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烤串兒、小龍蝦和啤酒的夏天不叫夏天,但是夏季高發的腹瀉也随之而來,到底是為啥?一喝牛奶就拉肚子,一來大姨媽就拉肚子……水土不服拉肚子怎麼辦?帶點老家的土沖水喝管不管用?本期直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内科主任夏志偉為大家詳盡講解:
以下為【有請大醫生】有關“腹瀉”的直播文字實錄
大便次數增加了就是腹瀉嗎?不是。
一般醫生在确診腹瀉以及腹瀉類型的時候會根據以下幾個點來判斷:
質:大便的性狀,大便是否成形,比如呈現稀的、糊狀還是水樣的,有沒有血等
次:大便的次數,一天多少次
量:每次腹瀉的量多還是少
時:腹瀉持續的時間,比如腹瀉幾個小時還是幾天、幾個月
同時詢問患者腹瀉伴随的症狀來排查其他病因,以便針對性給予治療建議:
腹瀉時是否伴有疼痛,排便之後疼痛是否有緩解以及疼痛的程度
有無發燒
有無直腸刺激疼痛
是否伴随心慌、頭暈、發渴、乏力出汗等
僅僅是大便次數的增加并不一定是腹瀉,一般排便頻率一天3次或者3天一次都屬正常。
為啥一到夏天我就容易拉肚子?
夏季天氣炎熱,食物不好保存,一不注意食物就會變質滋生細菌,人吃後就會導緻腹瀉。
夏季食物種類多,食物來源天南地北,腸道敏感的人可能就會對外地食物産生過敏,導緻腹瀉;
天氣熱,人就喜歡吃涼的東西解暑,生冷食物容易刺激消化道,如果正好自己的消化道對溫度敏感,就會導緻腹瀉。
水土不服導緻的腹瀉有一個專有名詞——旅行者腹瀉,導緻“旅行者腹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飲食方面:
患者本身對某些食物過敏,腸道受刺激後發生腹瀉,比如旅行或出差美美吃完一頓龍蝦大餐,結果就開始腹瀉。
對異地新菌種不适應:
人的身體已經适應了本地細菌菌種,這時腸道裡的菌群是平衡的,到了異地新環境面對新菌種及其導緻的腸道菌群失衡就會難以适應,人就容易發生腹瀉。民間流行的應對水土不服的土方子——帶點家鄉的土沖水喝,其實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感染細菌或者寄生蟲
一些細菌和寄生蟲,本地沒有但是新環境有,也會導緻一些初到異地的人感染上而發生腹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少人去東南亞地區旅行,很容易腹瀉,回來到醫院一查就發現了感染了鞭毛蟲或隐孢子蟲等寄生蟲。
一緊張就拉肚子,怎麼辦?在日常門診中,一緊張就拉肚子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是患了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腹瀉、腹瀉和便秘交替、便秘等其中任一種情況超過6個月,每個月至少3天出現,同時伴随腹痛且排便之後疼痛緩解。通過以上即可初步視為腸易激綜合征。
導緻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尚不能明确,針對情緒因素誘發的腹瀉,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舒緩情緒、放松心情,盡量避免讓自己過于緊張或焦慮。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飲食,避免那些可以誘發腹瀉的食物種類以及烹調方式!有時食物的溫度也可誘發不适,也要注意避免!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是怎麼回事?以後還能正常喝牛奶嗎?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患有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乳糖缺乏,不能消化乳制品中所含乳糖而出現腹瀉和痙攣性腹痛的病症。
牛奶和其他奶制品中所含主要的一種糖就是乳糖,小腸内皮細胞可産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當乳糖酶缺乏時,小腸中高濃度的乳糖就可導緻大量液體積聚,引起腹瀉。
一些人能較早發現這一問題,有意地避免奶制品。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所以如何簡單判斷自己是否患有乳糖不耐受症呢?
以下方法可以參照:進食奶制品後即出現以下症狀:腹瀉、腹脹、胃腸脹氣、惡心、腸鳴,以及在進食乳糖30分鐘至2小時便意強烈,以上應懷疑為乳糖不耐受的可能。3~4周内限制乳制品攝入,如果症狀緩解基本就能确診了,也很少需要其他特殊的檢查。
給患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在飲食上的建議:一來大姨媽就腹瀉,是怎麼回事?
避免進食牛奶和其他奶制品
禁食奶制品的同時應服用補鈣劑
可食用含乳糖少或者不含乳糖的奶制品
一般女性來大姨媽的時候盆腔是屬于充血狀态的,盆腔充血的情況下直腸就會有下墜感,會增加排便次數。腸道蠕動快的時候,便便還會不成形比較稀。本身有便秘的女性會感覺大姨媽期間大便會通暢一些。
一般女性在大姨媽期間情緒都不會太輕松,有時候會比較緊張或焦灼,如果正好又是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就會出現腹痛、腹瀉。
如果僅僅是大便次數多一些,沒有導緻脫水,也沒有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狀态,就不用過于擔心。
腹瀉到什麼程度就得去醫院了?短期内出現腹瀉3次以上,且量大,伴随嘔吐、高熱、乏力、心慌出汗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腹瀉不是跑幾次廁所、拉完肚子就好的事兒,腹瀉嚴重起來可能要命。
腹瀉會讓身體喪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電解質失衡就會造成體内酸堿失衡,人會明顯感覺到虛弱、暈眩、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狀,嚴重的還會休克。需注意這種情況在孩子、老人以及嚴重腹瀉人群中更容易出現。
腹瀉時喪失大量水分,如果沒能及時補充,就導緻沒有尿,在這種情況下腎功能、心功能以及腦功能都會受到影響。臨床門診中也出現過因為腹瀉導緻腎衰竭的案例。所以建議在腹瀉時可以少量多次地補充水分(溫水)或者電解質飲料。
另外血性腹瀉一定要看醫生!若急性腹瀉同時伴有明顯發熱,大便有膿血,往往意味着嚴重感染,應及時就醫!腹瀉量雖不大但腹痛嚴重,腹脹明顯,也應看醫生,因腹瀉還有可能是血管疾病等嚴重疾病的表面現象。
總而言之,如果腹瀉到讓自己在生理上感覺很痛苦,就不要再拖延,需及時就醫。
主講人:夏志偉
現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擅長:長期從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便秘等胃腸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關癌前病變、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統疑難複雜疾病的臨床診治和研究,長期從事胃鏡和腸鏡等内鏡診斷和治療工作。
其他榮譽:
中華醫學會消化分會胃腸動力學術組委員
國家醫學考試中心醫師資格綜合筆試命題專家組消化組組長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環境與健康學會副主委
北京市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委員
中國醫院管理學會常委
中國病案管理學會質控學組常委及電子病曆學組副主委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