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月11日,加拿大多倫多綜合醫院的醫生班廷博士首次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14歲兒童雷納德·湯普森入院時幾乎瀕于死亡邊緣,後經使用胰島素後,病情明顯好轉,最後活至35歲。
糖尿病是人類面臨的一大威脅,全球11個成年人中有1個患有糖尿病!這種病會引起心腦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足病、腎病、眼病等多種并發症,危及生命。
曆史上對于這種疾病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古代人發現患者的尿是甜的,招來蒼蠅螞蟻,稱之為“尿甜”病。
然而,直到一百年前,糖尿病還是一種絕症,跟現在的腫瘤一樣可怕,人們對它束手無策,隻能用殘忍又無用的饑餓療法。
葡萄糖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正常情況下人體會将所不需要的多餘的糖轉化成糖原分子儲存在骨骼肌、肝髒裡,或轉化為脂肪貯存起來,需要時再釋放出來。當這一套人體中自帶的葡萄糖穩定系統出了故障就會引發糖尿病。
因此,對抗糖尿病的關鍵就是降低血糖。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和發明了一系列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我們已不再談“糖”色變。其中胰島素便是最關鍵的一個。
1889年,兩位俄國科學家用切除了胰腺的小狗做實驗,實驗狗招蒼蠅被宿管阿姨投訴了,由此他們意外發現了胰腺和糖尿病之間的關系。
1901年,美國醫生區分了分泌胰島素的是胰腺中的胰島部分。
1921年,加拿大班廷醫生和他的助手貝斯特用近100條狗和一個暑假,經曆無數次失敗的實驗,終于發現并提取出有活性的胰島素。在麥克萊德教授等科學家的合作攻關下,1922年,胰島素首次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取得成功。
1923年,禮來公司的胰島素(商品名:Insulin)上市;同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授予胰島素的發現者班廷和麥克萊德等人。為了紀念班廷的貢獻,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在1991年将班廷的生日11月14日定為世界糖尿病日。
後來,胰島素藥物不斷取得進展,給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但是,科學家後來發現,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不是萬能的!它隻對胰島素不能正常分泌的1型糖尿病很有效,而1型糖尿病隻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約10%,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
約90%的糖尿病患者受到2型糖尿病的困擾,多見于成年人或老年人。患者還在正常分泌胰島素,但負責接收和釋放葡萄糖的外周組織,肌肉、脂肪和肝髒細胞卻出問題了,失去了對胰島素的響應。
2型糖尿病多數患者在飲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藥治療後可穩定控制血糖,少數病史較長的患者需要用外源性胰島素控制血糖。現代人超重和肥胖、缺乏運動、高血壓和高血脂都是造成2型糖尿病發病高的原因。
于是,各類對抗2型糖尿病的明星藥物一代又一代先後登場,而且功能各異,但目标都是降血糖。
資料參考:中國科學院上海研究所,《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治療藥物的百年曆史簡直是一部大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