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字解
即使是現代漢語(除了外來語),都可以很清晰地追溯來源,這也是中國文化最為神奇之處——變化而不斷絕。文字,則是神奇性的原因之一。
天天說“祖國”,也大概知道啥是祖國,但是讓你清晰表達,你得去翻字典。如果你對文字學稍有興趣,就可能得到更多。
那我就來簡單一說,希望你能接受這個國慶節的小禮物。
一,最早的“中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祖國就是自己的國家。簡單來說,祖國是祖先開辟的生存之地。你對這個詞條解釋滿意嗎?
中國,這個詞,在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中就有了,但并不是一個我們現在理解的政治地理學概念的中國。
何尊,高38.8cm,口徑28.8cm,重14.6kg,銘文12行、122字。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何尊内底部銘文及“宅茲中國”四字的放大。
二,講講這個“國”字。
從字形上看,基本上可以理解為有武裝防備力量的方域。看圖。
“何尊”上的這個“國”,就是一個“或”字。後來,“或”被借用成“或者”、“或有”的那個副詞的“或”,于是加了一個國字框,成為今天的“國”。
或的寫法,是一個框,加一個“戈”,是個很典型的會意字。框,可以理解為一個相對獨立穩定的區域,它不是“口”,口是出頭的,它是四周封閉不出頭的。
三、再講講這個“祖”。
這個“祖”字的演化圖,引用于《字源》。
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以“且”為“祖”,不從“示”。關于“且”字之造字本義,有多種說法,或雲是男性生殖器之象形,或說是像神主之形,尚無定論。“祖”字應當是由“且”分化出來的專用字。後世“且”用為虛詞,不再用來表示“祖先”之義。這種分化大概是在春秋時代完成的,所以春秋文字中“祖”字已作“A”。
四、祖國是一種文化認同
從這個角度理解,把祖和國連在一起,祖國的意思就是祖先傳給我們的江山社稷,其中最重要的含義是用武力捍衛。
但在這裡,我們要問,祖先的含義又是什麼?蒙古人是嗎?藏人是嗎?漢族人是嗎?也許各個民族的人都不會說是,那又怎麼解釋祖國呢?
唯一的解釋是文化,擁有共同的文化身份認同,而這個文化又具有極高的包容性,它是以文字作為核心的。鞏固文字,是文化不滅的标志。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蒙古人有文字、滿人也有文字,但是即使在他們統治的階段,漢字也是作為官方文字,蒙文、滿文卻并沒有流行。而且,幾乎所有的典籍,并未出現蒙古文版本、滿文版本。
文化身份認同,你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否則就是蠻夷。所以古代中國,沒有現代民族國家的概念,隻有模模糊糊的“天下”的概念。
實際上,“天下”也很好!因為如果放在今天,它有可能消弭很多的沖突與誤會。當然,其前提是,不要有“天朝”的想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