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年
小年已至,大年不遠,回家的日子又近了。不論身在何處,離家多遠,那份對于家、對于親人的思念,總會因為這馬上到來的團圓,而顯得愈加強烈。小年,有什麼樣的由來故事?又有哪些小年習俗?小年在詩文中,有着怎樣的味道?下面,與您一起歡慶團圓……
小年 · 習俗
小年,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竈日。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咱們甘肅的人們也要祭竈神。主要習俗如下:
殺獻竈雞
臘月二十三,甘肅習俗必得殺雞獻竈,這跟全國各地一樣。如《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二載:“主祭之人,必為家長。禮拜時身後跪一幼童,雙手抱一雄雞,名曰竈馬。家長叩頭畢,向竈神禱祝數語。祝畢,一手握雄雞之頸,将雞頭向草料内推三次,一手将涼水向雞頭傾灑。雞若驚戰,便謂竈神将馬接受。”
烙竈餅
竈神又稱為本家司命,甘肅直呼為竈爺,屬于五祀之一。祭竈節當日晚飯後,女主人要烙竈餅十二張,寓一年十二月。若逢閏年,則為十三張。而且烙竈餅時不能放鹽。烙好後先疊置竈頭,之後點蠟焚香,磕頭祭祀。接下來将每張掰出一點,抛于廚房頂上,意味恭獻竈君受用,剩餘分給家人食用。
獻竈糖
甘肅祭竈習俗中獻竈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把竈神的嘴塗甜,黏住竈神的嘴,讓竈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俗諺有雲:“臘月二十三,打發竈爺上青天;臘月二十四,打發竈爺上柳樹。”甘肅習俗中,祭竈神時間一般為臘月二十三,但因這天過于忙亂,沒有顧上,則也可以是二十四。
甘肅把祭竈之日稱為小年,二十三一過,年已正式開始,一切避忌皆除,如掃舍、殺豬等便不再擇日。
小年也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吃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想想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的樣子才是有年味兒啊!
貼窗花
過了臘月二十三,挨家挨戶就開始裝飾自己的家裡了。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帶着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如今多數人都是去買窗花了,少了一種剪窗花的年味。
掃塵土
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要過年了,自然要把家裡大掃除一下喽!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内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貼春聯
很多地方從小年開始,就算開始過年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裡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不缺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謀劃策寫什麼的時候最溫馨。
備年貨
小年過完,不久就是大年了,人們開始提前買年貨。很多年貨的準備不是一天就能幹完,所以從小年開始就得提前動手。
小年 · 品讀
縱筆三首
(節選)
蘇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當祭竈,
隻雞鬥酒定膰吾。
賞析:雖然是寫歲末生活的窘迫,但蘇轼這首詩充滿樂觀。雖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鄰家小年祭竈的雞酒,一定會拿來與我同食的!
《北京的春節》
老舍(節選)
二十三日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在舊社會裡,這天晚上家家祭竈王,從一擦黑兒鞭炮就響起來,随着炮聲把竈王的紙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竈王上天。
在前幾天,街上就有多多少少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大小瓜形。按舊日的說法:有糖粘住竈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會向玉皇報告家庭中的壞事了。現在,還有賣糖的,但是隻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竈王的嘴了。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貼好,必須大掃除一次,名曰掃房。必須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按老習慣,鋪戶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假若不預備下幾天的吃食,臨時不容易補充。
小年
甘小教祝你
歲歲平安
你家的小年怎麼過
點擊寫留言
聊聊吧
審核:蔡 莉
責編:楊争榮
來源:省教育廳新聞中心綜合整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