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以為宇宙是永恒不變的
其實,哪有什麼永恒,永恒的真正意義是變化
就像北鬥七星,諸葛亮用來擺陣對敵和“朝真拜鬥”,道教用來風水理論,武當用來習武迎敵!
今天,我們先從現代說開去,介紹北鬥七星的今生與前世(内容有點長,請有時間觀看)
北鬥七星總是出現在北方的夜空,處于大熊星座之中,它由瑤光、開陽、玉衡、天權、天玑、天璇、天樞這7顆恒星組成一個鬥勺狀,因此被稱為北鬥星,通俗叫北鬥七星。“鬥”的最前端的兩顆星,向前延伸的直線的5倍距離上就是北極星。
古代時它經常被用來辨識方位和天文曆法,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由此得名
(1)瑤光,大概隻有1000萬年的曆史,和太陽的46億年曆史比較,是很年輕的一顆恒星
(2)開陽,距離地球82.9光年之外,質量是太陽的2.2倍,年齡3.7億年
(3)玉衡,距離地球82.6光年,質量是太陽的2.9倍,它是北鬥七星中肉眼所見的最亮的星
(4)天權,距離地球80.5光年,亮度和質量依然大于太陽。
(5)天玑,距離地球83.2光年,質量是太陽的2.9倍,亮度是太陽的65倍。
(6)天璇,距離地球79.7光年,質量和亮度依然強于太陽,它的壽命隻有8.23億年,目前正在走向衰亡。
(7)天樞,距離地球123光年,質量比太陽大3.4倍,亮度是太陽的165倍。
在民間,有這麼一句話,認星先從北鬥來,由北往西再展開,說的就是北鬥七星的位置和重要性
《史記·天官書》記載:“鬥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與四鄉(鄉通向),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記,皆系于鬥。”
大意是北鬥七星的形狀,很像天帝的“車駕”,因此天帝穩居中央,可以發号施令,統治四方。而漢代的首都是長安,長安還有個别稱叫“鬥城”,據考證,也是從這種觀念而來。
而“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記”則說明北鬥七星與天文曆法觀測、制定的密切關系。
上一篇《神秘的北鬥七星》中講了,古人從勺子到勺柄給北鬥七星起了個雅緻的名字,分别叫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系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
由《史記·天官書》延伸出“北鬥星君圖”,在其中北鬥七星前四星組成車輿,北鬥星君頭戴斜頂高冠坐于車内,後三星則組成轅。右上角還有一小仙人,手持一顆小星,站在北鬥第六星“開陽”旁邊,(這一細節可是有确切的天文觀測作為依據,并不是胡謅)“開陽”為雙星,古代星占學稱小星為“輔”,為帝相之星。這輛車沒有車輪,由雲氣浮托而行。因此曆代帝王都對它極其崇拜,但是凡事如果太過了,就會顯得很荒唐。
這不,西漢末年出了個王莽。
王莽廢了西漢皇帝,建立了新朝,當上皇帝後除了推行一系列新政,還找人做了一個奇特的東西。
王莽在天鳳四年秋天,選擇了個吉日,讓人用五色藥石和銅煉制了一種特殊合金,長二尺五寸的一個北鬥星形的東西,這就是威鬥。從威鬥制成那一刻開始,王莽就随身攜帶這件寶物。在宮中,他專門指派一個人,拿着威鬥,時刻站在自己身邊。而且,威鬥還要随時間的變化,不斷旋轉方向,而王莽的座位也要跟着威鬥同步轉動。即使是外出,都要有專車、專人攜帶威鬥,還要在王莽前面引路。所有這些,說白了就是個人對星占學盲目崇拜,想以此讓上天對自己在内外交困時有所幫助。可惜,當各路起義軍攻入首都長安,四面楚歌之時,王莽還在讓官員操作威鬥以調整自己座位,甚至逃走時仍不忘随身攜帶威鬥,但終歸無濟于事,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民間傳說北鬥七星的每一顆星都有着它們自己的含義,從勺把開始:
瑤光是力量之星,開陽是智慧之星
玉衡是勇氣之星,天權是愛情之星
天玑是幸福之星,天璇是災禍之星
天樞代表劫後重生
道家的《道藏經》中對北鬥七星有另一種記載:
一曰貪狼,二曰巨門,三曰祿存,四曰文曲,五曰廉貞,六曰武曲,七曰破軍
而道教建立後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
天樞宮貪狼星君
天璇宮巨門星君
天玑宮祿存星君
天權宮文曲星君
玉衡宮廉貞星君
開陽宮武曲星君
瑤光宮破軍星君
北鬥七星君,各司其職,有管文采,有管經濟………,其中武曲和破軍兩個星君,是管陣法、将門、刀兵和血刃的,也正因如此,諸葛亮若想祈壽,那肯定必會祭祀北鬥了。這與古時巫術和道家術數都是分不開的。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一生征戰無數,可以說,一将功成萬骨枯,可是也連累了很多将士的生命。對于這一點,渾知天理的諸葛亮自己是十分清楚的。這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中就有提到。
諸葛亮先前六次擒拿孟獲,但孟獲這斯各種不服氣,就去烏戈國借來刀槍不入的藤甲軍物,連敗蜀軍。諸葛亮為了破敵,用計把孟獲的三萬多藤甲軍引進山谷,用火攻之法盡數燒死。按書中之描述,極為慘烈,諸葛亮這次是親自參與、親眼目睹。所以書中描寫諸葛亮望天垂淚說:“我雖有功于社稷,但卻造下了無邊殺戮必損自身的福壽。”
這句話其實也是以後諸葛亮北伐時,祭祀北鬥添壽的伏筆。
也正因為諸葛亮自知殺戮嚴重,陰德減損,壽命将至,才列七星陣。這也是他實施天人感應,期望主管生死的北鬥七星能給于延壽的一種體現。
他告訴姜維,“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執皂旗,穿皂衣,環繞帳外;我自于帳中祈禳北鬥。若七日内主燈不滅,吾可增壽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閑雜人等,休教放入。凡一應需用之物,隻令二小童搬運。”(具體請看【神秘的北鬥七星】)
隻是千算萬算,漏算了個魏延,毀了他的願望。
據《三國演義》中所說,“甲士四十九人,各執皂旗,穿皂衣,環繞帳外”,這在《易》理中,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祈禳設立界限,使帳内和帳外形成結界,這樣的布置稱為“壇界”,所謂“七七四十九”,“七”為周天變化之數,寓意生生不息,循環往複,“皂”旗,“皂衣”中的“皂”是“黑”,五行中主水,這個“壇界”也就是“護城河”的意思。
感覺跑題了
道家《雲笈七箋》中認為,北鬥七星對應着人的“七魄”,主人福禍生死。所謂五星為五髒,七星開七竅,七星降童子,以衛其身,七星化為一星,在人頭上,去頂三尺,人為善,則其星光大而明;人為惡,則其星冥暗而小,善積而福至,惡積則災生,星光墜滅則身死。”民間“舉頭三尺有神明”出處就是在這。道家也根據這樣參星拜鬥的方法研究出添油接命之法,也就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本命七星燈”。雖說諸葛亮失敗了,但是明朝的劉伯溫用這個方法成功續命,這裡暫且不表,另開一文下回再說。所謂“七星燈”是指人身内七個大的、關鍵的,能吸收和轉換生命能量的位
這七個位,分布在人體,如果站在其左側觀之,就正好是一個鬥口朝下方的北鬥七星圖案。
1,膻中:為貪狼星燈;
2,天目前方虛懸一:巨門星燈
3,泥丸:祿存星燈
4,夾脊:文曲星燈
5,命門:廉貞星燈
6,丹田炁:武曲星燈
7,海底:破軍星燈
此本命七,構成人身體内本命七星燈,欲點長明燈,當用添油法。至于八十一種法門什麼的,這裡涉及到文章發表問題,就不寫了,有時間重開一篇,不通過也不影響大問題。
唐代瞿昙悉達編撰的《開元占經》第六十七卷中,出現了北鬥七星另一種名稱,并與七曜日加以聯系,對應如下:
天樞,破軍,日,正星,主陽德
天璇,武曲,月,濁星,主陰刑
天玑,廉貞,螢惑,令星,主中禍
天權,文曲,辰星,伐星,主天理
玉衡,祿存,填星,殺星,主中央
開陽,巨門,歲星,危星,主天倉
瑤光,貪狼,太白,部星,主兵
看來我國古代對這些傳統天文術學一直在整理總結,才有今日之完善。
衆所周知,北鬥七星可以定方向辨四季(神秘的北鬥七星一文有解釋),除了這些還可以定月、季度、日、時、曆數等等。
比如《史記·天官書》中的建四時(春夏秋冬),均五行(金木水火土),移節度(二十四節氣),定諸紀(年、月、日、時、星辰、曆數)。所以開頭提到我國北鬥系統的命名想必大家現在都知道原因了。
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簽》24卷提到北鬥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本文前面提到過“開陽”旁的雙星說的就是這兩)時稱北鬥九星。
《黃老經》曰:
北鬥第一天樞星,則陽明星之魂神也。
第二天璇星,則陰精星之魂神也,
第三天玑星,則真人星之魄精也,
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精也,
第六闿陽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
第七瑤光星,則天官星之魂大明也,
第八洞明星,則輔星之魂精陽明也,
第九隐元星,則弼星之魂明空靈也。
這九星在“北鬥九星職位總主”的别名分别是:
第一陽明星、第二陰精星、第三真人星、第四玄冥星、第五丹元星、第六北極星、第七天官星、第八洞明星(輔星)、第九隐元星(弼星),由九位大帝各主其星,攝理二十八個星辰。
另外,按照《春秋緯元命苞》記載:“鬥為帝車,出号布政,授度四方,鬥為人君之象,而号令之主”。所以古人認為“天樞星主徐州、天璇星主益州、天玑星主冀州、天權星主荊州、玉衡星主兖州、開陽星主揚州、瑤光星主豫州”;這是古九州的劃分。還有一種說法是,北鬥七星對應“秦楚梁吳趙燕齊”.當然,随着曆史的發展,版圖不斷誇大,星象所主之地也相應在變化,都是古人在自身知識體系有所限制之下的思考和反應。
由于各種限制,下回講講二十八宿和北鬥七星與南鬥六星的故事!
,參考:《老子中經》
《北鬥本生經》
《三國演義》
《三國志》
《鬥母延生心經》
《度人經》
《史記·天官書》
《開元占經》
《雲笈七箋》
《道門科範大全集》
《真靈位業圖》
《搜神記》
《黃老經》
《晉書·天文志》
《尚書·舜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