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會計30個常識

會計30個常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4:51:00

常識1:出納和會計不得由同一人兼任;公司可以沒有财務部門,但必須要有财務負責人

會計和出納是财務部最基本的配置。小公司的出納常由老闆娘、老闆家的親戚或行政人員兼任,會計則通過招兼職或找代理記賬公司解決。稍微大點的公司,可以設置正式的會計和出納。

無論企業大小,出納和會計不得由同一人兼任,以達到互相監督和控制的目的。

大公司的經濟業務複雜,财務分工更精細,相應地就有:

财務部的頭,也就是常說的财務負責人,小一點的公司叫财務主管或會計主管,稍大一點的公司叫财務經理、财務總監、首席财務官(CFO)等。

頭頭們下面常有一幫兵,包括出納、工資會計、成本會計、材料會計、銷售會計、稅務會計、固定資産會計、總賬會計、合并報表會計等。

從崗位的名稱可猜測這些崗位人員所負責的内容,不過不要一概而論,可能一樣的崗位名稱,在不同的公司實際負責的工作有一定區别。

注意

公司可以沒有财務部門,但必須要有财務負責人。

老闆可以兼任财務負責人。

常識2:會計恒等式:資産=負債 所有者權益

學會計,需要掌握一個最基本的概念:

資産=負債 所有者權益

這就是基本會計恒等式。

恒等的意思是,無論何時何地,也不管企業的經濟事項發生何種變化,該等式都一定成立。基本會計恒等式是編制企業資産負債表的基礎。

資産是企業的一種資源,是:

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

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

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負債是企業的現時義務,是:

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

預期會導緻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所有者權益是:

企業資産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作股東權益、淨資産。

常識3:财務是個真實的謊言:通常對,但不一定真實

财務世界裡除了“資産=負債 所有者權益”這樣必定恒等的公式外,還有許多似是而非的概念,以及需要運用職業經驗加以判斷的情形。

針對同樣一家企業,不同的财務人員可能會編出金額大相徑庭的财務報表。

财務報表的準确程度,取決于财務數據背後的假設,以及财務人員的人為判斷。比如,應收賬款有多大比例會成為壞賬?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确認收入?

記住,你看到的财務報表通常合乎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對的,但不一定反映了企業的真實狀況。

常識4:企業的資産負債表就像比基尼,它所隐藏的才是關鍵的東西

資産負債表是企業在某個特定時點,比如小米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财務狀況的快照,是一張靜态報表。

單期資産負債表是靜态的,連續資産負債表則可以反映企業财務狀況的變化情況,比如招商銀行2020年、2019年、2018年12月31日的資産負債表。

不過,閱讀資産負債表時不能僅滿足于此,還要嘗試看債務的結構,看資産與債務的關系即償債能力,具體可閱讀《一看就懂的會計入門書》第7章“生死時速:形形色色的财務比率”。

什麼樣的資産負債表可以被認為是健康的呢?一般來說,要有比較高的流動資産、相對高的淨資産、足夠的留存收益(主要是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相對低的負債。

資産負債表受所在行業特點的影響,像ABC英語培訓學校這樣的服務類公司的資産負債表,簡單得令人不可思議,沒有存貨,沒有應收款,沒有短期借款,沒有長期負債,現金占資産的比例很大。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你一定也沒有企業精。企業發布的資産負債表就像比基尼,它展露出的東西很有意思,但它所隐藏的才是關鍵的東西。睜大眼睛哦!

資産負債表的缺陷

資産負債表隻反映報表日當天的财務狀況。過了這一天,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在年底或月底的時候,資産負債表可能會被操縱,比如臨時拆借的現金會在報表發布後不久,甚至報表發布的次日像瀉洪一樣急劇減少;貨物前幾天剛賣出去(發到了經銷商的倉庫),沒過多久,又全部退了回來。

常識5:利潤表不能隻看數字的增長,更要看增長的質量,明白利潤究竟從何而來,能否長期保持

看利潤表,不能隻看利潤,影響利潤結果的其他項目比利潤本身更有意義。

此外,看利潤表不能隻看數字的增長,更要看增長的質量,明白利潤究竟從何而來,是否能長期保持。

利潤表的費用結構往往體現了企業的戰略部署和資源配置。高技術以及需要創新産品的企業,研發費用會很高;正在開拓新市場的企業,銷售費用會提高很快;準備在現有市場基礎上深入挖掘的企業,往往會提高員工的工資、福利和增加培訓費用;企業如果進入衰退期,則會削減存貨,停止招工,在蕭條期,就要縮減管理費用,甚至裁減雇員。

管理者如何管理利潤表

利潤水平反映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效果或者說是盈利能力。利潤表經常被用來衡量企業管理者一段時期的工作表現,反映任期内的工作成績。

管理者,以及想要成為管理者的人,都必須對利潤表負責,并學會管理利潤表。

讀書要從頭看到尾,管理利潤表正好相反,從利潤開始規劃,然後集中一切力量去實現它。從管理者的角度看,在利潤表裡,越靠近利潤的費用越容易控制,越靠近收入的項目越難

控制。

企業的盈利狀況低于期望時,有幾種辦法可以提高盈利狀況,進而改善利潤表。

會計30個常識(人人用得上的12個基本會計常識)1

常識6:企業要交稅的利潤額,和會計報表上的利潤額不一定相等

企業有所得,就要交所得稅。企業要繳納的所得稅費用,計算公式是:

所得稅費用=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注意,應納稅所得額不一定與利潤表中利潤總額相等,可以比會計報表中的利潤總額高或者是低。

企業的所得稅費用不是根據會計報表上的利潤總額直接計算。每年年度終了,會計要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依據稅法進行納稅調整,重新得出應納稅所得額,從而計算出當年累計應當繳納的所得稅費用。

企業所得稅的法定基本稅率為25%。但是,符合國家優惠政策的企業,可以申請減按20%、15%、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考考你:

為何财務部會嚴控餐費報銷,并提倡用差旅費等發票報銷可報銷費用?

常識7:現金流量表報告真金白銀,值得好好研究

資産負債表中的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表中的利潤,它們都是賬面數據,是财務人員做賬做出來的。

而現金流量表卻不同,它報告的是真金白銀,是實實在在可用以付賬的現金,值得好好研究。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經營淨現金流應大于零才正常,而投融資淨現金流則取決于企業生命周期。成長期企業的投資淨現金流為負、籌資淨現金流為正,而成熟期企業則相反。

如何管理現金流

當一家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到期債務時,就會發生債務危機;而反過來,讓大量的現金躺在戶頭上睡大覺,則是資源的極大浪費。

紅頂商人胡雪岩說:“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這才是會做生意。”企業的錢是用來周轉的,如同用七個蓋子去蓋八個壇子,不能穿幫。用九個蓋子浪費,用八個蓋子笨蛋也會。這就是現金流管理的真谛。

常識8:财務分析的三大方法

财務分析有很多種方法,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①縱向的曆史比較;②橫向的行業比較;③财務數據之間的内在結構關系比較,即财務比率分析。

會計30個常識(人人用得上的12個基本會計常識)2

常識9:利潤高的企業就更值得投資嗎?

不一定。

企業的淨利潤數據固然重要,然而它不能全面展示企業真正的盈利能力,需要結合其他财務數據加以綜合評判。

例如,白山公司用100萬元資産創造了10萬元利潤,黑水公司用50萬元資産創造了8萬元利潤,雖然白山公司的絕對利潤額好于黑水公司,但考慮到所投入的資産,黑水公司的效率顯然更高。

常識10:利潤≠利潤率;利潤率≠利潤

利潤高或利潤率高對企業來說自然是件好事。

但是,利潤不等于利潤率。利潤高的企業不一定稱得上利潤率高或盈利能力強。

另外,利潤率也并不等于利潤。

舉個例子。

小胖包子店每天生意興隆,包子日産日銷,利潤率為10%。

小蘭眼鏡店門可羅雀,每周能做成1單配鏡生意,每單利潤率為70%。

假設二人的投入資本相同,誰更賺錢呢?

回答:

包子店的利潤率為10%,資産周轉率為365次(因為日産日銷),年利潤率相應地為10%×365 = 3650%。

眼鏡店的利潤率為70%,資産周轉率為365/7=52.1(次),年利潤率相應地為70%×52.1=3647%。

利潤率雖有差異,二人的賺錢能力卻旗鼓相當。

“薄利多銷”和“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你偏好哪一種生意方式呢?

常識11:挂賬和洗大澡,違背了會計上的配比原則

挂賬和洗大澡都是管理層非法操縱利潤的手段,違背了會計上的配比原則。

挂賬:違背配比原則而做高利潤的方法

挂賬,就是懸而不決,放在資産負債表的臨時科目内,挂起來暫不處理。

例如,應該預提的損失和費用找各種原因長期挂賬,說辭可以是無法量化,沒有足夠的書面證據(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亡事件就是這樣……)。本來應該當月處理的,有意拖延不處理,甚至拖到幾年後,這樣當月或當年的費用就會減少,利潤被做高,從而拉高股價或是經理人多拿獎金。

洗大澡:違背配比原則而做高費用的方法

企業不總是想把利潤做高,有時候它們希望做低,甚至做成很大的虧損——會計行話稱作“巨額沖銷”“洗大澡”,俗語就是“一次虧夠”。

常用方法是提前确認各項費用,或高計各項費用。

比如,今年預計完不成任務了,管理層就索性将明年要發生的費用,都提前安排到今年。明年的費用低了,就可以順利地扭虧為盈,或者獲得更多獎金。

常識12:你一定不知道的神奇财務分析方法:将報表中的數字全部除以銷售收入

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比率分析方法:把财務報表裡的所有數字都除以銷售收入。這也是财務總監鐘文慶非常喜歡使用的一種方法。

把利潤表裡的所有數字都除以銷售收入,可以看到每賣出100元的産品或服務時,對應的成本是多少,各種費用是多少,最終能盈利多少,這樣可以很快發現利潤被哪種費用消耗掉了。把資産負債表上的所有數字都除以銷售收入,可以看出每賣出100元的産品或服務時,多少資産比如應收款或存貨被利用了,或者多少借款被占用了。

更多有趣有料的會計知識,參見《一看就懂的會計入門書》。

會計30個常識(人人用得上的12個基本會計常識)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