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
課文用拟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講述雨點兒從雲彩裡飄落下來後,大地所發生的變化。在對話中,小雨點兒說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說他想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他們的選擇看似矛盾,但都給大地帶來了美好的變化——小雨點兒讓花更紅了,草更綠了;大雨點兒讓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開出了紅花,長出了綠草,讓學生感悟到雨點兒能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從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
教學目标:
1.認識“彩、半”等10個生字和三撇、穴寶蓋、立刀旁3個偏旁,讀準多音字“數、長”的字音;會寫“問、有”等5個字和橫鈎1個筆畫。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頓。
3.理解課文内容,體會雨點兒給大地帶來的美好變化。
教學重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頓。
2.讀準多音字“數、長”的字音;會寫“有、從”。
教學難點:
體會雨點兒給大地帶來的美好變化。
課時安排:2課時
【課時目标】
1.認識“彩、半”等10個生字和三撇、穴寶蓋、立刀旁“彡”、“穴”“刂”3個偏旁,讀準多音字“數、長”的字音;會寫“問、有”等5個字和橫鈎1個筆畫。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了解課文大意。
【要點把握】
識字、寫字;初步了解雨點兒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兒歌《小雨沙沙》音頻)師生互說。
導語:小朋友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生自由作答)在生活中,你見過雨嗎?它是什麼樣的?(生答:大雨、小雨、雷陣雨。大雨有時伴着雷聲、閃電,落在地上的雨很快就彙成溪流。)雨點兒還會落在哪些地方呢?讓我們學習本課——《雨點兒》。
2.闆書課題(闆書:雨點兒),全班齊讀。
注意:“雨點兒”中含有兒化音,要将它讀準确。文中的“大雨點兒”“小雨點兒”也是兒化音,教師指導學生讀準确。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注意節奏。
2.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确,把句子讀通順。
(2)在小組内由組長帶領交流這一課生字的讀音。
3.檢查自學情況。
(1)課件出示詞語,指導學生朗讀詞語。
數不清雲彩 半空問好到來地方沒有更加綠色長出
(2)課件出示要求會認的字,指名拼讀,教師相機正音。
注意:“空、方、更”是後鼻音,“半、問”是前鼻音;“彩”是平舌音,“出”是翹舌音;“綠”的聲母是l。
三、再讀課文,随文識字
過渡:同學們真棒,能夠自主拼讀這麼多生字,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找一找這些生字寶寶吧!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讀準多音字“數”,學習生字“彩”,認識新偏旁“彡”。
(1)讀準多音字“數”。
①出示詞語卡片“數不清”,小老師帶讀、齊讀。
②認識“數”,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字形:米 女 攵=數。然後結合課文語境,體會“數”的意思是清點數目。
③說一說還在哪兒見過這個字。
④指導學習“數”是個多音字,另外一個讀音是shù,可組詞:數學、數字。(小老師領讀詞語“數不清、數學”)
(2)學習生字“彩”。
①出示詞語“雲彩”,小老師領讀、齊讀。
注意:“彩”的讀音是cǎi,在“雲彩”一詞中讀輕聲,讀得又輕又短。
②引導學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彩”這個字:采 彡=彩。還可以通過自編順口溜識記:手(爫)摘樹(木)上三片葉(彡)。
③出示一張黑白照片和一張彩色照片,通過對比,理解“彩”的意思,再引導學生交流:生活中還有什麼事物是彩色的呢?
④認識新偏旁“彡”,說一說還有哪些帶“彡”的字。(影、形、須、彤等。)
(3)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雨點兒的多。
3.朗讀第2~4自然段,學習生字“半、空、問、到、方、沒”。
過渡:雨點兒飄哇飄,它們在半空中相遇了,說着悄悄話呢!它們會說什麼呢?
(1)學生自由地讀一讀第2~4自然段,圈出生字“半、空、問、到、方、沒”。
(2)引導學生用書中的話回答: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都說了什麼?小組交流。
(3)多種方法識記。
半可以通過對比識記:出示一張紙和半張紙,幫助學生理解“半”。還可以通過字形識記:中間一豎将左右平均分成兩半。
空可以編順口溜識記:八名工人屋下站。也可以通過組詞識記:天空、空氣、空間……
注意:“空”的偏旁是穴寶蓋(),與寶蓋(宀)、秃寶蓋(冖)進行區分。
問可以結合語境識記:聯系《比尾巴》一文中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問”的意思。還可以通過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記:“閃”中的“人”變成“口”,就成了“問”。
到可以通過加一加的方法識記:至 刂=到。也可以通過設置具體的語境識記:“列車已到達北京西站。”“你到學校了嗎?”
注意:“到”的偏旁是立刀旁(刂),帶有這一偏旁的字還有:剛、列、利……
方可以通過編謎語識記:一萬點。(打一字)
沒可以通過反義詞識記:聯系《畫》一文中“有”的反義詞是“無”,知道“有”的另一個反義詞是“沒”。還可以通過編順口溜識記:幾乎又沒水。
4.朗讀第5自然段,學習生字“更、綠、出”,讀準多音字“長”。
引讀:大雨點兒、小雨點兒都去了它們想去的地方,不久——
(1)學生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圈出生字和多音字。
(2)多種方法識記。
綠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表示顔色的兩個詞。(紅和綠)“紅”和“綠”都是絞絲旁,從熟字“紅”過渡到“綠”,認讀“綠”,然後引導學生聯系春天的小草、松柏,加強記憶。
更可以通過語境識記:結合句子“花紅了”“花更紅了”,在對比中體會“更”的意思。還可以通過一長一短兩支筆,體會“更”的含義。
出可以通過字形編謎語識記:山上有山。(打一字)還可以通過播放小草從泥土中長出來的視頻,幫助理解“出”和“長”。
長多音字,在“長出了綠的草”中讀zhǎnɡ。(課件出示: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
尾巴好像一把傘?)讓學生體會“長”的不同讀音:作“長度”講時,讀zhánɡ;作“生長”講時,讀zhǎnɡ。
随後教師出示詞語“生長、成長、長大、年長”,學生搶讀。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認讀後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問有半從你
2.播放生字的動漫筆順,學生交流寫好這幾個字的要點。
提示: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獨體字做偏旁時,字形出現的變化。如,書寫“有”字時,可以對比“有”和“月”,“月”在做偏旁時,豎撇變成了豎;書寫“從”字時,對比“從”和“人”,“從”左邊“人”的捺變成了點。
3.教師一邊範寫一邊講解書寫要領,學生認真觀察并書空。
問 合體字。門字框的平豎要直,框稍寫大些,為“口”留出空間。“口”在田字格中心偏下位置,不與“門”的左右相接。
有 合體字。首橫要寫得長一些,要寫平直;撇從豎中線上起筆,要寫得舒展。“ ”的最後兩橫均短,不與右側相接。
半 獨體字。豎寫在豎中線上,要直;第二橫要比第一橫長。
從 合體字。左邊比右邊稍窄一點,右邊“人”的撇要穿插在第二畫的下方。
你 合體字。左窄右寬,左右兩邊上下平齊。“亻”撇尖稍過橫中線;“爾”豎鈎的鈎尖抵豎中線,左右兩點呼應。
注意:橫鈎是本課要求掌握的新筆畫,教師要進行示範:橫鈎起筆稍重,在拐彎處稍做停頓,出鋒收筆。
4.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寫字姿勢:寫字時,頭正身直足安,要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三個一”。
5.教師挑選優秀作品,用投影儀投影,學生點評,教師指點,學生再練寫。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課時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内容,感受雨點兒給大地帶來的美好變化。
【要點把握】
分角色朗讀課文,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密切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玩“采蘑菇”的遊戲,教師說,學生做。
(出示草地、蘑菇圖片,蘑菇上帶有生詞)快看,草地上有什麼?(生答:蘑菇。)老師把上節課學到的生字組成詞語藏在蘑菇裡,看看誰的眼睛最尖,能把它們全部找出來。(出示蘑菇詞卡:雨點兒、數不清、雲彩、半空、問好、到達、地方、沒有、更加、綠色、長出、從來、你們)老師請幾位同學上來采一采蘑菇。(學生摘下詞卡,領讀卡片上的詞語)
2.引導學生選擇喜歡的詞語說句子。
示例:雨點兒落在荷葉上。媽媽将在今晚八點到達上海。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過渡:大家的認字本領真強,記憶力也很不錯。不知道在今天的課堂上,大家能不能保持這樣的學習熱情呢?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新朋友——雨點兒,在它們身上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快去課文裡看看吧!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播放下雨視頻,出示下雨圖)引導學生回憶下雨的情景,說一說。
生1:下雨時,天空滿是烏雲,雨點兒落在田野裡,落在馬路上,落在屋頂上……
生2:下雨了,小夥伴們會撐起各種顔色的雨傘,就像一朵朵小蘑菇。
(2)指名讀,其他學生想象無數雨點兒從雲彩裡飄落下來的情景。
(3)“數不清”是什麼意思?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數不清?(天上的星星數不清,地上的沙子數不清,樹上的樹葉數不清。)
小結:“數不清”說明雨點兒又多又密,數都數不過來。
(4)從“飄落”一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飄落的?
(從“飄落”一詞可以感受到雨點兒在空中飄飄灑灑的樣子。飄落的樹葉,飄落的花瓣,一般慢慢地、晃晃悠悠地落下。)
(5)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注意讀出雨點兒飄落時可愛的樣子。
2.學習課文第2~4自然段。
過渡: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離開了雲媽媽,在半空中相遇了。大家聽一聽,能聽到些什麼?
(1)教師指兩名學生分角色朗讀,一人扮演大雨點兒,一人扮演小雨點兒,還可以發揮想象,添加适當的動作或表情。
朗讀指導:讀小雨點兒的話時聲音可以天真一些,讀大雨點兒的話時可以穩重一些。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說的話中,既有陳述句又有問句。可以讓學生回憶學過的讀問句的方法,讀好問句。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進行個性化朗讀。如,如果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離得很遠,它們會怎麼說話?如果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都急着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它們又會怎麼說話?
(2)提問:你們聽到些什麼呀?(我們聽到了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在說話。)
(3)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語境,體會“你呢?”這句話沒說完整。完整的句子是“你要到哪裡去?”
(4)從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大雨點兒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小雨點兒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5)引導學生交流:如果你是文中的大雨點兒或小雨點兒,你最想去哪裡?你為什麼最想去那裡?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讓那裡不再幹旱,開出紅的花,長出綠的草。
生2:我最想到莊稼地去,讓莊稼喝飽水,幫助莊稼生長。
生3:我最想去校園的花壇,讓那裡的花更紅、葉更綠。
3.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過渡: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要去的地方不同,它們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後,分别産生了怎樣的結果?
(1)創設問題:《青蛙寫詩》中的小蝌蚪和水泡泡跑到這個自然段中來了,請同學們将它們圈出來,和同桌交流你找到的小蝌蚪和水泡泡。
交流句式:小蝌蚪要當的是 ,水泡泡要當的是 。
(2)教師範讀逗号、句号和句子内部的停頓,學生談感受,然後跟讀,教師指正後再讀。
朗讀指導:在上一課認識逗号和句号的基礎上,本課還要讀好長句的停頓。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讀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頓,還要注意句中的停頓。如“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沒有花”和“沒有草”之間可稍做停頓。教師先範讀,讓學生感受句中的停頓短于逗号的停頓,逗号的停頓又短于句号的停頓,然後可以讓學生跟讀,通過朗讀實踐加深體會。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數一數:第5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兩句。)
(4)學生交流彙報: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去的地方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教師結合學生的反饋,出示兩組對比圖,加深學生的理解。
(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草更綠;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
(5)結合課文内容,用“更”說話:有了小雨點兒的滋潤,還有什麼更怎麼樣了?
(有山有水的地方,山更美了,水更清了。)
(6)(出示土地幹涸、沙漠圖)想一想,大雨點兒為什麼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大雨點兒要去滋潤那裡的土地,讓種子發芽、生根、開花。)
(7)學生再讀課文,(教師播放兩段視頻:雨水沖洗後花更紅、草更綠,雨後種子發芽、長葉、開花)引導學生發現:雖然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去的地方不同,但都滋潤了花草,給大地帶來了變化,從而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8)情感體悟:讀了本文,你是喜歡大雨點兒,還是小雨點兒?教師不必對學生的意見進行統一,鼓勵學生多發表意見,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悟。
小結:感謝親愛的雨點兒,讓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草更綠;讓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開出紅的花,長出綠的草。雨點兒去過的地方,都會變得更加美麗,我們大家都深深地陶醉了。
三、能力拓展,拓展閱讀
1.練習說話。
假如你是小花小草或土地,在得到雨點兒的滋潤後,你最想說的是什麼?可以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土地得到雨點兒滋潤的過程。先小組合作排練,再選一兩組在全班表演。
2.引導學生鍊接生活經驗,說一說雨過後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例句: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裡飄落下來。
小草 。小花 。
3.讀讀下面的材料,了解植物生長與水的關系。
為什麼植物需要水分
水對植物的重要性,就像食物對人類一樣。人類吃不到足夠的食物會覺得餓,并且感到很虛弱,甚至會餓死。植物也一樣,它們的食物是通過陽光、二氧化碳和水的光合作用制造出來的,其中主要的原料就是水,沒有水就不能制造食物。另外,葉子裡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太陽一曬,植物就會幹枯。
四、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闆書設計】
【教學重點片段實錄】
◆在朗讀中感悟雨點兒帶給大自然的生機(教學重點)
師: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都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裡分别發生了什麼變化?(配樂出示圖片:有花草的地方在雨水的滋潤下,紅花更加妩媚,綠草更加鮮嫩。沒有花草的地方,小草發芽,小花綻放。)
生: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師:這些都是誰的功勞?
生:雨點兒。
師:為什麼小雨點兒去的是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去的卻是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呢?
(生分組交流,彙報交流成果)
生1:我們組認為,小雨點兒去有花有草的地方,讓那裡的花更紅,草更綠。大雨點兒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讓那裡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環境變好了。
生2:我們組認為,大雨點兒雨水多,如果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會把那裡的花草淹了。小雨點兒雨水少,如果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就不能讓那裡開出紅的花,長出綠的草。所以,小雨點兒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師: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雨水,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分别去了最需要它們的地方,滋潤了萬物,給大地帶來了生機。我們再一起到大雨點兒、小雨點兒去過的地方看看,好嗎?
師:(配樂,課件演示雨後景象)你有什麼感受?
生:我感到景色很美。
師:你怎樣讀才能把這麼美麗的景色讀出來呢?
(指名讀)
師:景色這麼美,是誰的功勞?
生:(興奮地)雨點兒。
師:如果你是小草、小花,或者是小蝴蝶,你會對雨點兒說些什麼?
生1:可愛的雨點兒,謝謝你給我水喝。
生2:你不但幫我洗幹淨身體,還給了我營養。你以後要經常來看我,好嗎?
師:假如你是雨點兒,你最想到哪裡去?為什麼?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将幹旱的土地變成肥沃的土地,開出紅的花,長出綠的草。
生2:我最想到莊稼地去,讓地裡的麥苗、油菜越長越壯。
師:你們都是最可愛的雨點兒。世界有了你們,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賞析: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學生的人文素養要靠學生自己感悟獲得,而不是靠教師講解。這一片段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取感悟,張揚了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在入情中感悟。而且,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也受到情感熏陶、道德教育,激起愛美的情趣,獲得多方面的知識。這些蘊含在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審美情趣以及人文精神,就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科學童話,以物拟人,講述雨點兒從雲彩裡飄落下來,大地所發生的變化。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又引導他們重點探究,圍繞着雨點兒去哪兒、雨點兒的作用,認真學習第2~5自然段。文章用對話的形式來寫,這讓我有了指導學生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的好範本。怎樣讀好問句?怎樣把課文讀得流利、優美?我對此做了具體指導,體現了以讀代講,以讀為主線,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态中,我的教學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