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劉通過一家物流公司
從貴陽往四川寄了兩箱化妝品
結果東西被物流公司弄丢了
客戶要求小劉重新發貨
公司則要求小劉自己承擔這次的損失
小劉告訴記者,被物流公司弄丢的兩箱化妝品零售價一萬多元,他們公司給他計算了成本價三千多元,讓他去找物流公司賠償。記者了解到,小劉當時是在貴州鑫平安物流有限公司寄的東西,但該公司又是委托貴州利達四通物流有限公司進行的運輸。
貴州鑫平安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女士:貨不是在我這裡弄丢的,肯定要去找利達四通公司啊。
貴州利達四通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全先生:我們公司的單子上有明文寫的是,超過一千元,就要保價。他也沒有進行保價,所以我們隻能按照我們的條款進行賠償。我們的條款是按照運費的五倍賠償,但是我們也沒有說隻是按運費,我們昨天也說了,一千元以内都可以。
小劉告訴記者
他們當時确實沒有保價
但這并不是物流公司
隻賠償一千元以内的理由
小劉:發個物流,你如果連我們的本錢都賠不了的話,我們還倒虧,那對我們消費者來說一點保障都沒有。
貴州利達四通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全先生:他拿的那個貨物清單,這個價格說實話我們不能認同,肯定要第三方機構去認定。隻要認定好了,昨天我也跟這兩位說了,他也可以去打官司,隻要法院判定是我們賠,我們就賠。
記者:當時你沒有提醒他保價嗎?
貴州鑫平安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女士:因為大家平時都是這樣寄的。
記者:但你們有提醒的義務啊。
劉女士:是的
劉女士說,正是因為自己沒有盡到提醒的義務,她也願意承擔小劉的一部分損失,除了貴州利達四通物流有限公司承擔的一千元外,她也承擔一千元,加起來總共兩千元。小劉告訴記者,哪怕就是這樣,剩下的一千多元依然得由他和另外的一個夥伴來承擔,而他倆也隻是一個打工人,肯定無法接受。
對此,記者也咨詢了律師。律師認為,物流公司的寄件單屬于格式條款,肯定不能以條款上的規定來進行賠付的依據。消費者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可以請第三方機構對所丢失的物品價格進行鑒定,并以此為索賠依據。如果依然不行,再考慮走司法程序。
律師沈琪琪:因為産品的金額不高,訴訟也不是一個必要的手段。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調解機構來參與調解,或者也可以通過法院的調解中心來對這個案件進行調解,不一定走到訴訟開庭的地步。
在聽了律師的建議後,小劉說
他們會再給物流公司一定的時間
去把丢失的東西找回來
如果對方最後還是找不到
并且依然隻願意那樣賠償的話
他們再考慮走相關的程序
END
記者:唐成雷 李黃偉
來源: 貴州廣播電視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