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這首《夜雨寄北》曆來存疑,創作時間存疑,所寄之人存疑,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此詩名為《夜雨寄内》,看似寄給妻子的無疑。
又因為詩中有“巴山”二字,所以應該是作于他在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期間,可李商隐來東川之前其妻已經去世,又與之相矛盾。
後據清人馮浩的考證,此詩創作于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是李商隐失去鄭亞幕府工作後北歸途經巴蜀時所作,寄給妻子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相對于前一種說法,我更願意相信馮浩的考證,因為,此詩的纏綿悱恻,更接近他滞留異鄉風雨飄搖中對溫馨家庭生活的向往之情。
而且,這一年,李商隐還創作了一首唯獨不寫男女相思的《無題》詩,其中“萬裡風波一葉舟”之句,似乎就是對“君問歸期未有期”的作答,因為接到妻子的家書,所以歸心似箭。
“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雖然失意,亦有憤懑,但是,李商隐在此首《無題》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卻是沉著深厚,曠達高遠,飽含積極樂觀之情。
萬裡風波一葉舟,憶歸初罷更夷猶。
碧江地沒元相引,黃鶴沙邊亦少留。
益德冤魂終報主,阿童高義鎮橫秋。
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 ——唐 李商隐《無題》
詩文簡譯:
自己就像那葉在風浪中颠簸的小舟一般無所依附,剛剛把歸家的心思丢開,又開始憂郁起來。
江水浩蕩,一望無際,它牽引着我的歸心,可宦海浮沉,心有不甘的我又在黃鶴矶邊泊舟停靠。
張益德後來雖然被部将所殺,但是總算是“冤魂報主”,阿童行義高尚,如凜冽之霜氣橫貫秋空。
來日可期,人生不能總是這樣碌碌無為,如果總是作無謂的懷古思鄉之念,豈不是令自己老得更快嗎?
寫作背景:
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五月,34歲的李商隐随桂管觀察使鄭亞來到廣西桂林,繼續他漂泊不定的幕府生涯,可不到一年,鄭亞就再次被貶,李商隐又一次失去了工作。
這一次,他沒有随鄭亞前往循州,“徘徊江漢,往來巴蜀。”,他滞留在巴蜀一帶,原打算買舟北歸,可又心有不甘。
他希望能在湖南觀察使那裡尋得一份差事,于是舟行至武昌時不在前行,結果可想而知,他未能達成心願,這首《無題》就是作于彼時。
詩文賞析:
一、二句叙事抒情,首句“萬裡風波一葉舟”語義雙關,一是點明自己出巴蜀買舟東下,二是寓意自己宦海浮沉的艱辛和失意。
彼時李商隐的嶽父王茂元已經離世,他在朝中沒有根基,既沒有李黨可依附,也沒有牛黨做靠山,恩師令狐楚的公子令狐绹更是視他為反複無情的小人。
所以,他說自己如風波中一葉漂泊的小舟,并非誇大其詞,入仕以來,除了在朝中任過兩屆芝麻小官外,有近十年的時光都是在幕府中度過。
“憶歸初罷更夷猶”,次句是心理活動和思想動态描寫,人在失意的時候,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回家,隻有家才可以慰藉孤寂的心靈,所以彼時漂泊的詩人非常向往家的溫馨。
但是,就這樣回去了,又實在是心有不甘,豈甘命運有蒿草?他還是想趁年輕的時候有所作為,可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還沒等轉過身,歸家的念頭就又湧上心頭,“夷猶”是猶豫之意。
三、四句承上句憶歸之意,“碧江地沒元相引”,此句寫江水悠長,牽引着遊子歸家之心,“地沒”是地盡之意,就是水天相接煙波浩渺之處,“元”通“原”。
“黃鶴沙邊亦少留”,是寫自己滞留武昌尋求出仕之路,“少留”點明了求而不得,失望而歸,這一句雖極為隐晦,但是卻讓人對其的不得意心生同情。
五、六句進一步寫自己滞留荊巴的原因,“益德冤魂終報主”,益德是三國時的張飛,字益德,當年橫刀長坂坡喝退曹操百萬雄兵,何其英武,雖然後來被部将所害,但是在活着的時候總算是報答了劉備的知遇之恩,也不白活一回。
“阿童高義鎮橫秋”,阿童是西晉将領王浚,小名阿童,曾經在荊門對過的西塞山燒毀東吳的千丈鐵鎖,為晉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千古留名。
這兩句引經據典,用古人故事,振自己豪情,為尾句蓄足了氣勢,“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不能總被兒女情長束縛住手腳,要學古人那樣振奮精神,成就一番作為。
這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也是情感的升華,沉著深厚,頗有警醒之意,懷古可以,思鄉也可以,但是不能沉迷其中徒耗精力,那樣隻會白白浪費時光一事無成。
寫在後面: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擅長詩歌創作,為了區分李白和杜甫的“李杜”之稱,世人稱其和杜牧為“小李杜”,足見其文學城就之高。
李商隐有很多名為《無題》的詩作,大多數都是描寫男女愛情的,悱恻纏綿,情深意濃,如“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等等,莫不是《無題》詩中脍炙人口的佳句。
據統計,李商隐存世之詩近六百首,有十六首《無題》詩被收錄在《全唐詩》裡,這其中就包括以上分享的這首《無題》。
“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和他以往的《無題》詩不同,李商隐的這首《無題》詩沉著深厚,積極樂觀,讀來令人為之振奮,極具警示意義。
注: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删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