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800字及賞析10篇?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考生 君子,有所為,亦有所不為有所為,是英雄,是鬥士,排除萬難,勇往直前,成就的是傳奇;有所不為,是君子,是王者,他們能團結人,成就的是事業恪守中庸之道,為還是不為,關鍵是把握好分寸和尺度,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考滿分作文800字及賞析10篇?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考生
君子,有所為,亦有所不為。有所為,是英雄,是鬥士,排除萬難,勇往直前,成就的是傳奇;有所不為,是君子,是王者,他們能團結人,成就的是事業。恪守中庸之道,為還是不為,關鍵是把握好分寸和尺度。
就像一個劇本,演員不想拘泥于傳統,想在表演中展現自己的風格,而劇作家呢?他們認為這是他們的藝術追求,作品就是他們的靈魂,别人是不能随意改動的。
但是這樣,改還是不改呢?
如果我是演員,如果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特定的舞台背景下,我的靈感能給作品帶來升華,同時又為自己的表演風格添彩,我為何不改呢?但如果别人的作品真的天衣無縫,而我這一改,恰恰适得其反,畫蛇添足,還是不改為好。改了不是自讨沒趣嗎?
如果我是劇作家,自知自己能力有限,而别人的一改恰能彌補我的缺陷,那我何樂而不為呢?但如果我追求的是我的思想,别人的改動,卻違背了創作的本意,那樣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捍衛我的作品。
所以“為”還是“不為”的關鍵是把握好分寸和尺度。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要建立在無所為的基礎之上。要敢于打破一個舊世界,但不能全盤否定舊世界。新世界是在舊世界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要對傳統文化中合理的部分心存敬畏,但心存敬畏不能陷入盲目自信的泥潭,要敢于質疑,敢于創新。
回望曆史,我們也可以找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例證。看吧,項羽雄霸天下,靠的不就是“有所為”嗎?但他毀掉天下,丢失自己的霸業不也是在“有所為”的情況下成就的嗎?範增也是一位智者,但他的“有所不為”使他無法施展自己的智謀,而劉邦則很好地駕馭這“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分寸與尺度,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宏圖霸業。
我很敬佩王安石這個人,不是因為他的文章,而是他的偉大改革。王安石為了富國強兵而變法,即使天象異常,即使祖宗之法牢牢紮根在人們腦海中,即使流言蜚語遍布京城,也不能阻擋他堅定改革的步伐。雖然改革失敗了,但是人們還是敬佩他的,因為他的勇氣令人敬佩,因為他在“有所為”。
還有我敬佩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他們當年為了保護北京的古城牆,北京的老胡同,可謂用心良苦,至真至誠。這些老北京的曆史遺存如今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記憶,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試想,如果他們夫婦也抱着“有所不為”的思想,那麼,我們今天就再也看不到這些曆史符号了。他們的“有所為”成就的是文化的保護,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正如劇本的改與不改一樣,事情做還是不做,關鍵是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該做的一定要做,不該做的千萬不要做。這就是君子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但願我們都能從中汲取一點什麼!
名師點評
本文開頭提出論點:“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關鍵是把握好分寸和尺度。接下來緊扣材料,從演員和劇作家的角度,論述了劇本“改還是不改”的問題。然後又舉實例論證了中心論點,論證充分而有深度。文章線索清晰,結構緊湊,語言順暢而富有哲理。
敢于突破,成就完美
一考生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隻要敢于突破,一切皆有可能。
俗話說,不破不立。從宏觀方面來看,人類社會的每一個時代都是對舊時代的突破,事物的發展變化也是對原有事物的突破。人的變化也是一樣,要想有所成就,更應當敢于突破。
敢于突破要能與時俱進。時代在發展,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停留在原地,就會被時代淘汰。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不僅說明了人要與時俱進,還道出了與時俱進的方法——學習。不可否認,現在有的老人,連手機都不會用,更别說電腦了。因為他們怕動腦子,不敢突破自己,認為自己反正老了,學那玩意兒也沒多大用處,這就談不上與時俱進了。相反,一些老人不僅能用手機打電話,發信息,還能用電腦上網閱讀和打遊戲,生活就充實多了,這些老人就敢于突破。
敢于突破要有自己的主見。有些人也想做出成就,可是缺乏主見。楚霸王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人。鴻門宴上,他完全可以除掉送上門來的對手劉邦,可他就是不能突破自己的優柔寡斷,放虎歸山,最終使自己一敗塗地。相反,戰國時期的鄒忌就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他的妻、妾與客,都誇贊他長得比徐公美,可他并不輕信,而是堅信自己的眼睛,在親眼見到徐公後,方知自己根本沒有徐公美。他用自己差點受蒙蔽的實例,讓齊王明白了治國之道,從而使齊國“戰勝于朝廷”。可見,有了主見,才能突破認識的局限,清醒地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敢于突破的關鍵是能勇于實踐。再美好的理想,如果脫離了實踐,隻能是空中樓閣,過眼煙雲。唯有實踐,才能把理想化為現實。中國人民之所以有今天的巨大成就,乃是中國共産黨敢于突破,敢于實踐的結果。試想,如果我們還是在姓“社”和姓“資”的争論上糾纏不清,那麼中國社會就隻能永遠停留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難以提高。事實證明,實踐出真知。隻有在實踐中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唯有實踐,才能突破創新。
敢于突破,成就完美!
名師點評
本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開篇提出觀點,文章的主體部分分三個分論點來進行論述,結尾點題。作者注重事例的典型性和現實性,尤其是第三個分論點,論述中聯系現實事例,具有極強的說服力。縱觀全文,文章的結構完整清晰,文筆老練,論述有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