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如何學習别人的優點和缺點

論語如何學習别人的優點和缺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14:59:48

#顔讀論語#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論語如何學習别人的優點和缺點(論語113這樣做幫助别人才是幫助自己)1

昨天我們講了中庸之道,實際上是智者的表現。一個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一定是一個擁有中庸之德的人。中國能在幾十年内在全球迅速崛起,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分量越來越重,和中庸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本身就是中和中庸之道。

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才能和平相處,特别是婆媳關系、團隊成員之間、親子之間。大家想想是不是?中庸之道絕對是處理自己與别人關系最大的智慧。

所以,中庸不是沒有立場的老好人。正相反,是立場鮮明地相互尊重、體諒、包容,是有仁義思想的大智慧。

那麼仁義是不是慈善?具體内涵又是什麼?普通人怎麼才算仁義呢?我們來看雍也的最後一篇。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貢是個特别有經濟政治頭腦的人物,胸懷大志,還能身體力行。從政很牛,經商更牛。

有一天,他豪氣沖天地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說老師如果我能“博施于民而能濟衆”,就是我如果能廣泛地最大限度散财散物給勞苦大衆,能幫助盡可能多的人,“可謂仁乎?”算不算是您說的仁道呢?

老師聽完很欣慰,面帶笑容對子貢說,“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你如果這樣做 豈止是仁,那一定是聖人才能做到的,就連堯舜這樣的聖人都很難做到呢?

什麼意思呢?子貢的這種慈善行為是仁,但必須是有先決條件的。一是有心,二是有力。要有仁德的想法,還要有大無邊的經濟實力。

散财于人,無窮無盡;人心叵測,欲望無邊。給多少才能念你的好呢?一個人再有錢,散财去幫助别人畢竟是有限的,根本做不到博施濟衆。

就拿吃一項來說,就是一個無底洞。我們養一家幾口都尚且難,要你養幾千人幾萬人試試?有多少錢都是不夠的。

中國近幾十年對人類社會的最大貢獻,就是解決了 14 億人的吃飯穿衣問題。這還不是國家散财慈善換來的,而是依靠群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而來的。

所以子貢說的慈善之仁是做不到的,也不是孔子所提倡的。這種完全大公無私、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行為,在孔子看來是不會持久的。既然不能持久、良性循環,就不能推而廣之,成為所有人追求仁德的榜樣。

那麼作為普通人,沒權沒錢的人就不配有仁德了嗎?接下去,孔子說了振聾發聩的話。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說,真正的仁德沒有那麼複雜,無非就是這樣的。

“已欲立而立人”,自己有了明确的志向就會去分享、影響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向光明;“已欲達而達人”,有了成就自我的方法,就會去成就别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能看着自己想到别人、推己及人,就是獲得仁道的方法了。

孔子的仁德思想是基于自身好為前提的,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強大為出發點的。一切都能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感同身受,己所欲施于人,這就是仁道了。

自己開心,也想讓别人開心;自己成長,也想讓别人成長;自己發達了,也想帶着别人一起發達;自己明白了,也想讓更多人明白;自己笑了,也想看到别人笑着;自己舒服了,也想别人一樣舒服。這就是仁義之人了。

子貢說的慈善當然也是仁,但仁絕不僅僅是散财散物;樂善好施,也不僅僅是物質幫助。佛教有三布施七布施的說法,三布施有法布施、财布施、無畏布施,也是包括了物質精神兩大方面的布施。

再多布施,都僅僅是孔子能近取譬的枚舉而已。能近取譬,是仁義的道法。如今變成了成語,流傳千年。可惜,真正悟道并做到的還是少之又少。

能凡事從自身出發、推己及人,是多麼偉大的思想!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世界就大同了,這也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國的模樣。

孔子的仁義思想不是無私,而是建立在特别現實的有私基礎上,是非常現實可行、符合人性的,是可以在全社會層面、面向全體民衆可以執行的。

人人都可以能近取譬,相互體諒、相互包容、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共同富足。生活在這樣一個集體、一個國度裡的人是幸福的天使,其樂融融。

能近取譬,是起心動念裡就有别人,樂于分享一切。你學到了嗎?這是處理好自己與别人關系的總方針,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

到此,雍也全部講完了。下節開始第七篇述而的學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