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南地區長大的小夥伴應該對于“博杯”這件事有所了解。“博杯”可是我們在廟裡拜拜的時候與神明佛祖溝通的聖器。但是相信很多人對于“博杯”的儀式和結果卻不一定全部了解,畢竟對于“後生家”的我們很多人都比較少去廟裡拜拜了吧。對于“博杯”更多的印象應該是小時候跟着阿嫲或者家裡的長輩去廟裡的時候看到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博杯這個宗教儀式的流程和意義吧。
【博杯流程與意義】
擲筊(珓)的目的在于請求神佛指點迷津,從而走上人生正确道路,同時啟迪内在智慧,沉澱錯綜複雜的思緒與安撫徬徨不安的心靈。杯筊的形狀如初三的月亮,或竹制或木制或塑膠制,一組兩片,大小完全一樣。凸型的面稱為「陰」或「俯」;平型的面稱為「陽」或「仰」。
“博杯”的流程大緻如下:
(一)、向神佛禀明
請筊時,雙手合掌杯筊置放于掌心中,先向神佛禀明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時、年齡、住址,以及祈求神佛聖示指點的事由,一次以一事為原則。禀明叙述時,應條理分明,簡單扼要,避免羅嗦冗長而失去重點。
(二)、請神佛聖示
禀報完畢後,先暫候數十秒鐘,讓神佛有所時間斟酌一番,接着才進行擲筊的動作。擲筊時,頭額微低雙手捧筊,杯筊平、平呈蝶狀;高舉至眉心間;再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就是一般所謂的「投空擲地」。
1.請筊時,雙手合掌,杯筊置放于掌心中,禀明個人資料和事由,一次以一事為原則。
2.預備擲筊時,頭額微低雙手捧筊,杯筊平、平呈蝶狀。
3.雙手捧筊高舉至眉心問。
4.杯筊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即是所謂的「投空擲地」。要特別留意的一點是:跋杯通常以三次為限。
(三)執筊結果有三種:
1·「聖杯」:呈現一凸、一平,表示神明認同,或行事會順利。跋杯求事分大小事,大事連續三聖杯,小事一杯即可。
2·「陰杯」:呈現凸、凸,表示神明不認同,或行事會不順。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
“陰杯”又叫作“穩杯”、“翕[him3]杯”。
3·「笑杯」:呈現平、平,表示神明還未決定要不要認同,或行事狀況不明。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神明,或再次說清楚自己的祈求。
信衆自有主張、已有定數,認為是多此一問的情況下,也會獲得笑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