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海濱戶外漁具

海濱戶外漁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6 19:07:45

■記者

“海者,閩人之田也。”自古以來,泉州人便與海結下了不解之緣。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批準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映照着的正是這個古老東方大港百姓與海的諸多故事與傳奇。

“讨海”一詞來自閩南語,意為向大海乞讨為生。一個“讨”字,意義盡顯。在泉州,最初的漁業活動,是淺海灘塗漁業。在長期的“讨海”生活中,泉州漁民發明了一系列充滿智慧的漁具。這些漁具小巧、靈活、别具特色,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本期《最閩南》,以在淺海灘塗上捕捉海産的漁具為主角,一耙、一叉、一鈎、一繩中,尋找那些曆經海浪淘洗的時光與記憶。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1

南宋馬遠《寒江獨釣圖》中,一個漁夫在江上垂釣,他手裡的漁竿底部是帶線輪的。很明顯,畫中的漁竿與現在的并無二緻。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2

漁民使用“土馬”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3

泉州漁民在灘塗上捕撈蛤類(邱建峰/攝)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4

耙網,捕撈蛤類的工具。(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地理》)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5

泉州漁民在海邊挖蛏子(邱建峰/攝)

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要找灘塗上用的傳統漁具,記者來到了蟳埔漁村。蟳埔位于晉江下遊出海口,三面臨海,宋元時,這裡是重要港口。

“現在要尋找全套的傳統漁具已經很難了,我們還是專門從村民那兒收集起來,統一放在展廳的。”黃榮輝老先生是地道的蟳埔居民,今年已經80多歲的他近幾年都在做有關本地風土人情的收集工作。

在蟳埔社區居委會活動中心樓上的一個展廳裡,擺滿了漁民們灘塗作業需要用到的工具。在淺海灘塗上捕捉海産一般稱為“讨小海”,他們用到的漁具,統稱為“海岸帶漁具”。它的種類非常多,并依季節、地點和捕撈品種而變換。從古到今,海岸帶漁具不斷改進演化,有許多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蟳埔海蛎肥美可口,村民會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去灘塗上撬海蛎,蚵槌、蚵打就是必須用到的工具。”黃老先生指着一個用木頭制作的槌子說道。槌子的手柄比較短小,頭比較大,“與旁邊用鐵制作、形似錐子的蚵打配合,才能很順利地把海蛎敲下來”。

耙刺類漁具也是一類曆史悠久的傳統漁具,是利用銳利的鈎耙箭叉等物直接刺捕魚類或鏟捕貝類。耙刺類漁具種類繁多,有着各種變體。黃老先生給記者展示了兩種。一種是有着密集利齒的網筐,名叫“耙網”,可以視為耙子和網的結合體。使用時在灘塗上拖動耙網,蛤蜊和泥沙一起進入網筐中,經過淘洗,将泥沙濾除,蛤蜊就會留下。

還有一種文蛤耙,呈T字形,木質,下面有一塊U形的鐵片,木質結構中段還有一條腰繩。将耙鐵片部分淺插入沙中,木把一頭放在肩頭,直立,左手握木把,腰上套腰繩,腰處通過腰繩使力帶動耙,一步步後退。碰到貝類就停下來,将耙拉起,挑起沙中的貝類,倒入挂在腰間的簍中。“拴在鐵耙上的繩子,其實就相當于一根背帶,主要是用來控制身體的平衡。拖着鐵耙在潮水中行走,得有一定的經驗,懂得如何用力,如何順勢而為。”黃老先生拿起文蛤耙,邊說邊給記者演示了一番。“鐵片翻沙,如果碰到貝類,就會發出響聲。”憑這響聲就知道了。

不得不說,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6

鳗卡(左)、蛏卡、耙蛤卡(右),三者形狀雖然很像,但收口處大不相同,适合不同種類的海鮮存放。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7

“土馬”(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8

尖銳的鳗刮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9

蛏梳是灘塗養殖中用來耙蛏埕的工具,即将翻起的埕土耙細,把泥塊搗碎耙平,使土質細膩柔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是海邊人生活的日常

在黃榮輝老先生的記憶裡,出門能看見大海,海水中能遊泳,這是海邊人的日常。而在這些漁具的一推一拉、一敲一刮中,滲透着海邊人生活的細節和大自然的規律。

文蛤是一種埋栖型貝類,多分布在沿海内灣地勢比較平坦的潮間帶上,它通常将整個身體埋在海邊的泥沙之中,捕食海潮帶來的浮遊生物。夏季潮汐來臨,正是采收文蛤的最佳時機。“落潮之後,海灘上會出現一個個的小孔,這是文蛤的呼吸氣孔。采蛤的漁民在有氣孔的海灘上用腳不停地踩,文蛤便漸漸地從沙灘下浮上來。這時候,再用文蛤耙把它們耙起來。”

黃阿姨是典型的蟳埔女,靠挖海蛎為生。“挖海蛎也必須根據潮水規律,每天出去回來的時間不一樣。譬如初一淩晨一兩點出去,三四點就回來。”泉州的海蛎附着在早已埋好的石頭之上,個頭小,顔色發綠,具有天然的鮮甜味,但是要獲取這樣極緻的美味并不容易。與其說是挖海蛎,不如說是敲海蛎。通過槌子與錐子的配合,海蛎被撬下來,看似簡單,實則不易。但就是這樣,海邊人竟年複一年堅持了下來。

黃阿姨說,她姐妹多,每個人都有一個令自己非常得意的手藝,有的挖海蛎比較厲害,有的很會找蛤蜊,有的很會挖蛏,“誰想吃哪種海鮮,就會拿自己的跟對方換”。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10

耙抔是灘塗養殖中用來平埕的工具(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11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12

蚵打蚵槌

海濱戶外漁具(傳統漁具時光中海的音符)13

這是一種古法捕撈蛤類的工具,用齒耙将泥土帶蛤翻起,還不會破壞灘塗環境。

漸行漸遠的傳統漁具

傳統漁具看似簡單,處處顯現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

記者在蟳埔社區裡,看到了一件黃老先生特别介紹的鳗刮。

“鳗魚長得像蛇,而且滑膩到沒法徒手抓住。但專業的漁民們能快速找到鳗魚,鳗刮一揮,鳗魚就無處逃遁。鳗刮也因為太過鋒利,很容易傷人,必須及時收起。”世間傳聞,這種漁具是一個叫何漁隐的清朝翰林創制出來的。但據說當時他要抓的不是鳗魚,而是同樣滑溜的鳝魚,還因此寫下了《治鳝書》。作為漁獵工具,竿、鈎、繩的微妙彎折與變形,無意中透露着漁民勞作中的智慧與謎底。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裡,有一隅給了這些古老的漁具:蛏梳、耙抔、土馬、鳗簍、鳗叉等等。其中名叫“土馬”的漁具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唐朝時,一個名叫祝氏的老婆婆和家人住在海邊,看到人們在灘塗上勞作時,雙腳經常會陷入淤泥中難以拔出。有一天,她坐在一張闆凳上,突然來了靈感:把闆凳仰面翻倒,兩手扶着凳子的兩根橫檔,一隻腳跪在闆凳中間,另一隻腳着地向後蹬,讓凳子貼地滑行,這樣就不會陷入淤泥裡了。于是她按照設想把工具做好後,邀請鄰居試驗,大家都覺得好用,從此海邊的人們都使用這樣的工具。“泥塗舟”是這種工具在《中國海洋漁具圖集》中的學名,但在全國各地,它還有着五花八門的名字,比如在山東叫“推子”,在浙江叫“泥馬”,在廣東叫“泥闆”,在泉州叫“土馬”或“泥闆”。雖然其名字不同,樣式細節也稍有區别,但總的來說都是用單塊或組合木闆做成小舟形。

“這樣一來,不僅人不會陷入淤泥中,而且因為受力面積大,拖個百來斤的海蛎都沒問題。”黃榮輝老先生說。

“過去的漁民各種東西都得會做,如今的年輕人都不屑于做這些了。前幾年,村裡做漁具的最後一個鐵匠也去世了,現在都沒人會做了,家裡那些僅存的工具就修修補補湊合着用用。”黃阿姨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詢問過身邊很多在海邊長大的年輕一輩,他們大多表示從來沒有見過什麼灘塗用的漁具,讓人不勝唏噓。

正如海洋文化學者盛文強在他的小說集《漁具列傳》中說的:外部世界日新月異,然而不變的,正是那些難以改變的東西。它們的故事,正等待着人去翻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