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大伯的經典散文

大伯的經典散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2 07:02:03

大伯的經典散文?“老年文體”說為孫犁所首創,評論家閻綱晚年緻力于散文,85歲時重提“散文是老年”的話題,意味深長,讓人聯想到散文的形與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大伯的經典散文?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大伯的經典散文(散文是老年)1

大伯的經典散文

“老年文體”說為孫犁所首創,評論家閻綱晚年緻力于散文,85歲時重提“散文是老年”的話題,意味深長,讓人聯想到散文的形與神。

我國是一個源遠流長、包羅繁複的散文國度,發展至今,與詩歌、小說、戲劇相比,散文仍是難以定義的一個文學領域。肖雲儒先生提出過“形散神不散”之說,上世紀80年代已被質疑,理論界也不甚認同。閻綱先生重提“老年文體”,針對的是人們喜愛、熟悉的叙事、抒懷類的部分散文,不涉及記史、傳狀、表章、檄文、祭悼、遊記、贈序及議論性的文章。

森林裡的不材之木,莊子稱曰“散木”,社會上的無用之文,被叫做散文。散文上不了台盤,病根犯在一個“散”字上:

題材廣博,海闊天空,什麼都可以入題,取材上先就擺開一個容易松散的格局。長短不拘,百字千字萬字,俱可成文,尤其是時下的大散文,動辄萬言,碼字便捷而不計短長,也容易與“假大空”連襟。另外,文無定法,變化不羁,似乎也為易于渙散開了個旁門。通脫自由本是散文發展的強項,但因作者的水平參差不齊,泥沙俱下,也容易緻成散化。石英先生在30多年前主持《散文》月刊時,上級曾讓他去輔導一位退休的老同志學寫散文,理由就是詩歌、小說都不大好寫,你就教他去寫寫散文吧。散文被視為創作素材裡的“邊角料”,便于随意捏弄,由來已久。

圖形容易,寫心實難。其實,散文的根柢在于“神聚”──神凝意聚。一篇散文寫到最後,如果神散意虛,就是敗筆。神聚二字怎麼去實現呢?下面羅列人們熟知的幾篇範文,從聚、散角度略為提示,供有心人自行揣摸:

杜牧的《阿房宮賦》,寫的是千年前的阿房宮建毀之事,史料取材遼遠宏闊,描述生動細膩,實質上是弦外有音,用以影射唐敬宗廣造宮室、天怨人怒的嚴酷現實。作者是悲慨萬端,意蘊深沉。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地道的山水遊記,環境氛圍質樸恬靜,雞犬安樂,難得的是匠心獨運,寓意高遠,反映了人民群衆渴望擺脫壓迫剝削和頻仍戰亂、追求正常生活的強烈願望,批判的鋒芒含蓄、銳利。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乍看是一篇登樓寫景之作。洞庭湖的景色氣象,經見的人多了,唯有範仲淹,能以簡潔的筆墨寫出自己遠大的抱負及崇高的思想追求。視之為一篇别緻的議論文,何嘗不可?

秋天靜穆,本是中國詩文裡的持久主題。歐陽修的《秋聲賦》,卻是大開大阖,寫透了秋天的氣勢、聲韻及節奏的淩厲變化之美,夭矯奇崛,幾近于“龍卷風”,成為寫秋文字裡無從逾越的一曲絕唱。

天下兒女,有幾人未見到過父母的背影呢?朱自清的《背影》,将散見于生活裡的“祖母去世”“家計維艱”“外出謀事”,以父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的一尊背影輕輕托出,将隐忍悲怆的依戀之情描述得令人落淚。

孫犁的《亡人逸事》,避雨時閑聊牽線,成婚前看戲相親,瓜田、紡織、育子,取材平淡,從中也找不出怎樣動人的生活細節,看去散極,可當你讀到收尾的百多個白描文字,能不心酸下淚者,恐不多見。

上述文章給人的啟示是:形散易緻,神聚唯難。文章的主脈确定之後,内容取舍應當廣裒博雜,曆練精詳,用筆要靈動機巧,出神入化,而寫到最後,落腳點應當是意聚神凝,于情于理,須集結成非凡的震撼之力,這才是上品的散文。散文易寫難工,“工”字的真谛就鉚在最後的落腳點上。

文壇上久經戰陣的閻綱先生,谙熟諸類文體,晚境裡慎重提出“散文是老年”的話題,我個人尋思,裡面大抵含兩層意思:

一是進入老年,寫好散文的概率會高一些。學生起步作文,作文就是散文的雛形。從小染指,不斷摸索,到老年才可望成熟。莊稼人在田野上風雨耕耘,是豐年還是歉歲,秋季能見分曉。寫作屬于筆耕,但與種莊稼相比,曆時遠過于四季,在艱難曲折的生活中有沉思、有品味、有消化,越活越明白,進入“人情練達即文章”的老境,才可能寫出意聚神凝的佳作。

二是比較而言,老年人的散文有味、耐讀。好散文稀有,閱讀、理解起來也不那麼容易。中考、高考試卷裡的語文閱讀題多為散文,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極其嚴格的檢驗。也就是說,從寫作、閱讀兩方面着眼,散文與老年人在本質上更為親近。我有一個俗氣的比喻:閱讀好散文,有點像人在進餐時的啃骨頭,骨頭上肉香,大咬大嚼行不通,狼吞虎咽也不可取,有耐心,有韌性,翻來覆去,啃食時才有收獲,也有回味。閻綱先生自述:“孫犁的《亡人轶事》,我常讀不懈,絕對不下20遍。”現在的讀書人,還有這等“啃骨頭”的精神嗎?

在多彩多姿、創新輩出的散文園林裡,“散文是老年”僅為一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朱自清的《背影》,俱寫于作者28歲時,與老年分明無涉。閻綱先生如此強調,内中更為注重的是:為文時要慎重提煉,耐心打磨,其内涵應當老到、精湛,追求為文境界的爐火純青。

散文忌散,說着容易,實踐起來很難。本文寫到這裡,明顯趨于散化,隻好打住。

來源: 天津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