨文缺。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是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字形來看,像是手的下側丢下一件物品,本意是“失去”。
小篆沿襲了戰國文字的形體。
隸變之後就很難再看出其來由了。
98、拜
讀音:bài,博怪切。
《說文解字》:首至地也。從手。
徐锴:進趣之疾也。
兩手迅即着地即“拜”本意為“叩拜”。
“拜”字甲骨文缺,始見于金文。
“拜”的經文形體,由“手”和“頁”構成。因此許慎解釋為“首至地也”,類似于過去“五體投地”的磕頭跪拜。
“首”字,我們在前期圖文中已做過解讀,是指獸類的頭。但是在“拜”的金文裡,嚴格來講是“頁”字, 即“頭”、“面”之義。在“首”的下方加了“人”字,因此特指“人面”或“人頭”。所以應該說金文“拜”是由“首”、“頁”構成。從這個角度來講,許慎“首至地也”的解釋無疑是正确的。反而後來人隻是依據有些金文和戰國文字的形體, 就否定許慎,把《說文解字》的釋義篡改為“手至地也”,顯然是錯誤的。
當然,在金文及戰國文字裡,“拜”字也有其他形體。
這是兩個經文“拜”字,“手”始終存在,另一半類似“麥”,即“谷物”,表示手持莊稼谷物祭告天地神靈,祈禱好收成。
戰國文字“拜”,似有“手”的形狀,但更像是兩個“華”字的組合。
“華”字本義為“榮”,同“花”,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比喻繁榮昌盛,倒是符合前面兩個金文形體的意思。
秦簡“拜”字,左邊“手”,右下也是一隻“手”托舉三株小草,即“卉”。意思與金文及戰國文字相同。
小篆被看似沿襲了秦簡的形體,卻是由“手”和“hui”構成,被搞得越來越複雜了,但是也絕不是後人所解釋的“雙手合十”的樣子。
99、掇
《說文解字》:拾取也,從手叕(zhuó)聲。
此字始見于篆文,由“手”和“叕”構成,本義為拾取碎片類的東西。
篆文形體,由“手”和“叕”構成。
秦簡形體,因為增加了書寫性,已經有了隸、楷的雛形。
“叕”是“綴”的原字,義為用針線将類似布片的東西鍊接在一起,成為衣服。
“衣”的篆文。在“衣”的兩邊各加一條線,代表針線,便成了“叕”字。(完)
您好!
感謝觀賞、點贊、關注、轉發!
我是王萬平,古琴、書法職業教師。讀書、彈琴、寫字,略有心得,願與您分享交流。您有任何批評、意見及建議,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讨,共同學習。謝謝!
「篆字識讀」往期圖文:
《篆字識讀31:手、慣、奉,奉字背後是一個個壓迫與被壓迫的故事》
《篆字識讀30:臘(臘)、胄、肴,都與肉有關,卻被訛寫成月》
《篆字識讀29:肯是腳部的筋肉,在書法創作中,修與脩不可混用》
《篆字識讀28:肉、肩、胡,肩與戶無關,肉和月不要傻傻分不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